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宁哪里下雪了(神奇的绥宁欢迎您)

绥宁哪里下雪了(神奇的绥宁欢迎您)(1)

神滩晨色

绥宁哪里下雪了(神奇的绥宁欢迎您)(2)

金秋上堡

绥宁哪里下雪了(神奇的绥宁欢迎您)(3)

千年古镇寨市

绥宁哪里下雪了(神奇的绥宁欢迎您)(4)

电影《那山 那人 那狗》拍摄地——大园古苗寨

绥宁哪里下雪了(神奇的绥宁欢迎您)(5)

高登山普照寺

绥宁县位于湘西南边陲,宋元丰四年(公元一零八一年)建莳竹县,崇宁二年(一一零三年)改名绥宁。全县总面积二千九百二十七平方公里。辖二十五个乡镇,其中民族自治乡十四个;总人口 三十七点五万,其中苗︑侗︑瑶等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三,是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

华语电影十大美景地

绥宁县 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森林覆盖率、林木蓄积量等6项主要林业指标居全省第一,是名副其实的“三湘林业第一县”。这里生态资源保存完好,生物物种众多,是天然的生物园和物种基因库。境内既有云豹、红腹锦鸡、白颈长尾雉、银杏、红豆杉、栱桐树等珍稀动植物,更有“冰川世纪的活化石”——长苞铁杉群落、中华小鲵等濒临灭绝的珍宝级动植物。神坡山的穗花杉群落尤其是雌雄同株的穗花杉,堪称生物界一大奇观。境内硅、铁、锰及水能资源也非常丰富。这里属亚热带山地型季风湿润气候区,山川秀丽,碧水长流,冬暖夏凉,四季宜人,被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誉为没有污染的“神奇绿洲”。黄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绥宁苗族“四·八姑娘节”、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寨市、关峡乡大园古苗寨、佛教圣地神坡山等旅游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是令人神往的文化生态旅游目的地。绥宁丰富的自然资源,浓郁的地域风情,璀璨的民族文化,吸引了众多的文人雅士,先后有《炎帝传奇》、《秋收起义》、《古道西风》、《痴虎》、《那山 那人 那狗》、《生死路上》、《战火童心》等多部影片在境内拍摄,是国内不可多得的影视拍摄基地,被中央电视台评为华语电影十大美景地之一。

近年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全县各族人民拼搏进取,励精图治,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蓬勃发展。该县大力实施“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城镇、生态旅游”发展战略,先后荣获“中国竹子之乡”、“全国双拥模范县”、“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等荣誉称号。

秘境黄桑

黄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境内山势起伏,峰峦叠翠;溪谷幽深,古木参天;高山流水相映成景,鬼斧神工,构成了南方原始次生林自然而古朴的神奇魅力。

境内有海拔1000米以上峰峦16座,海拔1904米的牛坡头为黄桑诸峰之最。保护区内林木物种丰富,其中珍稀树种193种,古老孑遗树种36种,我国特有树种18种,观赏植物166种。科研人员赞誉这里是“不可多得的树种资源基因库和森林生态系统基因库”。黄桑山多、林茂、水秀,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与复合景观于一体,境内有五大景区、十大溶洞、三大瀑布以及无数奇峰异石、名木古树。

铁杉林、楠木林、上堡古国、神龙洞、六鹅洞瀑布、红军路以及古代护林禁山碑刻群,演绎着属于黄桑的神奇诱人的故事。上堡古国位于绥宁县黄桑坪苗族乡上堡村,是苗族历史上第一次建立自己政权的首都遗址,也是他们的政治活动中心,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至今黄桑坪一带仍流传着“界溪省,巴流府,雪林州,赤板县,上堡有个金銮殿”的歌谣。

黄桑还是一座安神健体、清心养肺的森林疗养院。专业机构测算出黄桑林海中每昼夜吸收二氧化碳150万吨,放出氧气约1万吨。而黄桑每昼夜释放出的近800吨植物杀菌素,能直接杀灭多种病毒。此外,她还释放出一种萜稀类气体物质,对人体具有消炎、利尿和祛痰功效。弥漫在林地间的负离子能有效地促进人体新陈代谢、降压安神,提高肌体的免疫力。

