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山宾馆故园一号楼对外吗(韶山蝶变故园路)

红网时刻韶山频道讯(记者 朱俊文)夏日的阳光穿过繁茂树枝,洒下斑驳光影,韶山市故园路上游人如织。在故园路沿线经营青年民宿的杨琼芳,这些天从确认网上订单到打扫房间,事事亲力亲为,忙得不亦乐乎。进入暑假以来,她的民宿入住率每天达到70%以上,“虽然很累,但是很开心。客人来了,我们必须撸起袖子加油干。”杨琼芳高兴地说道。

韶山宾馆故园一号楼对外吗(韶山蝶变故园路)(1)

韶山市故园路全程长12公里,路面宽6米,路基宽7米,是一条标准的四级公路,也是韶山核心景区的交通要道。它贯穿韶山乡韶山村,串联起青年水库、毛泽东同志故居、毛泽东广场、韶山宾馆、滴水洞、毛泽东纪念园等红色旅游景点,每年吸引数千万人次的游客来此参观游览,接受红色革命传统教育,带动当地农村经济产业、乡村旅游和特色客栈的发展,铺就了老百姓的创业路、致富路、幸福路。

修一条路,便民富民兴村

“韶山冲,冲连冲,十户人家九户穷。有女莫嫁韶山冲,红薯柴棍度一生。”这首七十多年前的韶山民谣,是当时韶山村的真实写照。过去韶山村没有一条可行车的路与外界相通,村民们只能踩着羊肠小道,翻山越岭才能走出大山。道路的限制严重制约了村民的生产生活和村庄的发展。

从1953年起,肯拼敢干的韶山人,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韶山精神,启动故园路拓宽改造工程。1967年全线贯通。1985年再次进行升级改造,这条贯穿韶山村、串联起核心景点的风光带已初具雏形。

道路兴,百业兴。韶山村村民依托迂回在景点间的故园路,做起了各种小生意。韶山村党委副书记毛宇介绍,到1993年毛主席百年诞辰的时候,随着韶峰景区、毛泽东纪念园等景点的相继建成,故园路上的游客不计其数,让沿线开饭店、卖纪念品、卖农产品的村民们应接不暇。

在红色旅游发展辐射带动下,韶山村的“家底”愈发厚实,早在二十多年前就成为湖南省首个“小康村”,村民年平均收入达1.28万元。

成一片景,助力红色产业链条延伸

“韶山发展不仅要讲速度,更要讲质量;不仅应注重经济建设,更应注重生态建设和文化建设。”2012年底,党的十八大精神中央宣讲团为韶山“把脉”后开出的“处方”,让韶山旅游发展找到发力新方向。

韶山宾馆故园一号楼对外吗(韶山蝶变故园路)(2)

随后,韶山市以关于“四好农村路”的重要指示精神为引领,落实“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四个方面要求,全力打造最美农村路——故园路。

韶山市交通运输局建立了完备的管理体制机制,道路养护措施,严格落实“路长制”;规范设置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合理设置标识标线,沿线设置招呼站点、自行车道等公共设施……提质改造后的故园路绿树成荫,沿线山色青翠,屋舍俨然,池水清涟,田苗秀蔚,成为了一条路况优、路域美、设施齐、功能全、管理精、颜值高的美丽农村路,带来了人居美、环境美、生态美、乡风美的农村公路风景线,引得一波又一波的摄影爱好者、画家和游客来此驻足欣赏,拍照留念,绘画写生。

傅国翔是河北某美术学院的学生,主攻山水画。7月24日,他和同学背着画板来到韶山,“韶山层峦叠嶂,林壑幽美,的确是钟灵毓秀之地。”傅国翔说,他和同学瞻仰毛泽东铜像和毛泽东故居后,将在韶山停留几天,他要用手中的画笔将韶山的美景画下来,带回去慢慢欣赏。

故园路路畅景美,同时还孕育了一批与风景相得益彰的红色旅游、文化创意、红色研学、教育培训等蓬勃产业,形成多种旅游业态叠加的融合发展模式。沿线共有餐饮门店80余家、民宿50多家、旅行社10余家;开发毛泽东铜像、韶山村矿泉水、毛家食品等文创及农副产品100多款,韶山村90%的村民都参与到了旅游业中,每年实现旅游经济收入40亿元。故园路真正成为了村级经济发展的致富路,人民走上幸福生活的腾飞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