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展现甘肃担当加快甘肃发展(一份同心共克时艰的)

解除留观的小朋友和照顾她的护士依依不舍地自拍留念。

切实展现甘肃担当加快甘肃发展(一份同心共克时艰的)(1)

3月19日下午, 经过14天的隔离留观,在兰州新区后备医院集中隔离留观的伊朗回国人员中,除37名确诊患者外的274名密切接触者全部解除留观。

4月3日晚8时,随着最后2名患者治愈出院,伊朗包机来甘被确诊的37名新冠肺炎患者全部治愈出院。根据后续随访调查,康复出院的患者没有一例复阳。

这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中,甘肃交出的又一份合格答卷。这份承载着国家使命的答卷,体现着甘肃在危急关头的担当与作为。

春暖·花开时

根据国家疫情防控工作安排,甘肃省承担伊朗回国中国公民集中留观任务。

甘肃省委省政府立即成立了由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林铎,省委副书记、省长唐仁健为总指挥的工作专班,靠前指挥,全面统筹伊朗回国人员在我省集中留观工作。制定了伊朗回国中国公民在甘肃集中留观工作方案,明晰职责责任,明确工作任务,成立工作小组,制定具体方案,细化工作流程,各项工作有力有序开展。

以最佳的方案,集中留观场所设定。在兰州新区后备医院准备集中留观房间500间、床位500张。

以最快的速度,医护团队到位。从省人民医院、兰大一院、兰大二院、省妇幼保健院4家省级医疗机构和兰州市、兰州新区抽调286名医护人员,组成集中留观点医护团队,配备防护物资和医疗设施设备,全力做好集中留观人员健康检测、诊疗和救治服务工作。

切实展现甘肃担当加快甘肃发展(一份同心共克时艰的)(2)

医护人员互相帮助穿戴防护服。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景永鹏

以最短的时间,定点救治医院确定。兰州市肺科医院、兰大一院、兰大二院、省人民医院等4家医院为定点救治医院,全力做好确诊患者、疑似病例的收治、留观工作。

3月2日至3月5日,311名伊朗回国人员乘商业包机由伊朗到达兰州。311人来自全国24个省份,其中甘肃籍59人。

飞机一落地,防疫人员立即上飞机对所有人进行体温检测,对体温异常者一人一车转运到定点医院展开救治。其他无症状者按规定经过海关入关检查后乘坐大巴车到定点集中隔离点进行隔离观察。

一场与时间的竞速战就此拉开。

3月7日,对留观人员进行二次核酸检测,查出了1例。3月8日,再次进行核酸检测,查出了4例……最终筛查出37例确诊患者,其中3例重症病人,21例普通型,其他是轻型,没有危重症病人。

中西医专家组成的两个团队共同对每个病人病情逐一进行分析,确定了中西医结合的全覆盖和全流程治疗、“一人一方”“一人一策”的治疗方案。

4月3日晚8时,37人全部治愈出院,所有密切接触者全部解除医学观察。根据后续随访调查,康复出院的患者没有一例复阳。

这是一份骄人的成绩单,这是每一位参与者凝心聚力做出的答卷!

春归·心安处

春风散去阴霾,万物迎来复苏。从来没有一个春天,让我们如此翘首以盼。

大刘带着六岁的女儿走进兰州新区后备医院留观区的房间后,长长舒了一口气:“终于回来了,终于安心了!”

6岁半的晨晨一会儿跳到床上,一会儿跳到地上,追逐着自己的影子。几天来,她第一次这样开心。

大刘在德黑兰做项目,妻子是伊朗一所学校的老师。3月5日,大刘一家四口乘坐包机回到兰州。在机场检测体温时,妻子和小女儿有点发烧,被紧急送往省人民医院进一步检查治疗。大刘带着大女儿来到兰州新区后备医院隔离留观。

随着后续一系列检测,大刘知道,自己的春天确实来了,自己和大女儿并没有被感染,妻子和小女儿病情也日渐好转。

“这些姐姐可好了,给我讲了好多故事,还送了好多好多好吃的。就是她们抽血的时候有那么一点点疼。”3月18日,晨晨举起手,用大拇指掐着食指的指尖比划着。

“这十几天下来,孩子和医护人员感情越来越深,对他们非常信赖。有时候,她想妈妈了都不跟我说,悄悄地告诉护士,让帮着联系妈妈。”大刘说。

大到日常身体状况检测,小到提醒喝水,护士们给予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尤其是孩子,似乎没感觉到生活的异样,虽然出不了房间,但每天依然无忧无虑。通过视频,一会和这个护士姐姐聊聊天,一会和那个护士姐姐唱唱歌。

