醇亲王奕譞为什么不帮光绪(清朝铁帽子王十一)

醇亲王奕譞是清朝第十一位获得世袭罔替特权的亲王,他是道光皇帝的第七个儿子,母亲为道光帝晚年最受宠的贵妃乌雅氏。

醇亲王奕譞为什么不帮光绪(清朝铁帽子王十一)(1)

奕譞照片

奕譞出生在道光二十年,这一年是道光帝最烦心的一年,因为这一年就是1840年,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大清战败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损兵折将割地赔款的现实让一心想当明君圣主的道光帝闷闷不乐,而奕譞恰巧在这个时候出生,可以说生不逢时,道光帝并没有老来得子的喜悦。

奕譞的童年是很平静的,宫内宫外的斗争和他无关。他的年龄很小,自然不具备竞争皇位的条件和实力,这个时候争夺皇位的主角是四哥咸丰和六哥奕䜣;宫外的国家大事自然也插不上嘴,他作为皇子只能在宫中,或许在那个时候他就知道自己根本就不可能当上皇帝,他已经有了当一辈子安稳王爷的打算,谁知道就是这个自认为没有希望的人,他的儿子孙子先后成了皇帝。

道光二十六年,道光帝秘密立储,首先排除了奕譞,因为这个时候奕譞太小了,最后选择了咸丰,并且特意写明了封奕䜣为亲王,对奕譞的未来并没有任何安排,由此可见道光帝内心并不喜欢这个儿子。

咸丰帝即位后,马上将这位弟弟封为醇郡王,因为这个时候他才十岁,所以仍然住在宫中进行学习。

醇亲王奕譞为什么不帮光绪(清朝铁帽子王十一)(2)

咸丰帝画像

整个咸丰年间,奕譞都是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郡王,和六哥坐冷板凳不同,他是因为年幼才没有被咸丰重用。

不过这个时候咸丰给他说了一门亲事,原来咸丰的妃子也就是后来的慈禧太后有一个妹妹已经到了婚嫁年龄,慈禧自然希望自己妹妹嫁一个好人家,最好能够帮助自己的人家。当然让妹妹入宫是不可能,于是她找遍了王公贵族,发现咸丰帝的七弟奕譞还没有结婚,年龄正相当,而且作为皇帝的亲弟弟,地位显赫,于是她主动劝说咸丰同意这门亲事。

咸丰帝作为长兄自然要代替父亲给弟弟们完婚,于是同意了这门亲事,由此奕譞和慈禧搭上了关系,为以后的飞黄腾达埋下了伏笔。

醇亲王奕譞为什么不帮光绪(清朝铁帽子王十一)(3)

奕譞夫妇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时候,奕譞和奕䜣都留在了京城善后,奕䜣负责和谈,奕譞则出任正黄旗汉军都统。当咸丰帝死后,他听到顾命八大臣上台,他同六哥一样愤怒,自己作为至亲被排除在辅政大臣之外,远亲倒是名列其中,这也太公平了,因此他马上占到了六哥和慈禧一边,坚决支持他们铲除八大臣。

不久奕䜣以奔丧的名义去承德和慈禧等人密谋政变对策。回来后马上联络奕譞布置具体措施,同时给奕譞带来一个好消息,就是慈禧给奕譞争取来了步军统领的职务。要知道步军统领控制了京师一带所有的军事力量,有了这个职位就可以完全不怕八大臣。

在慈禧和小皇帝回到北京下达了捉拿八大臣的谕旨后,奕譞身先士卒亲自带兵前往密云,将肃顺拿下。而这个举动成为了奕譞一生最值得骄傲的回忆,据他的孙子溥仪后来说,当年醇王府上演铡美案,七叔载涛因为年纪幼小,在看到陈世美被铡刀铡的时候吓得痛哭,奕譞则训斥儿子太不像话,我二十一岁时就亲手拿过肃顺,像你这样将来还能担当起国家大事吗?

顾命八大臣被彻底铲除了,就像新年号“同治”所表述的那样开始同治天下,宗室和太后共同治理天下,奕譞作为宗室和慈禧的妹夫自然更受重用,不过这个时候,政治舞台的主角是他的六哥奕䜣,奕譞只是个龙套,不显山不露水,这期间他晋升为亲王。其实奕譞这个时候已经知道自己大姨子的手段了,通过辛酉政变,冷静下来后,他仔细一想不禁冷汗直流。顾命八大臣都是纵横官场的老油条了,可是最后都败在了才二十多岁的一直处于深宫中的慈禧手中,即使精明强干风头正旺的六哥也绝不是慈禧的对手,因此他不想招惹这位大姨子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所以在同治年间他一直保持低调,不求飞黄腾达只求平安无事,可是万万没想到他的身份给他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结果。

