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事业退休过渡养老金计算方法(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

#守护银龄世界#

大概八九年前,我国的养老保险缴纳和发放还是比较混乱的,按照相关的规定,工作性质不同的人,缴纳基数和发放金额不尽相同。自2014年10月1日起,企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进行了新一轮的改革,自此以后企业和事业单位人员缴纳养老保险、领取退休金实现了全面统一。但这里出现了一个新问题,那就是机关事业单位编制内人员纳入社保后,可享受的待遇发生了很大变化。不过相关部门想出了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简单点来说就是养老金发放时,之前的人施行之前的办法,在制度颁布后退休的人采取新办法,中间这部分人则采用过渡的方式,约定俗称这3类人分别称之为老人(2014年9月30号之前退休的人)、新人(2014年10月1日后参加工作)、中人(2014年9月30日前参加工作、2014年10月1日退休)三类。

机关事业退休过渡养老金计算方法(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1)

既然可享受的政策不同,一般情况下,这3类人到手的养老金也不尽相等,具体应该如何计算,让我们来一起看看:

第一,“老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通货膨胀是越来越快,在人民币购买力逐渐增加的今天,要想进一步保障退休人员的切身利益,最简单直接,也是最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就是切实增加他们到手的真金白银。相关部门也确实是这样做的,截止目前城镇职工的养老金发放,已然实现了“18连涨”。

“老人”养老金的发放跟其工作的年限有密切关系,按照之前的规定,其到手的养老金,按照退休前工资发放的一定比例。其中工作年限满20年,但没有达到30年的、工作时间满30年但不到35年的、满35年的,分别按照80%、85%、90%发放。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工作的年限越长,“老人”可领取的退休金就越多。

机关事业退休过渡养老金计算方法(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2)

第二“新人”

“新人”养老金是有一定计算公式的,一般情况下这笔钱由两部分组成,其中用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50岁、55岁、60岁、65岁分别为195个月、170个月、139个月、101个月),得出的结果为个人账户养老金;用所在地区养老金计发基数(1 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得出来的结果为基础养老金。符合要求的人,还能领取一笔不等的过渡性养老金,具体的计算公式为,养老金计发基数x社保平均缴费指数x账户前工龄(视同缴费年限)x过渡性养老金计发系数;那些在2014年10月份退休前,缴纳过职业年金的人,按照规定还有一笔职业年金可以领取。

机关事业退休过渡养老金计算方法(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3)

第三“中人”

在改革的背景下,“中人”还是比较吃香的,为了避免可能会产生的各类社会矛盾,出于人性化的考虑,相关部门会对比来看新旧办法,哪一个会切实增加参保人的到手资金,更胜一筹的就会被选中。为了方便计算,若新办法计算出来的养老金更高,会以老办法为基数,每年再增发超出部分的一定比例。比如第一年给中人发放超出部分的20%,第二年就发超出部分的30%,当然具体还是要以地方政府的规定为准。

往期文章:

韩国养老金2057年或将耗尽,中国00后还能领到吗?我们有6个优势

机关事业退休过渡养老金计算方法(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