在留观区,有好几个和晨晨一样的小朋友。他们最小的只有一个月,大的也只有五六岁。从奶粉、添加的辅食到尿不湿、婴儿床,每一个细节,医护人员和医院后勤保障人员都时刻关注着。

切实展现甘肃担当加快甘肃发展(一份同心共克时艰的)(3)

医护人员在隔离区进行消杀。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景永鹏

“在海外, 祖国、家乡是我们坚强的后盾;在这里,甘肃人民,每一位医护人员是我们的希望。困难时刻,是祖国,是甘肃的亲人们给予我们无私的帮助,帮我们渡过难关。”大刘说。

说话间,无忧无虑的晨晨通过视频和护士姐姐比谁会唱的歌多。明天可以见到妈妈了,可以回到郑州的家,她非常开心,但要离开这些照顾了她十多天的姐姐,她多少有些不舍。

“踏实”“心安”是兰州新区后备医院里的高频词。从回国的那一刻起,他们知道,自己的身心健康有了充分的保障。

“我的焦虑症应该好了!”瘦瘦弱弱的小丁眼神灵动。

小丁在伊朗留学。随着伊朗疫情的扩散,患有焦虑症的他更加焦虑不安,直到得知可以回国的那一刹那,他才长舒了一口气。

“走进机舱的那一刻,我看到座位上一面面国旗,紧绷的身体好像被注入一股神奇的能量,暖洋洋的。”小丁说,当时,他真想抱住航班上的工作人员大哭一场。

说到这里,小丁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

“我原来不想告诉护士我有焦虑症,我感觉回国的那一刹那,我的焦虑症就好了。”刚到隔离区,一个人待在房间,小丁还是会出现发慌、心率加快、头晕等症状。值班的医护人员发现他的异样后,小丁才说出自己之前患有焦虑症的事实。

“隔离留观,对一个焦虑症患者来说的确是不小的考验。”兰大二院的姜拓之医生说,这个时候,一定要对症开展心理疏导。

心理医生通过各种方式找小丁聊天,值班护士通过视频带他跳舞、唱歌,做各种健身运动……

小丁的眼神多了笑意,多了坚定。

3月17日上午10时,留观区又一次歌舞互动活动开始。医护人员和留观人员通过视频拉歌、跳舞。腼腆的小丁自告奋勇来了一段舞蹈。看到小丁跳舞,来自云南的小林不甘示弱,一定也要来一段比试比试。

“我们不但要保障大家的生活,还要调节大家的情绪。14天的隔离留观,每个人的压力都挺大的。”省肿瘤医院的护士长张蕾说。

“这一刻,我不再害怕。有强大的祖国做后盾,有热心的甘肃人民做后盾,我们的心里更加踏实。”小丁坦言自己的焦虑症减轻了很多。

3月19日,小丁和其他隔离者一道走出隔离区,望着蔚蓝的天空,小丁向送他的医护人员用力挥手致意:因为有了你们,我感到安心,不再焦虑。

惊蛰·希望升

为了伊朗回国人员的安心,在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下,省卫健委紧急从省、市、兰州新区部分医院抽调286名医务工作者赴兰州新区后备医院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抽血、影像拍片,采集核酸检测样本……一刻都耽搁不得。”省人民医院的温知华说,“为了尽快筛选排查出被感染者,医护人员投入紧张的工作中,起初几天工作时间都在十个小时以上。”

切实展现甘肃担当加快甘肃发展(一份同心共克时艰的)(4)

医护人员在核对留观人员信息。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崔亚明

十多个小时里,医务工作者要承受生理和心理上的重重压力。

在留观区值班,每一个班工作八个小时,加上前后穿脱防护服,最少十个小时。在这十个小时里,不少医务工作者一边减少进食,一边选择穿“纸尿裤”,以解内急。

高强度的工作伴随着高风险。为留观者采取血样,咽拭子采样核酸检测……都可能会接触到留观者的体液,感染风险很大,但没有一个人退缩。

“我来!我一直在一线工作,技术没问题。”