同治十三年,同治皇帝去世,因为他没有子嗣也没有兄弟子侄,咸丰一脉断绝,从宗室中寻找继承人第一次在清朝出现。

按照传统,挑选继承人一般会选择去世皇帝的下一辈人,这样就算过继给皇帝,象征皇室血统代代不绝,所以应该选择溥字辈的人。不过慈禧不这样认为,她不想选择溥字辈,因为一旦选择溥字辈,她势必要再升一级变成太皇太后,虽然不影响她执掌朝政但是比较麻烦,而且溥字辈的人岁数比较大这样不利于她垂帘听政,所以她宁可抱着绝后的心理也不选择给儿子过继一个儿子。

最后慈禧选择了自己的外甥也就是自己妹妹和奕譞的次子年仅四岁的载湉作为咸丰的嗣子继承皇位。

醇亲王奕譞为什么不帮光绪(清朝铁帽子王十一)(4)

光绪画像

当得知自己的儿子被选择为新皇帝,奕譞一下子蒙了,他从没想过自己的儿子当皇帝,他给这个儿子取名为载湉,就是希望儿子一生平平安安,毫无波折悠然自得走完一生。他太知道自己这个嫂子兼大姨姐的秉性了,同治皇帝是她的亲儿子,母子都闹得不可开交,自己的儿子要是被她弄走,这一生就全毁了。他不想让儿子羊入虎口,可是他却无力阻止,于是只能跪下使劲磕头嚎啕大哭,任凭谁拉谁拽都站不起来。

慈禧旨意已下不可反驳,奕譞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儿子被带到宫中。奕譞预料的没错,四岁的载湉成为了新皇帝,从此开始了他的傀儡皇帝生涯。在短暂的三十八年中,光绪没有体会到亲情,国家大事不能做主,爱情无法坚持,受尽了屈辱最后成了一个囚徒不明不白的死去。

儿子当了皇帝后,奕譞知道大麻烦在后面,自己必须避免更大的灾祸降临,于是他决定辞职。按照一般人看来自己的儿子当了皇帝,那奕譞不就是太上皇了吗?有什么可怕的。

载湉是过继给咸丰当儿子继承的皇位,奕譞从此只是生父,在宗法上他们是叔侄关系了,所以奕譞是当不上太上皇的,慈禧也不可能让他当太上皇,否则的话奕譞在名义上就可以和慈禧分庭抗礼,这是慈禧不愿意见到的。同时虽然儿子过继出去了,但是在血统上还是自己的儿子,老爹是臣,儿子是君,老爹要给儿子行礼,这十分尴尬,为了避免双方的不便,还是辞职不见为好。

于是奕譞以旧疾复发为由向慈禧辞去一切职务,表示突值大行皇帝之丧,复闻新命,悲悸不知所为,触发旧疾,步履几废,乞罢诸职守,苟尽余生,为天地留一虚糜爵位之人,为宣宗留一顽钝无才之子。

慈禧看到奕譞的辞职信很满意,他没想到奕譞如此“懂事”,于是顺水推舟同意了他的辞职解除他一切职务,只留了一个虚职监督东陵皇陵修建工程,让他在家养病。为了犒赏他的“机灵懂事”,特意赏给他世袭罔替的特权,由此奕譞成为清朝第十一位铁帽子王。对这个特权奕譞并不稀罕,表示无功不接受,但是慈禧没有同意只能接受。

转过年来,因为光绪皇帝年幼,两宫太后忙于政事无人照料皇帝,特意让奕譞陪读顺便照料皇帝。这样奕譞才能和儿子相处,虽然只限于皇帝读书,但是机会难得。

光绪十年,借着中法战争的爆发,慈禧趁机发动了“甲申易枢”,恭亲王奕䜣和亲信全被驱逐出权力中枢,代之以礼亲王为首的慈禧的亲信,这标志着慈禧掌握了全部朝政大权,同时作为慈禧亲信的奕譞也以“商办”的名义参加决策。

奕譞知道慈禧只不过是拿自己当幌子,自己说了也不算有什么可商量的,于是他只挂名参加绝不下结论。

不久朝廷组建海军衙门,大力发展海军,奕譞被任命为主管。在这段时间奕譞为海军的创建发展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不过这段海军经历也成为了奕譞一生的污点。

醇亲王奕譞为什么不帮光绪(清朝铁帽子王十一)(5)

北洋水师军舰

在海军成为东亚首屈一指的海上武装力量的时候海军到了发展的关键时刻,这个时期需要加大投入,可是海军衙门这个时候却没有钱升级改造和购买新的装备了,是朝廷没钱了吗?不是朝廷每年拨下大批的经费用于海军建设,可是到了海军这里去没有钱了。那么钱上哪去了?都到了慈禧那里。

