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眼外伤的七个护理(眼外伤的防治与急救)

常见眼外伤的七个护理(眼外伤的防治与急救)(1)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人体有80%以上的感觉信息是通过眼球获得的。眼球的结构极为精细,且暴露在体表,较易遭受外力打击。官兵在日常训练或执行任务的过程中,作业环境复杂多样,更容易导致眼外伤发生。

眼外伤是指机械性或化学性的外来因素作用于眼部,造成眼球结构及功能性的损害。眼外伤按照致伤原因可分为机械性眼外伤和非机械性眼外伤两大类。机械性眼外伤最为常见,可分为闭合性眼外伤和开放性眼外伤。闭合性眼外伤包括钝挫伤、眼球板层裂伤等;开放性眼外伤包括眼球破裂伤、眼穿通伤、眼贯通伤、眼内异物等。非机械性眼外伤包括眼热烧伤、化学性眼外伤、辐射性眼外伤等。通俗地讲,眼球被树枝划伤可归为机械性眼外伤;烹饪时热油溅入眼睛可归为眼热烧伤;洗发水、化工试剂流入眼睛可归为化学性眼外伤;紫外线消毒灯照射眼部引起的损伤可归为辐射性眼外伤。

如果不慎发生眼外伤,可通过以下方法判断伤情的紧急程度。

视力是否受影响。如果发生眼外伤后,出现视力下降、视物变形、眼前有遮挡感等症状,表明伤势较重,应及时就医。战友们可通过比较伤眼与另一只眼睛的视力、比较伤后与伤前的视力,来判断视力是否受损。

是否有角膜受损表现。如果出现疼痛、流泪、畏光、难以睁眼等角膜受损的表现,不要自行处理,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是否有眼睛红、肿等症状。眼部受到机械性或化学性刺激时,可能会导致眼睑皮肤、眼表组织充血水肿。如条件允许,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自觉“热泪涌出”。发生眼外伤后,若感觉有温热的液体自眼内流出,可先判断是否为头部受伤或眼睑皮肤裂伤。如排除头部受伤和眼睑皮肤裂伤,可能是眼球存在开放性损伤,应使用眼罩保护眼睛,严禁压迫或加压包扎眼球。这里和战友们分享一个简易眼罩的制作方法:找一个干净的一次性纸杯,剪除上半部分,将剩余杯底反扣在伤眼上,再用绷带或胶布轻柔粘贴固定。

眼球运动异常、复视。复视指视物成双,此类表现往往提示眼部存在神经、肌肉功能的损伤,且不能排除外眼眶骨折,需要前往医院进一步检查确诊。

根据致伤物的特点,也能对伤情做出一定的判断。比如灰尘进入眼睛,在短暂流泪后疼痛症状缓解,说明经过泪液冲洗,异物已经流出眼外,无须进一步治疗。如果是铁屑、碎石子等异物进入眼内,即使当时视力没有受到影响,也不能轻视,应立即进行治疗。

致伤环境也会对眼球产生一定的影响。野外环境卫生状况相对较差,如果出现眼部受伤的情况,可能会增加伤口的感染风险,应及时就医。

通常情况下,眼外伤需要专科医生进行救治。但是如果战友们发生眼外伤后,在对伤情做出初步判断的基础上进行自我急救,将大大提高眼外伤的救治效率。

如果发生化学性眼外伤,如化工制品(酸或碱)入眼,应第一时间对眼部进行彻底冲洗。建议在流动的自来水下反复冲洗眼睛,这样有助于降低眼部组织的损伤概率。若在野外环境中发生化学性眼外伤,可就地取材,用井水、河水等相对澄清的淡水冲洗,以减少化学物质对眼睛的损伤。冲洗时,受伤者可采取坐位或卧位,头偏向患侧,使受伤眼睛朝下,防止水流入另一只眼中。同时撑开眼睑,使眼球完全暴露,将眼表的化学物质彻底冲出。建议冲洗时间不少于30分钟。此外,眼部受伤后尽量不要揉眼睛,特别是开放性眼外伤,否则可能使眼球内的组织脱出,加重伤情。这里和战友们分享一个眼外伤处理口诀:眼外异物,及时清除;眼内异物,尽早手术;眼球破裂,包扎送医;酸碱烧伤,彻底冲洗。

大多数眼外伤是可以预防的。战友们要提高个人防护意识,在从事有可能造成眼部损伤的作业时,务必遵守操作规范,佩戴好相应的防护用具。如从事舰船除锈、电焊切割等作业时,应按要求佩戴好面部保护装置;进行体育运动和军事训练时,应佩戴好专业的防护用具。有眼部疾病史或做过眼部手术的战友,应遵医嘱参加军事训练和体育活动。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还要注意环境安全。管理好锋利的用具或物品,以防误伤;淋浴房、卫生间、厨房的地面及时打扫干净,避免摔伤;避免将滴眼液、滴鼻液和滴耳液等药物混淆。(■李朝辉)

(解放军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