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道癌是吃的多还是少(趁热吃食管癌几率高那么多)

学术经纬 2022-07-03 09:03 发表于北京,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食道癌是吃的多还是少?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食道癌是吃的多还是少(趁热吃食管癌几率高那么多)

食道癌是吃的多还是少

学术经纬 2022-07-03 09:03 发表于北京

食管癌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中国是高发地区。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全球癌症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食管癌的新发病人数达60.4万,死亡人数达54.4万,其中,超过一半的新发(53.7%)和死亡(55.3%)病例都在中国。

在包括中国在内的高发地区,食管癌组织学类型为鳞癌为主,已知其发病与饮食生活习惯密切相关,包括烫食、热茶、饮酒、吸烟等,此外还包括食品霉变、炭烤或烟熏制备方式、饮用水、土壤成分或环境微生物菌群等因素。

特别是“趁热吃”这种传统习惯,容易导致进食过热,近年来得到越来越多关注。食用过热的食物和饮料所造成的热损伤,可能导致食管癌的发生发展。近日,由IARC牵头开展的一项重要研究为此添加新证据。在同样是食管鳞癌高发的东非地区,通过病例对照分析风险因素发现,相比食物温度适中且细嚼慢咽,总体习惯吃得烫而且又吃得快得人,食管鳞癌风险最高增加近4倍。研究结果发表在《英国癌症杂志》(British Journal of Cancer)。

截图来源:British Journal of Cancer

这项研究在马拉维和坦桑尼亚开展,在这两个国家,人们都普遍会喝热的茶、咖啡和粥。

研究共纳入了849例新确诊食管鳞癌成人患者,以及906例对照参与者。对照人群与患者的年龄、性别相匹配,在相同医院就诊或到访,且没有癌症或消化系统疾病。每个病例至少1名对照者。

研究者分析了4个“热暴露”指标,也就是与“趁热吃”相关的4个行为习惯因素,以及其综合评分对食管鳞癌的影响。

  • 个人对食物的感知温度:分为温热(warm)、热(hot)、很烫(very hot)和极烫(extremely hot)4档;

  • 在进食前等待时间长度:分为>5分钟、2~5分钟、<2分钟;

  • 进食速度:慢、正常、快和极快;

  • 口腔(包括嘴巴和舌头)平均每月被烫伤的次数。

    每项因素对应“热暴露”评分见下表。

    信息来源:参考资料[1];制表:药明康德内容团队

    结果显示,在调整了年龄、性别、吸烟和饮酒的影响后,上述每个“趁热吃”相关的因素都与食管鳞癌风险正相关:

  • 相比吃“热”(hot)的饮料或食物,习惯吃“很烫”(very hot)的饮料或食物,食管鳞癌风险增加92%

  • 相比进食前等2~5分钟,进食前等待<2分钟的人群,食管鳞癌风险增加76%;而等待>5分钟再吃,风险降低39%

  • 相比慢慢吃,以“正常”速度进食的人,食管鳞癌风险风险是前者2.23倍

  • 相比没有烫伤,每月烫伤口腔3~5次≥6次的人群,食管鳞癌风险分别增加20%90%

    从具体影响程度而言,热暴露评分每增加1分,平均影响最大的依次是进食速度(风险增加76%)、进食前等待时间(风险增加55%)、饮食温度(风险增加33%)和口腔烫伤(19%)。

    综合评分每增加1分,食管鳞癌风险增加22%。相比“热暴露”综合得分≤3分,“热暴露”综合评分≥9分的人群食管癌风险是前者4.6倍。

    ▲“热暴露”综合评分与食管癌风险的关联。(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

    无论在哪个国家,具体食物是什么,这种关联都是一致的:更高的食物温度、更短的进食时间以及烫伤都会增加食管鳞癌风险。

    在2016年,IARC已经将饮用过烫(>65℃)的饮料列为2A类致癌物(可能对人类致癌,动物试验证据充分,但对人类致癌证据有限)。此后,来自中国和伊朗的两项前瞻性队列研究也报告了吃太烫的潜在危害。其中,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项目(CKB)对超过46万人(其中1700例食管癌)平均超过9年的随访数据显示,相比仅喝茶过烫,喝茶过烫且同时吸烟或过量饮酒,患食管癌的风险增加2~5倍。论坛指出,这项研究将“趁热吃”细化为4个不同维度的指标,并且提供了剂量-反应关系的证据,也为将来更细致的风险评估研究提供了参考。

    食管慢性热损伤的潜在致癌机制也得到了相关研究的支持。比如,进食高温食物或饮料,会带来食管组织的局部炎症,长期以往,可能会导致对食管粘膜的反复刺激或食管微生物群的改变。粘膜受损也会导致上皮细胞暴露于其他致癌物。此外,对于食管热损伤较多的患者,其食管肿瘤中p53突变发生率更高。

    论文建议,过热食物对食管的损伤是可改变的危险因素,避免食用非常热的食物或饮料是容易实现的预防手段。

    题图来源:123RF

    参考资料

    [1] Masukume, G., Mmbaga, B.T., Dzamalala, C.P., et al., (2022). A very-hot food and beverage thermal exposure index and esophageal cancer risk in Malawi and Tanzania: findings from the ESCCAPE case–control studies. Br J Cancer, DOI: http://doi.org/10.1038/s41416-022-01890-8

    [2] A very-hot food and beverage thermal exposure index and esophageal cancer risk in Malawi and Tanzania: findings from the ESCCAPE case–control studies. Retrieved Jun 12, 2022 from http://www.iarc.who.int/news-events/a-very-hot-food-and-beverage-thermal-exposure-index-and-esophageal-cancer-risk-in-malawi-and-tanzania-findings-from-the-esccape-case-control-studies/

    [3] Morgan E, et al.,(2022). The global landscape of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d esophageal adenocarcinoma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in 2020 and projections to 2040: New estimates from GLOBOCAN 2020. Gastroenterol, DOI: http://doi.org/10.1053/j.gastro.2022.05.054.

    [4] 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食管癌诊疗指南(2022版本)

    [5] Islami F, Poustchi H, Pourshams A, Khoshnia M, Gharavi A, Kamangar F, et al. (2020). A prospective study of tea drinking temperature and risk of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Int J Cancer, DOI: 10.1002/ijc.32220

    [6] Yu C, Tang H, Guo Y, Bian Z, Yang L, Chen Y, et al. (2018). Hot tea consumption and its interactions with alcohol and tobacco use on the risk for esophageal cancer: a population-based cohort study. Ann Intern Med, doi: 10.7326/M17-2000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