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踏匈奴作品象征陵墓主人(首师大考古研究)

11月27日,首都师范大学考古系在其官方微信公号上发文称:该系教授宁强于2020年8月26日带研究生在兰州甘肃省博物馆参观考察时,发现俗称“马踏飞燕”的武威雷台汉墓出土的汉代铜奔马脚下所踏的鸟并非尾巴分叉的燕子,而是一只鹰。经过比对相关考古资料,分析研究后,宁强认为应将“马踏飞燕”铜奔马改名为“马踏匈奴鹰”。

马踏匈奴作品象征陵墓主人(首师大考古研究)(1)

铜奔马 东汉 武威出土 甘肃省博物馆藏

那么这是谁的鹰?鹰和马是什么关系?马踏飞鹰造型的铜雕表现的是什么主题?带着这些疑问回到北京后,宁强教授开始比对相关考古资料,查阅历史记载,寻找准确答案。

近日,这项研究获得新突破。宁强教授发现,这只马蹄之下的鸟其实是匈奴王冠上的权力象征之鹰,而这匹奔跑的马则是汉代河西地区出产的训练有素的军马,这件“马踏飞鹰”造型的青铜雕塑的主题与陕西霍去病墓前的石雕“马踏匈奴”相同,都是墓主人战胜匈奴的纪念性雕塑。因此,这件著名的“马踏飞燕”汉代铜奔马应该改名为“马踏匈奴鹰”。

马踏匈奴作品象征陵墓主人(首师大考古研究)(2)

马踏匈奴 西汉 陕西兴平 霍去病墓

据了解,甘肃省博物馆收藏的这件东汉青铜作品,从1969年10月出土以来,已经有50多年的研究历史,最初是著名考古学家郭沫若先生将其定名为“马踏飞燕”,后又有“马超龙雀”“天马逮乌”“马神天驷”等诸种称谓。

1983年,这件铜奔马被选定为“中国旅游标志”,其形象早已风靡全球,影响巨大。

马踏匈奴作品象征陵墓主人(首师大考古研究)(3)

宁强教授和学生在考察中

文/北青-北京头条记者 张恩杰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 北京头条客户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