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安检用的是什么技术(我们天天通过的安检)

“天天坐地铁都要安检,这安检机器对人体安全吗?”

“是啊,听说安检机对身体辐射可大了。”

…………

日常安检用的是什么技术(我们天天通过的安检)(1)

安检已经成为公共安全必不可少的一道防线,大家平时乘坐地铁、火车和飞机等交通工具或进出入重要场所时都得经过安检,那安检到底安全吗?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

根据安检对象的不同,我们把安检分为行李安检和人体安检。行李安检是指将被检查行李送入检查通道进行检查,而人体安检较为常见的就是利用金属探测仪器对人体进行检查。而大家对安检安全性的顾虑就集中在这两种安检操作上,下面就带着大家逐个剖析。

人体安检使用的金属安检门和手持金属探测仪,这两个仪器都是运用了电磁感应原理来对金属导体进行检测:当载有交变电流的测验线圈靠近导体时,线圈产生的交变磁场会使导体感生出电流。这些金属探测仪通过测验线圈电压和阻抗的变化,判断扫描区域内是否存在导体。当被安检人携带金属物(如枪支、管制刀具等)通过时,金属探测仪就会发出警报。

日常安检用的是什么技术(我们天天通过的安检)(2)

而行李安检的核心部件就是X射线安检仪。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X射线。

X射线是由原子中的电子在能量相差悬殊的两个能级之间跃迁而产生的粒子流,是波长介于紫外线和γ射线之间的电磁波,其波长很短,约介于0.01至100埃(1埃即纳米的十分之一)之间。它是由德国物理学家W.K.伦琴于1895年发现,所以又称伦琴射线。

X射线因其具有极强的穿透能力,一直被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那么X射线是如何穿透我们的皮肤和肌肉,展示出我们骨骼的形态呢?

日常安检用的是什么技术(我们天天通过的安检)(3)

这是因为人体软组织和骨骼吸收X射线的能力有所不同,如骨骼的含钙量大,吸收的X射线就比肌肉等软组织多。医生在进行X射线摄片时,将感光底片放在人体下方,穿过人体的X射线就能使胶片感光,因人体各处组织对X射线的吸收量不同,感光底片所显示的黑白程度也就不同,因此也就能呈现出人体的骨骼结构图像。

在行李安检中使用的X射线安检仪的成像效果与我们体检拍摄的X光片略有不同。当行李通过安检仪时,物品的外形和位置会显示出来,且不同材质的物品会显示成不同颜色。一般情况下,金属显示蓝色,有机物显示黄色,化工类多显示绿色,例如违禁管制刀具这类物品在X光机输出的图像颜色一般为蓝色或黑色。可见,任何行李物品只要经过X射线安检仪都将无处遁形。

日常安检用的是什么技术(我们天天通过的安检)(4)

明白X射线安检仪的透视秘密,我们再回到最开始的疑问:例行安检操作对人体安全吗?

大多数人最担心的应该是X射线的辐射问题了。其实在我们日常的安检中只需少量的X射线放射量就能看清被检行李中物品的大概形状。并且,虽然X射线穿透能力很强,但像铅这种高密度材料可以起到屏蔽X射线的作用,安检仪器的四周都是厚厚的铅壁,传送带进出口两边也设置了铅帘,保证了绝大部分的辐射隔绝在了安检仪的内部。

为了让大家更安心,在这里帮大家认真算一算。

根据《GB 17060-1997 X射线行李包检查系统的放射卫生防护标准》要求:

日常安检用的是什么技术(我们天天通过的安检)(5)

也就是说贴在安检机5厘米以内的距离保持1小时,最多会受到5微戈瑞(戈瑞即吸收剂量,是指电离辐射给予单位质量物质的能量,1戈瑞也就是1千克被辐照物质吸收1焦耳的能量)的辐射。注意这是国家要求的上限,目前地铁大多数安检机的X射线泄漏剂量率都远远低于国家要求的上限值。

日常安检用的是什么技术(我们天天通过的安检)(6)

假设你每天乘坐两次地铁,每次安检都喜欢拥抱安检机,一次10秒钟(毕竟时间太久后面的人会有意见),这样一天20秒,一年至少2小时,算下来你一年也许会受到1微戈瑞的辐射。相比较,大自然一天给我们的辐射量大约就有10微戈瑞。

那么有人又要问了,既然行李安检使用的X射线没问题,那么人体安检会不会有电磁辐射呢?这样想就有些冤枉金属安检门和金属探测仪这两位“功臣”了,因为它们产生的电磁场是非常微弱的,仅仅需要探测出我们身体表面的违禁品就可以了。

所以,关于安检仪辐射这个问题大家大可不必再担心。

但是,关于安检还有其他许多奇奇怪怪的说法,比如我们的食物可以过安检吗?其实,地铁安检设备辐射量小、过检速度快,大家完全不用担心辐射会对食物造成影响,可以放心食用。

地铁安检会不会影响身体健康?相信大家看完后都清楚了答案,也祝愿大家能安安心心过安检,开开心心上下班,健健康康每一天。

来源:北京科学中心

©元谋县融媒体中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