“我来!我之前就在医院发热门诊,有穿戴防护服工作的经验。”

……

“关键时刻,省市医院抽调来的护士一个个都争先恐后。为确保血样采取安全,我们最后决定让她们临时组成工作专班,负责采样工作。”兰州新区卫健委主任熊云说。

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护目镜不断起雾,既要确保顺利采血,又要确保自己安全,难度和压力可想而知,每一位工作者既要有娴熟的技术,更要有坚强的意志。

“没事,我都按照标准做好防护了,不怕!”“90后”的省人民医院护士张小燕说。采血工作结束,脱下厚厚的防护服,每个人的后背都湿漉漉的。

跟时间赛跑,与病毒抗争,每一个人都不敢懈怠!

3月12日晚上11时许,忙碌了一天的黄敏回到房间才想起当天是孩子的生日。太晚了,没法给孩子打电话,她录了一段祝福的语音发给孩子,又给正在住院的婆婆录了一段语音,叮嘱老人住院期间的一些注意事项。

“挺对不住婆婆和儿子的,但留观者此刻更需要我。”黄敏说。

黄敏负责34名留观者的日常体征检查工作,要一一核查他们的身体状况,心理变化,指导他们服用中药药剂,忙起来一刻不得停。

黄敏是省第二人民医院中药科的医生,根据中西医结合的方针,她正好发挥自己专业特长,指导留观人员服用我省的中药方剂,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在兰州新区后备医院这架高速运转的康健维护“机器”上,一个个医护人员如一枚枚螺丝钉,高速而有效地运转着。

“垚,你在几号房,我用方便面给你泡碗长寿面吧。”3月12日凌晨,兰大一院院感科易思华通过微信呼叫着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牛佳垚。“小丫头11日过生日,当时大家都忙得没顾上。”这时,易思华流露出她温柔的一面。

易思华负责兰州新区后备医院内部感染防控。她几乎时刻盯着医护人员的每一个工作流程、环节,在隔离区,随处能听到她在高声提醒大家的声音,能够感觉到她表情严肃、语气严厉,平日里不少年轻护士都有些怕她。

“这个时刻,严一点就是保护这群孩子,为他们负责。”她开玩笑说自己不妨当一回“容嬷嬷”。正是她的严格督导,杜绝了医院内部的交叉感染。

3月5日,惊蛰,万物复苏。

一年的希望在此刻生起。两批伊朗回国人员,恰在这个时节来到兰州新区后备医院。在这里,他们生发新的希望。

确诊患者被及时送到定点医院救治,留观者在后备医院安心留观。

“一日三餐,健康锻炼、心理疏导,在这里我们得到了无微不至的照顾。”留观人员小闪说这里让他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有天夜里两点多,我突然听到楼道里传来轻轻的脚步声,这是医护人员不放心大家在巡查。那一刻,让我想起在家里的时候,每天晚上妈妈悄悄为我拉被子的情景,那一刻我泪崩了。”小闪说。

同样来自河南的小闫也留意到这一幕,“虽然,看不清她们的容貌,但我知道,她们比我大不了几岁,她们不少人在父母面前还是个孩子,但此刻却无怨无悔地照顾着我们。”说到动情处,小闫忍不住泪流满面。

春分·阴霾散

没有一场相聚像这样奇妙,彼此并不相识,却义无反顾地信任、依赖;没有一次别离像这样开心,阴霾散尽的春天,大家约定,我们还要看清彼此的容颜。

3月19日,第二批伊朗回国人员解除隔离。

切实展现甘肃担当加快甘肃发展(一份同心共克时艰的)(5)

一名伊朗回国人员结束留观。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盛学卿

刚上完夜班的马英秀顾不得疲劳,一早就带着巧克力、饼干、糖果……为解除隔离的伊朗回国人员送行。

“真的是你呀,我刚才还在找你,脱掉防护服,我差点认不出你。”解除隔离的小陈看到马英秀,扔下行李箱就奔跑着过来。“之前隔离服上有名字,容易辨认,现在脱了隔离服,感觉不一样了,但这眼神我太熟悉了。”准备启程回山西老家的小陈说。

“我一定还会来兰州的。”

