温州方言经典语录(你次次你识几条)

温州方言经典语录(你次次你识几条)(1)

“累觉不爱”、“人艰不拆”、“喜大普奔”……如今的80后、90后习惯将这些网络热门词语挂在嘴边,把自己的状况、心情抒发得淋漓尽致。然而,不少人却不明白“三粒板两条缝”、“一个人吹箫,一个人捺窟”、“肉胀起豆腐乳的皮恁”、“牙儿塌开糖金杏捣裂爻恁”这些地道温州俚语的意思。

今天,本报“微视窗”推出32句温州俚语,用惯网络用语的你,赶紧来学一学,涨点姿势。

温州方言经典语录(你次次你识几条)(2)

温州方言经典语录(你次次你识几条)(3)

1)从数字一到十都有俚语,比如“一”的俚语,就有一句叫做“一个人吹箫,一个人捺窟”,这句话的意思是讽刺某人干事呆笨,不会独立思考,一点小小的事也得请别人帮忙。

2)二的俚语有说“二(两)亲家上茅坑”,不过这不是一句讽刺别人的话,反倒是褒义的,指看到两个人互相客气,你推来,我推去的,特别是温州人出手大方,经常两人为买点东西,你讲你出钱,我讲我请客,结果两个人推来推去,别人看到便会笑说,好像“二亲家上茅坑”似的,这么客气。

3)三的俚语有一句叫“三粒板两条缝”,这是一句挺有哲理的俚语,借以三粒板两条缝来表示某件事显而易见,或者说明这个问题的解决办法已是明摆着的,要么这样,要么那样,因为三粒板合在一起就只有两条缝。

4)“送四月把重五的节也做爻”,出自上世纪六十年代,每当农历四月的时候,刚订婚而未结婚的男青年在这个月,要买四样或六样礼物送到丈母娘家里,而丈母娘也要买衬衫、皮鞋之类的东西“回附”给新女婿。温州人习惯将“端午节”叫做“重五节”,这句话便是讽刺有些人干事出格,不分时候,不分场合,完全凭自己意愿行事,甚至把不该自己干的事也拿来干了。与此意思相近的俚语还有“把别人的棺材抬自拉哭”,“挖耳朵把脑骨髓也挖出爻”等等,也是讽刺人干事太过分,没有尺度的意思。

5)“五”的俚语说得最多的是“重五卖菖蒲是短命的生意”,这句话估计大家已相当熟悉。不少人在说话中为了证明某件事是临时性的,或者某种事物只是一次性的,都喜欢用这句俚语。大家都知道,“重五节”这一日在饮食中突出的就是吃粽子,喝菖蒲酒,所以在这一天卖菖蒲的人生意肯定很好,但只是这一天的生意,过了重五节,你的菖蒲就是白送给人家也不要的,所以说是“短命”的生意。

6)“六斤四挈手里走”,比喻某人胆量超众,但也有点有勇无谋的意思。这“六斤四”原指古代当官人的帽,后袭指人的头的重量,意思说胆大的人把头也挈手里走。

7)温州俚语中有一句是骂人的话叫做“七月半出世”,这其实是将人家当作鬼来骂,因为七月半是“鬼节”,这个俚语是指那些狡猾、诡计多端的人。

8)讲“八”的俚语有“老起八月的茄种恁”,这也是一句讽刺的话,往往是长辈对晚辈,大人对小孩说的,在一些场合,大人们感到这个小孩“人小嘴老”,便会用这句话讽刺他,因为在农村八月份的茄子是相当老的,是作为茄种放到第二年用的。

9)讲“九”的俚语有“九子十三孙,死爻葬坟端”,意思是说某些人一味追求生儿育女,到头来死无葬身之地。这句俚语跟另一句民间谚语“好儿只用一个,好钉只用一枚”正好形成鲜明对比。除此意思之外,温州人过去习惯将一种病症也称作“九子十三孙”,有人脖子后面生了疔疮,毒素重,尽管用药外敷,却是好了一个又冒出来一个,接连不断,得不到根治,也被称作“九子十三孙”。

10)讲“十”的俚语有一句叫做“十个瓮儿九个盖”,十个瓮儿十个盖子本是最圆满的,九个便是有缺陷了。

11)温州有一句俚语是这样说的:“孝顺上辈天勿怕,纳爻田粮官勿怕”,意思是说,只要对上辈孝顺,就不怕上天对你的任何惩罚,这跟纳田粮(交农业税)一样(过去田粮没纳,官府会来抓人、要粮),只要是纳过了田粮,就不怕官府的人过来了,俚语告诫人们,作为子女的,对上辈要孝顺,只要你是对上辈孝顺的,就不怕一切了,可见温州人对孝顺看得是何等的重要。

12)“老阿细儿,嫩阿细儿”(阿:也;细儿:小孩子),是说人的年龄大了,思维迟钝,反映也慢了,好多的事情都没有年青时那样做得好,有时候更会像小孩子一样,想吃,想玩,等等。这时候,做下辈的,就要像关心自己子女一样,关心老人,对老人的起居、衣食、劳作都要悉心考虑,周到安排,尽量满足老人的要求,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使他们能安安稳稳地度过晚年。

13)当上辈生病了,不想吃饭,做下辈的要想办法及时给予诊治,精心照料。有俚语说:“老人靠饭力,后生儿一餐也省勿得”(一餐:一口),俚语的意思是说,老人和青年人是一样的,只要能吃得下饭,身体慢慢就会好的,所以,老人身体不好时,要买一些适合他们口味的食品,表达子女的一点孝心。