醇亲王奕譞为什么不帮光绪(清朝铁帽子王十一)(6)

颐和园

慈禧在全面掌握大权后,自然要享受一般人从没享受过的。紫禁城她住不习惯,昔日繁华的圆明园早就化作了一片焦土。于是她决定修建颐和园,可是现在国家财政吃紧,有限的经费都投入到了国家建设之中,实在没有多余的钱给太后修园子了,慈禧很生气。面对愤怒的慈禧,奕譞没有他六哥那样的魄力和胆识,他吓破了胆。于是他主动将海军用来购买军舰的经费给了太后修建起豪华的颐和园,因此甲午战争最后战败,奕譞也要负一部分责任。

慈禧太后对奕譞的表现很满意特意赐给他只有皇帝才能坐的杏黄大轿,奕譞看到吓得要死,马上上表推辞,胆识慈禧不准,奕譞只好收下,但是一次也没坐过。

后来慈禧故作姿态表示让皇帝亲政,自己归政养老,还让奕譞参与朝政,奕譞也赶紧推辞,表示皇帝刚刚亲政,希望太后继续训政,一切事务都要先请太后,然后再请皇帝,只有太后帮助皇帝才能治理天下。一番马屁拍的慈禧很是高兴,同时也顺理成章继续把持朝政。

奕譞靠着谨小慎微和溜须拍马总算是避免了六哥的下场,保住了自己和儿子的地位,可是如履薄冰的生活和巨大的心理压力使得他身体逐渐的垮了下去。

光绪十六年十一月,奕譞突发疾病,在和光绪见过一面后就去世了,享年五十一岁。按照相关程序,奕譞是亲王,死后仍为亲王,谥号为“贤”,同时因为他是皇帝生父,于是给予他一个特别的称号:“皇帝本身考”,没想到后来他的孙子溥仪又当了皇帝,于是奕譞的称号又升了一级“皇帝本生祖考”,随后葬在北京西山妙高峰,可是这个坟墓确惹来大祸事。

本来奕譞已经入土为安,大家相安无事,但是一个叫英年的人懂一些风水,因为久久不能升官心里烦躁,一次看到奕譞的墓地时,找到了希望。

醇亲王奕譞为什么不帮光绪(清朝铁帽子王十一)(7)

俗称“七爷坟”的奕譞墓地

回去后英年找机会见到了太后,表示醇亲王墓地上有一颗白果树,高十余丈,树荫覆盖数亩,这代表树大根深,是皇帝才能有的规格,而且上面是白果树,下面是醇亲王,白加王不就是个“皇”字,这不就是说明醇亲王是皇帝。

慈禧一听奕譞死了还敢摆皇帝的谱,怒不可遏,马上令人把树砍了。这事有人说要不要告诉皇帝,毕竟醇亲王是皇帝生父,动人家亲爹的坟不能不让儿子知道。慈禧太后马上说道是我让你们去的不用告诉他。

不过还是有人偷偷告诉了光绪皇帝。光绪皇帝马上说谁要砍这棵树就想把我砍了。可惜光绪虽然下了命令但是毕竟慈禧太后更厉害,于是趁着光绪上朝偷偷地去把树砍了。

光绪知道后连忙赶往西山,此时白果树已经被砍了,此时慈禧的人在白果树那里挖了一个大坑刨树根并且在坑里洒满了石灰以防止树木再长出来。

光绪嚎啕大哭,自己身为皇帝居然连父亲坟墓上的一棵树都保不住,这样的皇帝当的真窝囊。之后他绕着父亲的坟墓饶了三圈无奈的回去继续当他的傀儡了,而奕譞终于能够安息了。

后人

奕譞一生有七个儿子,大儿子到四儿子都是自己的嫡福晋也就是慈禧的妹妹所生,不过老大老三老四都夭折了,只剩下一个老二就是光绪,还被过继给了咸丰,后来在三十八岁死去。

老五到老七都是侧福晋刘佳氏所生,分别叫载沣、载洵和载涛。

奕譞死后,载沣承袭了醇亲王的王位。载沣同他的爸爸一样,对政治并不感兴趣但是所处的地位使得他们不情愿的踏足其中,而且载沣为人老实,没有什么特殊的才能。

醇亲王奕譞为什么不帮光绪(清朝铁帽子王十一)(8)

载沣

载沣在清朝被称为“生而皇孙王子御弟”他这样的地位使得他从承袭醇亲王王位起就是朝廷重点培养对象,后来还被任命为特使赴德国为义和团时期被打死的德国公使克林德道歉,这次出洋使得从小生活在清朝贵族圈的载沣大开眼界。

此时慈禧年岁越来越大,不得不为自己的身后事考虑,在思索了半天后,她决定为载沣指婚来保全自己。

指婚就是给载沣指定一个结婚对象,基本上和拉郎配相似,为什么说慈禧给载沣指婚是保全自己?