“一定会回来看你们的。”

其他人也围拢过来。

一封感谢信,一张留言卡,一段视频……所有的形式都承载不下这份感情。

小雪是伊朗加滋温省一所大学的留学生。3月19日,她走出留观区时,特意拿着一面国旗。“这一抹中国红是回家的方向。”她说,“一句感谢太轻,祖国给予的希望,甘肃人民给予的照顾,需要用一生感念。”

每个人都在用不同的方式表达着深深的感谢。

“我本来中午就可以走的,但我想在院子里多待一会,所以我预定了明天的飞机票。我想认真看一眼这里的每一栋建筑,每一个人。”小萌是一所大学的交流生,办完手续,她迟迟不愿离开,认真辨认着、感谢着照顾过他们的每一位医护人员。

相比年轻学生,张老师较为内敛。张老师是国内一所大学外派伊朗的教师。离开留观房间时,他几次掏出笔想写点什么,但最终作罢。最后一次把地拖了一遍,把卫生间清理了一番,整体消毒后,他拖着行李箱,走出了房间。遇到每一位工作人员,他微微鞠躬点头致意:“辛苦了!辛苦了!”

3月19日下午,随着最后一名伊朗回国人员走出兰州新区后备医院集中留观点,在甘肃省集中留观的伊朗回国人员中,除确诊病例外的274名密切接触者全部解除留观,启程返回自己的家乡。

14天的隔离留观过程中,兰州新区后备医院实现了五个“零”——留观人员零感染、医务工作者零感染、物资保障零差错、隔离区零事故、留观人员零投诉。

在此次留观工作中,一线工作人员发扬救死扶伤精神,以精湛的医技、周到的服务、忘我的工作,圆满完成了工作任务,打了一场漂亮仗,充分体现了医者仁心的职业道德,展现了共克时艰的家国情怀。

切实展现甘肃担当加快甘肃发展(一份同心共克时艰的)(6)

医护人员完成任务准备返回。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景永鹏

3月20日,春分。

在兰州新区后备医院奋战多日的省市医护人员,打完这场漂亮仗,也开始撤离。

春风散去阴霾,万物迎来复苏,春天真美!

一次担当国家使命的“甘肃行动”——甘肃省全力救治伊朗回国人员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纪实

切实展现甘肃担当加快甘肃发展(一份同心共克时艰的)(7)

兰州市肺科医院新冠肺炎救治团队。

这是一项无先例可循、无经验借鉴的艰巨任务——甘肃勇敢地扛起了这份责任。

这是个播撒希望、微风向暖的温暖春天——和着“润物细无声”的节拍,甘肃开启了一场关乎生命的“接力”。

向着这个目标奔跑:接得稳、转得快、筛得准、管得严、治得好,实现零扩散感染、零病亡、零交叉感染……

截至4月3日20时,乘伊朗包机来甘被确诊为新冠肺炎的37人全部治愈出院。

30多天,甘肃用实际行动完成了疫情防控的“附加题”,交出了一份担当国家使命的“甘肃答卷”!

紧急部署

虽无硝烟,却系生死。

3月2日至3月5日,有311名中国公民分别乘商业包机由伊朗到达兰州。

为全力做好确诊患者、疑似病例的收治、留观工作,兰州市肺科医院、兰大一院、兰大二院、省人民医院等4家省级医院被确定为定点救治医院。由甘肃省肿瘤医院、兰大二院等省内三甲医院选派的优秀医护人员成为优势兵力,全力支援兰州市肺科医院的医疗救治工作。

3月5日,甘肃省卫生健康委的权威信息显示:有311人分别乘商业包机由伊朗到达兰州,均已全部隔离,当日新增11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均在省级定点医院隔离治疗,病情平稳;新增境外输入密切接触者300人,其中38人在省级定点医院隔离留观,262人在集中隔离点隔离,正在进一步进行医学检测检查。

随后几天,伊朗包机来甘311人中,累计确诊新冠肺炎病例增至37例。

定点医院的每一位医护人员、每一位专家如同战士一般,不畏风险,义无反顾。他们,准备好了迎接远道而来的“家人”。

“工作了20年,还是头一次身穿‘战袍’进入负压病房。当我走进病区的一瞬间,看到这些患者都那么年轻,我心痛了,他们的人生道路才刚刚开始,就被感染了。病毒无情,人有情,我心里默默地想着,有我们在,请放心!我们一定会把病魔击退!”

