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的本质是啥(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问世间,民主为何物,直让人如此撕逼?于是,去翻了翻书。在中文世界里,”民主”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尚书》中,书上是这么说的:“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休命于成汤,刑殄有夏。“据说,这是最出现的”民主“字眼。翻译过来的意思是”上天总是在寻找能够为民之主的人,因此降下光荣的使命给成汤,征伐夏朝。“这个”民主“应该是为民做主,解黎民于倒悬的意思。

百度词条对“民主“是这么解释的:民主一词源于希腊字"demos",意为人民。其定义为:在一定的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这个意思就是我们常说的少数服从多数的意思。现代汉语使用”民主“这个词大概是当初日本人翻译过来,不知道日本人当初为啥把”democracy“对应上了汉语的”民主“一词,这个意思对中国人来说容易理解拧了。

不管怎么讲,民主对东西方来讲都不是一个新词汇。雅典的民主政治就起源于氏族社会。而“demos (民主)”一词最早见于希罗多德(Herodotos)的《历史》,那会儿大约是公元前5世纪。

16世纪的时候,法国有一位著名思想家,叫让•博丹。他写了一本很有名的书叫《国家六论》,在西方政治,法律思想史中,他第一个系统地论述了国家主权学说。

博丹认为:政体的形式是由主权的归属而有所不同,一人掌握主权的称之为君主政体,主权归少数人掌握称之为贵族政体,主权归多数人掌握的称之为民主政体。其中,最好的政体是君主政体。

也就是说,“民主”在中国始终是一种最好的表达,爱民如子,为民做主。而在西方,则不是这样的意思。不存在一个一贯拥护民主的西方文化。

民主的本质是啥(到底是个什么东西)(1)

1991年,哈佛大学教授萨缪尔·P·亨廷顿出版了《第三波:二十世纪末的民主化》。这个亨廷顿还写过另外一本更有名的书《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他还有一个非常出名的弟子,就是写过《历史终结》的福山。亨廷顿在《第三波:二十世纪末的民主化》一书中写道:民主概念的这一最重要的现代内涵是由约瑟夫•熊彼特在1942年探讨出来的。

站在20世纪末回望历史,亨廷顿赫然发现历史的风景是需要回过头来看的。

没错,亨廷顿提到的熊彼特,就是那个提出“创造性性毁灭”的经济学大咖熊彼特,很多人不知道他同时也是一位政治哲学家。熊彼特于1942年出版了一部著作,名字叫做《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熊老师认为马克思是正确的,资本主义必将灭亡。但我们千万不能因此就将他看作是社会主义者或共产主义者。

熊彼特认为,古典民主理论强调“人民的统治”,显然,古典民主理论是建立在人民有能力实施统治这一假设之上的。但是人性的弱点限制了人民的统治能力。

第一,熊彼特认为,人们在群体状态下,道德上的约束或文明方式都会突然消失,会爆发出原始冲动、幼稚行为和犯罪倾向。表现为责任心的削弱,思考力水平的低下和对来自外界影响的过分敏感。

第二,熊彼特认为,人们的思想感情极易屈服于广告术和其他宣传方法的影响,不能理性地作出政治决定。

第三,熊彼特指出,人们对那些直接与他家庭、他自己、他的商业往来,他的嗜好等有利害关系的事情,一般会表现出兴趣与责任,但是一旦涉足到与私人利益缺乏直接联系的全国和国际事务领域时,人们的兴趣会不断减弱。“在典型公民的心理经济学中,重要政治问题和他们的够不上嗜好的业余兴趣及不负责任的闲谈主题处于同等地位。”对于一个普通公民来说,他在打桥牌方面所花费的精力,往往多于熟谙某个政治问题所费的精力,并往往能表现出他的聪明才智和清醒头脑。而“典型的公民一旦进入政治领域,他的精神状态就跌落到较低水平上。他会毫不犹豫地承认,他辩论和分析的方法是幼稚的,局限于他实际利益的范围。他又成为原始人了。”人民是扶不起来的阿斗。

民主的本质是啥(到底是个什么东西)(2)

基于这样的分析,熊彼特指出,“民主政治并不意味也不能意味人民真正在统治---就‘人民’和‘统治’两词的任何明显意义而言---民主政治意思只能是:人民有接受或拒绝将要来统治他们的人的机会。”

这样,熊彼特对民主社会中人民的作用进行了重新界定。人民的作用不是实行统治,也不是对许多政治问题作出政治决定或选择能实现这些决定的代表,而是将选择作出政治决定的人。

人民能否决定和影响公共决策,决策的结果是否有利于共同的幸福,都是无关紧要和意义不大的问题。只要有着普遍产生政治领导人的程序,只要每隔一段时期公民可以选择或罢免统治者,民主就是充分的和完善的。由此,熊彼特推出了政治竞争与民主政治的关系:“民主方法就是那种为作出政治决定而实行的制度安排,在这种安排中,某些人通过争取人民选票取得作决定的权力。

在熊彼特这里,民主不再有实体意义,而只是一套操作流程。评价民主与否的标准不在于它是否真的代表人民的意志,而在于操作流程的本身。

在他看来,“民主政治就是政治家的统治”。政治家竞取领导权的过程与市场经济的运行过程并无二致。政治市场如同经济市场,选民就是消费者,他们的“货币”就是选票。选民用选票“购买”合意的商品---政治家或政治主张。政治家就像企业主,他们的政纲或许诺就像企业的产品,他们带着这些政纲和许诺来到政治市场,通过政党、竞选班子、大众媒介等工具,利用广告宣传、口号煽动以至欺诈阴谋等手段来争取人们的选票,得到或保护已得到的作政治决定的权力。选民则带着选票来到政治市场以换取预期的利益或政治家的承诺。

熊彼特的民主理论与中国的协商民主,选贤任能的民主观念大相径庭。他的理论即使在西方也是经过了旷日持久的争论。

然而,正如亨廷顿所说:“到七十年代,这场辩论结束了,熊彼特赢了。”目前大多数西方学者都认为,民主就是一种政党之间竞争性的政治体制,没有竞争和冲突,就没有民主政治。

民主的本质是啥(到底是个什么东西)(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