14)“做狗会晓得摇尾巴(晓得:知道)”,这是上辈对一些不孝顺的下辈人说的,俚语的意思是说,狗也知道主人养育的恩,当主人来了,会摇摇尾巴,而做人怎么会不知道孝顺上辈呢?这是上辈教训下辈的话,使下辈人懂得要孝顺上辈的道理。

15)“和尚问先生,明朝还有个明朝”,意思是讲某些人为推脱困难,或者避开问题,有意将时间一天一天往后推,今天推明天,到了明天又推明天。

16)“牙儿塌开糖金杏捣裂爻恁”,这是一句褒性俚语,生动地将“糖金杏捣裂爻恁”的形状来比喻人们“人逢喜事精神爽”,笑得由衷忘情的神态。上世纪80年代,城区的温州人送糖金杏成风,用人力三轮车将大大小小的糖金杏及其他珍贵礼物一一摆开,一路供人观赏。此典说的是男方一弟兄骑三轮车送糖金杏时,竟时不时双手放开车龙头,由于分寸没扣好,骑到桥头,上坡时弄得人仰车翻,一车的糖金杏全部翻在路上,此时,骑车的人还觉得特别有趣,捧腹大笑,而他牙儿塌开的笑状与糖金杏捣裂爻的形状一样。

17)“心想唐底烂番薯恁”,意思相当于脑子想疯了像烂番薯。比喻贪得无厌的人,总喜欢沉浸在不着边际的狂想中。揶揄别人不切实际地想入非非。例句:甲:我啦啊大国外快走来罢,过经来我就有名牌手表、名牌皮鞋,名牌……乙:你真心想唐底烂番薯恁,你啦啊大宿国外生意做空黄罢,有个屁带给你。

18)“门神贴反爻”,这句意思是两人意见不合,互不理睬。贴门神时,两画像本侧面相对,贴反了则变成背向反目。

19)“仓桥姥姥娘儿,只讲现铜钿儿”,原意指仓桥姥姥娘儿最懂得赚现铜钿的商机,后被误传为:仓桥街的姥姥娘,只注重钱,比喻眼睛掉进钱堆里了。延伸:过去仓桥街上有许多木器店和车木店,是温州人购买木器的好地方。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些木器店现巳消声绝迹,取而代之的是装璜一新,充满浓厚现化气息的服装一条街。在仓桥古街众多的小弄堂里,有一条不引人注目的小弄堂,里面有一座市级文保老屋——我国著名温籍考古学家夏鼐的故居,在仓桥街上,该故居可能是现存保留比较完整的一座大宅院了。

20)“肉胀起豆腐乳的皮恁”,豆腐乳时间一久会胀皮。此句比喻人与人之间,尤其是父母与子女或情侣、夫妻之间讲话、动作亲热,令人羡慕。

21)“肯不肯,县前头相等”,县前头曾设有法院和检察院,同时县前头汤圆闻名遐迩。意为无论有什么纠纷,都去县前头解决,解决得好,可以去吃碗汤圆结结缘,解决不了,去法院上诉。

22)“棺材已抬到清明桥”,比喻为时已晚,无可挽回。清明桥:在温州市区近郊,昔有停柩之所。

23)“爬上爬落,着红着绿”,会的人看看门道,不会的人看看热闹,此话意为门外汉看戏的内情。

24)“螺蛳壳里做道场”,螺蛳壳比喻很小的场所,道场是和尚做法的场地。在螺蛳壳里做道场是无稽之谈。这句俚语比喻场所太小,难以办成大事情。温州人多地少,所以温州人经常感叹在温州办大事好比螺蛳壳里做道场。例句:堂地恁小,臀啊垒不转,还妆起开店,螺蛳壳里做道场啊!

25)“眠床底角吃糯柿,也有人晓得”即便躲到被窝里吃柿子,也会有人知晓。劝勉某人行事光明正大。相当于俗话“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例句:你勿当事干做黄不讲,大家人就晓不得,温州人讲眠床底角吃糯柿,也有人晓得个。

26)“烧,烧勿烧;蒸,蒸死”意思是被烧的人倒没有死,站在边上的却被火烤死。形容带头的人、当事者损折不大,而跟从、依附者却受害不浅。

27)“眼眉毛打个缒”也作“辫儿头打个缒”。温州民间常以此叮嘱人要记住所托之事。打缒:打结。

28)“路滥早脱鞋”,意思是当某事出现不好苗头时,要暂停进行或及早采取措施,不要存侥幸心理,掉以轻心。

29)“当着勿着,勿着偏偏着”,字面意思是:灶洞中木柴未然,吹为棍倒烧着了。意谓该如此偏不如此,不该如此偏如此。引申为该做的事不做,不该做的事偏去做。着:为点着。

30)“三脚蛤蟆儿趵下趵下”,讽喻学艺不精、无能耐,却喜欢卖弄、炫耀自己。三脚蛤蟆:蝌蚪向蛤蟆蜕化时的变态。趵:读如豹,跳跃。

温州方言经典语录(你次次你识几条)(4)

31)“刀鹰拉个屁——影消消”,雕鹰放个屁就飞走了,没影了。嘲笑某些人信誓旦旦说出的话,安排的计划,到最后却没有一丝付诸行动的迹象。例句:早呢讲好生日买蛋糕给我,结果还是雕鹰拉个屁——影消消。

32)“买串炮叶儿(炮仗儿)雇人打”,自己喜欢放炮仗,又没有胆量去把炮仗点燃,就买串炮仗请别人来放。嘲笑某些人想做某件事但有没有胆量尝试,结果弄的个“给他人做嫁衣裳”。例句:你个人訾那神头不灵清,自己车啊没学起,新车买来让别人开,不是买串炮仗儿雇人打罢?

转载于 温州晚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