切实展现甘肃担当加快甘肃发展(一份同心共克时艰的)(8)

静脉采血。

王娟是甘肃省肿瘤医院支援兰州市肺科医院的“外援”护士。3月5日,她和另外3名同事一起走进完全陌生的隔离病区,承担起从未经历过的新任务和新挑战。

在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的隔离病房里,医护人员用行动践行医者仁心和无疆大爱。

甘肃方剂

“主任,患者的药煎好了。”

“再仔细核对一下患者的信息,核对无误就赶紧送过去。”

在弥漫着浓浓中药味的兰州市肺科医院药剂科煎药室,科室负责人刘渊一边忙着操作煎药机,一边叮嘱同事李波做好信息核对和送药工作。当天下午,煎药室里的两台智能双缸煎药机同时开动,一直在煎制中药。刘渊、蔡军、李波三人忙着浸泡、煎煮、分装、发送,为患者一一提供中药汤剂。

而此时,在200多米外的隔离病区,一袋袋带着温度的中药通过“三区两通道”,被送到了患者手中。

……

“我们是‘一人一方’‘一人一汤’,一次只能煎一个人的药,即煎即送。”

刘渊介绍,每位患者的药往往需要熬煮50分钟左右,从3月5日起,他们三人连轴转,加班已成常态。

“中医专家经常来会诊,拿到专家开的药方,要在第一时间煎药。”煎药师李波说。有天晚上7时许,他们接到通知,要为18位患者煎药,他们三人一直忙到深夜,最终保证每位患者及时服用。

“我省中西医协调配合得非常好,对于每位患者,中西医专家组都实行联合会诊,从疑似变成确诊病例、属于轻症、重症或危重症,是否达到治愈出院标准等,都要通过专家组会诊确定。”甘肃省新冠肺炎省级中医药防治专家组组长、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首席专家张志明介绍,在救治伊朗回国患者过程中,甘肃建立了中西医结合联动工作机制,对疑似和确诊病例,中医药专家第一时间介入,和西医专家共同拟定中西医结合救治方案,确保所有病例尽早、及时、全程使用中医中药,努力做到“一患一方案”。

“我们下手早、解表早,用解表的方法阻止毒气进一步入里、入穴,通过早期介入,在患者处于轻症时就得到了治疗,获得了较好的治疗时机和治疗效果。”张志明说。

在此次伊朗回国患者的救治中,“甘肃方剂”再次显示了令人欣慰的疗效。

“经过这段时间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他们的病情都趋于平稳。看到他们的症状渐渐改善,我们一直悬着的心也渐渐放下了。”二病区主任、第六救治梯队专家组成员张文丽通过监控大屏向记者介绍隔离病区里患者的情况。

在兰州市肺科医院隔离病区,接班后的查房和往常一样照例进行。

“服了几天的中药,您感觉怎么样?”在病房,护士王娟关切地询问患者。

“刚开始不太习惯,坚持喝了几天后,感觉上下畅通了许多,专家配的药很有效果……”22岁患者小莉(化名)说。

“给您配的药是专家根据您自己的病情、体质确定的……”

这一次救治任务中,充分应用了省内新冠肺炎病例治疗中的救治经验,在开展规范化治疗的基础上,为每位病人配备1名医生、2名护理人员,使患者得到了更加充分的医疗服务。

切实展现甘肃担当加快甘肃发展(一份同心共克时艰的)(9)

为患者输液。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金奉乾

不仅如此,在救治患者的过程中,我省的远程会诊、远程影像诊断系统,为专家们装上了“千里眼”和“顺风耳”,他们可以远程快速、准确地诊断每一位患者的病情。

作为我省新冠肺炎患者的定点收治医院之一,在我省其他医疗机构的大力支援下,兰州市肺科医院承担了收治患者的艰巨任务,收治患者总数达全省三分之一。

兰州市肺科医院副院长王建云介绍,截至3月5日,该院共收住境外输入性病例30例,经省级专家组会诊后,其中境外输入性确诊病例14例,留观人员16例;确诊14人中年龄最大的29岁,最小的20岁。

几天之后,好消息相继传来:

3月13日,第1例确诊患者出院;