因为这个时候光绪没有子嗣,而且自己不可能让光绪死在自己后面,要知道他们的仇恨可比山高比海深。于是为光绪选择继承人排上了日程。选择子嗣要选择血缘最近的,和光绪最近的就是载沣的儿子,将来肯定要由载沣的儿子继承皇位。因此载沣的儿子必须是自己人,可是现在载沣没结婚没孩子,怎么保证是自己人,这就不得不佩服慈禧了。

慈禧给载沣指定的结婚对象是她的亲信荣禄的女儿。要知道荣禄可是慈禧绝对心腹亲信,他为慈禧办了很多事,和光绪结下了深仇大恨。如果载沣的儿子是荣禄的外孙,将来他就不能把自己的外祖父批倒,荣禄不倒自己就没事,因此她不惜一切代价让载沣和荣禄之女结婚,甚至逼死了载沣的未婚妻,后来载沣的长子出生了就是溥仪。

醇亲王奕譞为什么不帮光绪(清朝铁帽子王十一)(9)

外国的载沣溥仪父子画像

溥仪三岁的时候,慈禧和光绪都生了重病,于是慈禧下旨溥仪同时过继给同治和光绪,继承皇位,因为年幼,所以让其父载沣出任监国摄政王,代行皇帝之职。

一瞬之间,载沣就成了大权在握的皇父监国摄政王,他虽然有心将大清治理好,但是他的能力根本就无法承担起这个责任,并且这个时候的清朝已经是积重难返,即使载沣能力再突出也无力回天。

年青的载沣一上台就感到了巨大的压力,发现老太后留下的是一堆乱摊子,自己根本解决不了。于是他采取了一条最简单的解决方式就是集权,把权力都收回来自己说了算办事不就简单多了。他首先将集权对象瞄准了袁世凯,于是就将袁世凯夺职赶回了老家,将全力紧紧地我在自己手中。

之后他宣布自己代理全国陆海军大元帅,任命弟弟载洵为海军大臣,载涛为军咨大臣,将军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

醇亲王奕譞为什么不帮光绪(清朝铁帽子王十一)(10)

载涛

但是载沣的一再集权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只会引起众人的反感,执政三年后,辛亥革命爆发,载沣成为了众矢之的,清朝大臣们联合对载沣不满的隆裕太后逼迫载沣下台。

载沣下台了,但是他却非常轻松,要知道这三年可是他最头疼的三年,现在终于解放了,于是他高兴地说终于可以回家抱孩子了,他这个态度甚至激起了妻子的不满,因此对次子溥杰说道长大了千万不要学你爸。这句话深深的印在溥杰的脑海中,他以后果然没有学他爸,相反他跟着哥哥一起投靠了日本人,做出了分裂国家的行为。

在辛亥革命的打击下,溥仪退位,清朝灭亡,载沣也从亲王变成了平头百姓,于是在北京隐居过着老百姓的生活,虽然他当了三年摄政王,亲身感受到了权力的诱惑,但是他并不留恋那段时间,也不希望大清复辟,他感觉这样的生活非常好。可惜的是溥仪和溥杰却不这样想,他们一心想让大清恢复对中国的统治,载沣管不了这两个儿子,只能放任自流,只能加强对溥任的教导,从不让他离开自己的身边。包括后来溥仪风光了,成为了伪满皇帝,溥杰成了日本人的女婿,载沣和溥任丝毫没有羡慕,他们仍然留在北京过着老百姓的生活,守着醇王府的祖产,后来为了保住醇王府,他们成了一所小学,溥任当校长,在解放后捐给了国家,而溥任也当了一辈子教师,在教育系统贡献了自己的力量,最后在2015年97岁的时候过世。

醇亲王奕譞为什么不帮光绪(清朝铁帽子王十一)(11)

溥仪的弟弟溥任

1951年2月3日,载沣去世。他的七弟载涛,宁死不当汉奸,甚至为此和侄子展开争执,后来靠摆地摊生活,解放后担任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司令部马政局顾问,曾任过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终年八十三岁。

醇亲王奕譞为什么不帮光绪(清朝铁帽子王十一)(12)

溥仪溥杰后来被特赦,回到了北京也成为普通的公民开始了新生活,总之醇亲王这一系后人最后都以公民的身份在新中国开始成立后过着普通人的生活,为国家为社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醇亲王奕譞为什么不帮光绪(清朝铁帽子王十一)(13)

载涛和两个侄子溥仪溥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