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猪佩奇适合给孩子启蒙吗(小猪佩奇里的育儿经)

《小猪佩奇》里的育儿经:父母这样说,孩子才会听

最近又陪着女儿看《小猪佩奇》,几集重温下来,惊觉:这不就是最好的家庭教育范本么,猪爸爸和猪妈妈简直是家庭教育高手。

第一集叫《跳泥坑》,故事情节很简单,就是佩奇跳泥坑的时候,猪妈妈让她穿上靴子,后来佩奇和乔治因为跳泥坑把身上弄得脏兮兮,猪爸爸让他们把身上洗干净。

小猪佩奇适合给孩子启蒙吗(小猪佩奇里的育儿经)(1)

不知道你有没有从中发现一件事:佩奇和乔治非常听话,爸爸妈妈让怎么做就怎么做。

如果你看过这个动画片,就知道这俩孩子根本就不是乖宝宝呀,为什么会这么听话呢?

其实呀,并不是佩奇和乔治有多么听话,而是猪爸爸和猪妈妈非常懂得如何跟孩子有效沟通

下面,我们来分别看看猪妈妈和猪爸爸的做法:

动画片一开始,佩奇看到一个泥坑,穿着鞋子就去跳了,有些父母看到后可能会生气地说:“怎么不穿靴子就跳,跟你说了多少次,要穿靴子”,这样说完,孩子就算穿上了靴子,八成也是气呼呼的。

但是佩奇非常配合妈妈,并说“很抱歉”,那猪妈妈是怎么跟佩奇沟通的呢?她是温和地说:如果你要跳泥坑,就要穿靴子。

很显然,猪妈妈想要表达的意思也是不穿靴子就不能跳 ,但为什么结果会差距这么大呢?

这里面就涉及到一个怎样跟孩子说“不”的问题。

当孩子做了一些我们认为不正确的事情时,我们常常会习惯性地去阻止孩子,让他不要这样做。

小猪佩奇适合给孩子启蒙吗(小猪佩奇里的育儿经)(2)

脑科学研究发现,孩子的大脑一直要到25岁才能发育完成,在此之前,他的理智脑还不能有效控制情绪脑。

情绪脑在孩子一出生就存在了,它会在孩子感到危险、沮丧的时候就出动来保护孩子,这也是生命的本能。

当我们去指责孩子,特别是用气愤的语言时,就会激怒孩子的情绪脑,所以当我们对孩子说“不穿靴子就不能跳,快去穿靴子”这句话时,孩子实际上只听到了“不能跳”,结果可想而知。

猪妈妈的语调一直很温和,并且用正向的语言去表达,这就有效地启动了佩奇的理智脑,佩奇就会去思考,原来不穿靴子就跳泥坑是不对的,自然就乖乖去穿了。

下次,当你希望孩子把玩具收好的时候,你可以温和地对他说:快过来把玩具送回家吧。

后来,佩奇和乔治全身是泥回到家里非常兴奋地想要和猪爸爸分享,试想想,如果你看到这样的情形,是不是很想把孩子臭骂一顿?

小猪佩奇适合给孩子启蒙吗(小猪佩奇里的育儿经)(3)

猪爸爸看到俩泥孩子,第一反应也差不多,他说:“哦,我的天啊”,但他很快就调整了自己,没有生气,而是认真地听孩子们说并赞同了他们的感受,然后指出了他们浑身是泥不太好,佩奇和乔治就乖乖配合爸爸擦干净了,整个过程中没有指责和管教,而是充满了温馨。

小猪佩奇适合给孩子启蒙吗(小猪佩奇里的育儿经)(4)

在这一段里,猪爸爸很好地诠释了怎样用共情的方式去跟孩子沟通。

在这一段里有一个小细节,在听到猪爸爸说“我的天啊”时,佩奇的脸色变了,这说明她其实知道弄得浑身是泥并不好,但是她和乔治玩的太开心了,她真的很想和猪爸爸分享。

当猪爸爸意识到这点后,他便调整了自己去认真地去听孩子们说,并肯定了他们的感受,这就让佩奇和乔治感到了自己是被理解的,当他们的心理需求得到满足后,当然会乖乖听话了。

下次,孩子想买玩具被拒绝后很生气,你可以这样对他说:妈妈不给你买玩具,你很生气是不是,先接纳他的情绪,等他平静下来之后,你们再去商讨解决办法,你就会觉得轻松多了。

我们都是第一次做父母,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各种棘手的问题,但没有什么问题是不能通过沟通解决的,即使是孩子也一样。

那究竟怎么说,孩子才会听呢?

1、 父母保持情绪稳定

父母情绪失控就会激发孩子的情绪脑来保护自己,这样的结果只能是针尖对麦芒,沟通效果自然好不了。

如果你实在控制不住自己对孩子发了脾气,也一定要记得事后补救,可以在你们俩都冷静的时候跟孩子好好剖析一下你的想法,这对孩子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情绪管理的学习过程,也会让孩子明白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情绪,这没什么,重要的是要学会管理它。

小猪佩奇适合给孩子启蒙吗(小猪佩奇里的育儿经)(5)

2、 父母要学会倾听孩子

倾听是对孩子精神和情感的双重关怀,特别是当孩子出现一些负面情绪时,父母的倾听可以帮助他们摆脱负面情绪,恢复理智,从而有足够的注意力来理解和接受成人的良言和教诲

最近因为疫情,女儿不能去幼儿园,我们因为在家办公,所以陪她的时间不多,女儿有时会闹情绪,我知道她其实是希望我们能多陪陪她,她一个人玩确实挺孤单的。我就会跟她解释 ,也会尽量找时间跟她玩一会儿,实在不能陪她的时候,她也能理解。

3、 沟通时多使用正面语言

否定的语言很容易激起一个人自我保护的本能,当沟通的通渠被关闭,再华丽的语言也只能无济于事。

跟孩子沟通时,我们可以多用正向思维,凡事从“YES”的角度去考虑。比如孩子想吃零食,但是马上要吃饭了,可以跟孩子说:“好啊,但是我们现在得先吃饭。”

父母都爱孩子,我们教他们分辨对错是非,教他们如何行事,不过是希望他们将来的人生更顺畅。

但跟孩子沟通的效果好不好,并不取决于我们用了多么美丽的辞藻,而是取决于我们能否真正理解孩子。

你的理解和接纳,就是对孩子最好的倾听,这会让孩子感受到他们被爱着。

而被爱着,才是一个人行走一生最大的底气。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