3月18日,4例留观人员解除隔离;

3月19日,12例留观人员解除隔离,3例确诊患者出院;

3月20日,8例确诊患者出院;

4月3日,最后1例确诊患者出院。

科学的医疗配置和诊治方案,使伊朗回国患者的治疗更加有效。

医者仁心

没有生而英勇,只是选择无畏。

对于医生而言,除去工作本身的辛苦与内心的压力,单就穿戴防护设备来说,就是一种考验。

切实展现甘肃担当加快甘肃发展(一份同心共克时艰的)(10)

医生讨论患者病情。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金奉乾

这是保障自身不被感染的第一道屏障:洗手、戴口罩、戴帽子、穿防护服、穿隔离衣、戴护目镜……每个步骤环环相扣,全部穿戴完成需要近40分钟;而规范脱、摘防护服和防护用具,最少需要1个小时,每次穿脱,都令人大汗淋漓。

在救治患者的第一线,医护人员每天的工作,都从这样的繁琐开始。

“今天感觉好些了吗?看起来脸色还不错,我来采集咽拭子。” 兰州市肺科医院第六救治梯队负责人周莹荃一边问候一边做采集前的准备工作。

“谢谢,我感觉还可以。”这是一位年轻的患者,他很配合医生的工作。

周莹荃让患者张开嘴巴,迅速将压舌板伸进患者口腔,压住舌头,嘱咐患者咳嗽一声,再用消毒长棉签,从其咽部采样,动作一气呵成。

“看似简单,风险却很大。在采样过程中,病人可能会因为咽部不适忍不住咳嗽,即便我们全副武装,也存在被感染的风险。”周莹荃说,从收治第一例患者开始,她就多次冒着被感染的风险为患者采集咽拭子。

除了采集咽拭子之外,医护人员还要为患者静脉采血、输液、送饭、送药,消毒病房、清理垃圾……对于呼吸衰竭等危重患者,要进行气管插管等一系列紧急抢救;对于情绪低落的患者,还会和他们聊天,疏导他们的情绪。护士王娟说,这些患者在兰州没有家属陪同,只有医护人员陪着他们。

“在病区里,我们既是医生,也是他们的亲人和朋友。”

患者小莉刚入院的时候,情绪比较稳定。3月16日那天,细心的医护人员发现小莉的脸上挂满了愁云,情绪有些烦躁。“她肯定有心事,心情不好,也会影响康复效果。”王娟和同事来到病房,陪小莉说话。在聊天中得知,小莉是在为生日的事情闹情绪。

原来,3月16日是小莉22岁生日,当天早晨,她在与家人通电话时,感觉到家人忘了她的生日,这让小莉感到特别失落。

“现在我们就是你的亲人,我们给你过生日吧。”几位护士姐姐买来了生日蛋糕、饮料和水果,还将自己的零食带来,一起为小莉庆生。

大家一起唱起生日歌,祝福小莉,当她吹灭蜡烛的一瞬间,小莉感动得流下了泪水……

理解,包容,关爱,让隔离病区里的医患之情,犹如春风化雨,温暖人心。

感恩祖国

不论何时、不论何地,祖国永远是每个中华儿女最坚强的后盾。

此次乘包机回国的留学生们,从登上飞机的那一刻起就感受到了祖国的温暖。

29岁的吴靓(化名)在伊朗留学,今年3月初,当地暴发新冠肺炎疫情,3月4日,他和妻子及4个月的儿子乘包机回国。

“当地疫情形势非常严峻,在我们最焦虑、最无助的时候,是祖国给了我们希望。”吴靓清楚地记得,当登上飞机的时候,看到每个座位上的国旗时,他顿时热泪盈眶。

回国后,吴靓经核酸检测为阳性,确诊感染了新冠肺炎。3月5日,他被送到兰州市肺科医院救治。在这个陌生的地方,医护人员给了他无微不至的关怀,陪他度过了人生中最难熬的日子。

