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中心化网络治理的十段思考(去中心化网络中通证机制的设计原则)

区块链技术构建出了一个去中心化的网络环境,因更加开放、自主、公平、可信等特点成为了当今互联网的一个新宠。在这个去中心化的空间中,通证经济是它维持经济平衡的关键因素。如何更好地分配、管理和使用通证,这是每一个区块链项目都要思考的问题。

在设计通证时,为了使通证能够满足去中心化网络中用户的需要,需要遵守三大原则,分别是激励相容原则、信任算法原则,以及规则公平原则。

去中心化网络治理的十段思考(去中心化网络中通证机制的设计原则)(1)

激励相容原则

在博弈论中,存在零和博弈和非零和博弈两种类型。其中,零和博弈通常会导致一方受益而另一方受损。非零和博弈则相反,双方都会在博弈中获取利益。

不难理解,非零和博弈是一个更加优秀的博弈方式,然而自古以来都是零和博弈占据了上风。

2007年,里奥尼德·赫维克兹、埃里克·马斯金和罗杰·梅尔森等人因提出了机制设计理论,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在机制设计理论中,有一个关键目标就是激励相容原则,是一种经典的非零和博弈。

所谓激励相容,是指良好的机制使参与博弈的双方或多方都能获益,整体利益也是正相关。

区块链的通证在设计之时,允许无论是什么用户都可以持有,并能够通过做出贡献获取更多的通证。这种方式将所有人的利益绑定在一起,人们就会为了这共同利益而一起努力,在集体利益价值增长的同时,自身的利益也会增加,实现激励相容。

去中心化网络治理的十段思考(去中心化网络中通证机制的设计原则)(2)

信任算法原则

激励相容原则能够确保通证在进行分配有效性,但当通证开始流动时,它的价值将会受到人们主观想法的影响。所谓“物以稀为贵”,在去中心化的网络中,稀缺性能够为通证带来很大的升值空间。

过大的价值波动会引发人们对通证的信任度,最终很可能会造成崩盘的局面,尽管为了所有成员共同的利益,需要保持通证的价值持续上升,但也需要维持一个稳定的状态。

如何通过算法来构建这样一个稳定的环境?自动做市商(AMM,Automated Market Maker)的机制中,利用恒定函数做市商(CFMM)这一算法,实现了通过算法来决定通证价值。

这是利用了一个简单的代数方程 xy=k 的原理。通过将通证和交易商品的总流动性价值固定,即 K 值是固定的。xy=k 的函数图像是一个双曲线,这里我们只取第一象限的内容来看。

去中心化网络治理的十段思考(去中心化网络中通证机制的设计原则)(3)

从函数图谱中我们不难看出,k 值越大,函数的斜率 Δ(X/y)也会越小,同等程度的 x 值变化,k 值越大,y 值变化的范围越小。对应到通证设计中代表着流动性深度越大,通证受到大幅度挤兑产生的影响也就越小。这就是自动做市商中的一个核心原则:深度越大,波动越小。

这是一个十分有效的算法,既能长期维持通证的持续升值,也能避免短期内的剧烈波动。

规则公平原则

现在,我们去中心化网络中的通证已经能够很好地起到分配、稳定流通等效果了。那么,我们还需要关注一个问题,那就是分配的公平性。

在一个去中心化的社区当中,不同的成员有着不同的身份和职能,也做出不同的贡献。如何平衡其中的公平性,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最简单的做法就是依据区块链的透明公开保持高度透明性,通过共同监督来维持。

通过这三个原则的通证,将能够成为去中心化网络中的经济基础,发挥着强大的作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