“这些天来,医护人员对我进行了精心治疗和照顾,热乎乎的中药汤剂,虽苦,却很有效。千言万语都表达不了我的感激之情。”吴靓对记者说。

伊朗回国患者大多为留学生,他们独自一人在异国他乡求学,遭遇新冠肺炎疫情后回国,在医院接受隔离治疗,一开始,恐慌、焦虑、孤独,让他们心事重重。

“我们充分考虑到了这些患者的心境,对他们而言,心理干预与诊治病情同样重要。我们组织医院的心理健康团队,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利用诊疗的间歇和他们聊天,给予他们生活上的关心。” 兰州市肺科医院副院长王建云说,医院及时联系移动公司为他们办理了电话卡,并开通WiFi,保障患者的通讯畅通。

医护人员得知,患者小莉家里经济比较困难,供她留学读书已经竭尽所能了,现在又感染了新冠肺炎,治疗费用没有着落。医院随即与当地医保部门进行沟通,明确住院费用可通过医保报销。

3月18日,是留观者晓禾(化名)出院的日子。

从3月5日入院留观以来,晓禾主动配合治疗,给医护人员留下了深刻印象。

“这次经历,让我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晓禾从柜子里取出一面锦旗,上面写满了感恩的话语。他说,这面锦旗上的每一个字都是他字斟句酌想出来的,然后传给家人,家人收到信息,又专门找人订做后快递到兰州。

“我想等出院的时候亲手交到医护人员手中,表达我和家人对国家、对甘肃兰州、对医护人员的由衷感谢。”说着,他又从双肩包里取出一个裹得严实的小袋子打开——里面是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

病房里,晓禾和医护人员一起,手握国旗,他们大声为祖国加油。

这面国旗已跟随晓禾3年了。

“2017年我看了电影《战狼》之后,深受感动,当时我就从老家带了这面五星红旗,一直装在包里,人到哪里,国旗就到哪里。”晓禾说,今后不论身在何处,国旗绝不离身,因为这是一个中国人的骄傲。

回国就是回家,甘肃就像家一样温暖!(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 金奉乾)

彰显甘肃担当 见证甘肃作为

甘肃日报评论员

伊朗包机来甘被确诊新冠肺炎的37人已全部治愈出院,所有密切接触者已全部解除医学观察。我省勇于担当、敢于作为,圆满完成了伊朗包机回国的311名人员留观和治疗任务,向党和国家交出了一份优异答卷。

重大传染性疾病是全人类的共同敌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带来巨大挑战。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采取强有力防控措施,成功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并积极与世界各国交流合作,主动伸出援手帮困解围,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好评,展示了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包机接伊朗中国公民回国,就是其中的一项重要举措。这一行动,既减轻了相关国家的压力,又保护了我国公民的安全。

根据国务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的指令,我省承担了伊朗回国中国公民集中留观工作。这项特殊的国家任务,既是对我省疫情防控成效的充分肯定,也是对我省疫情防控工作的再次考验。面对重大而光荣的使命,甘肃切实提高政治站位,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扎实做好各项工作,全力以赴备考迎战。省委省政府第一时间成立了由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林铎,省委副书记、省长唐仁健为总指挥的工作专班,全面统筹伊朗回国人员在我省集中留观工作。同时,在兰州新区设置集中留观场所,确立4家省级医院为定点救治医院,并抽调286名医护人员组成集中留观点医护团队。坚决的态度、迅速的行动、有力的措施,彰显甘肃的大局意识,体现甘肃的责任担当。

3月4日、5日,伊朗回国人员分两批抵达兰州。接转、筛查、监测、救治、隔离、防控……近一个月时间里,在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下,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下,37名确诊患者全部治愈出院,所有密切接触者全部解除医学观察。其间,没有发生一起死亡病例,没有出现一起交叉感染。甘肃以守责、担责、尽责的实际行动,圆满完成了国家赋予我们的疫情防控“附加题”。这份优异的答卷背后,凝结着无数人的努力,既有忘我的工作、无私的付出,更有精湛的医术、周到的服务。它是甘肃力量的汇聚,也是甘肃效率的见证,并生动折射出守望相助、共克时艰的家国情怀。正如一位伊朗回国人员所说:“一句感谢太轻,祖国给予的希望,甘肃人民给予的照顾,需要用一生感念。”

“莫道春光难揽取,浮云过后艳阳天。”当前,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效,全省经济社会秩序正加快恢复。让我们再接再厉、不懈奋斗,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奋力夺取脱贫攻坚最后胜利,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大考中交出新的合格答卷。

编辑:于立欣(实习)

审核:包真

来源:甘肃日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