千年古镇

寨市镇 在三国时称诸葛城,唐代为徽州首府,建城历史有1800多年;从宋元丰四年(1081年)至1954年,寨市作为县治的历史有近900年。

寨市自古是兵家必争和商贾聚集之地,虽然历经战火洗礼和岁月变迁,依然保持着千年古镇的迷人风采。残存的明代古城墙,保存完好的明代安平观铁钟,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西河古街和正版古民居,气势恢弘的西河花桥,永不干涸的千年古井,明清风貌的百年窨子屋,连绵数十里的古驿道,星罗棋布的庙宇庵堂楼阁,无一不在诉说着寨市的沧桑与厚重。

寨市红色旅游文化资源十分丰富,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此征战。现存红七军征战绥宁指挥所旧址龙氏宗祠、红军高功山哨所、红军战壕和1938年竖立的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

寨市民族民俗文化特色鲜明,苗家的傩戏傩舞、吹木叶、对山歌、剪纸、刺绣花,侗家的打铜钱、逗春牛、板凳龙等浓郁的民族民俗文化,至今风行不衰。其中苗族“四八姑娘节”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黑米饭、油茶、万花茶、豆子茶、酥饺等民间风味小吃,被称为民族原生态饮食文化的“活化石”。

2010年12月,寨市古镇正式入选第5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这是邵阳市首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也是我省第4个获此殊荣的古镇。

· 秀丽苗寨 ·

相信不少人看过或知道我国有一部非常优秀、在国内外多次获奖的影片《那山 那人 那狗》,影片中展示的美丽迷人的湘西南风光是一大看点。有影评家说,如果可能,这部影片应该获得“最佳取景奖”。影片的外景地就是绥宁县的 大园古苗寨 。

大园古苗寨地处关峡苗族乡大园村,是一个保留比较完整的古老苗家村寨。2008年10月被列为湖南省历史文化名村。古朴的石拱桥、沧桑的窨子屋、淳朴的乡风民俗以及村头巷尾的铜鼓石道,吸引了省内外一批批游客和摄影爱好者长途跋涉,慕名而来。

据《杨氏族谱》记载,大园杨氏一族系唐龙虎大将军、威远侯杨再思嫡派玄孙、金紫光禄大夫杨光裕之后裔。300多年前的大园山高林茂,人烟稀少,野兽凶猛。疲于征战的杨光裕在清康熙年间迁居此地,休养生息、繁衍子孙,逐步形成了规模庞大、古老神奇、独具特色的苗族民居建筑群。大园整个寨子倚山而建,伴水而筑。山是青龙山,古松挺拔,生生不息;水是玉带水,波光潋滟,亘古长流。人居其中,与自然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和谐统一。

除美丽、古朴、宁静的自然风光外,值得一看的当数苗族民居。沿着古老的铜鼓石路往前行走,赫然出现在眼前的是一座大楼门,属寨子的主要楼门。木质结构,飞檐斗拱,粗犷宽敞。门槛经岁月磨蚀,深深地凹陷下去,门口青幽的大条石被磨得光洁透亮。大楼门内就是窨子屋。屋外围全是青砖高墙,也称封火墙,墙面爬满年代久远的斑驳苔藓。墙四角筑有鳌头,挺拔威武,显出阳刚之气,酷似杨氏族人先辈英勇善战的枪戟。墙内是木质结构的房屋。一座窨子屋是一个巨大的建筑群。按由外到内的顺序,依次是楼门、天井、正屋、厢房。造型独特,结构复杂,有着较高的建筑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

· 古寺神山 ·

神坡庵 坐落于有“东南第一山”之称的神坡山,建于唐武宗会昌五年(845),明永乐三年(1405)重建。清代康熙八年(1669),当地信士李文思等在庵旁另建侯王庙。清代修缮多次,庵和庙逐渐合为一体。1989年重建后改名灵宝寺,成为极其少见的佛、道结合的宗教活动场所。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神坡山是中国特有珍稀物种红豆杉科中穗花杉现代分布中心,更为奇特的是发现全球唯一一株雌雄同株的穗花杉,堪称生物界一大奇观。“神坡山”穗花杉群落是我国迄今发现面积最大、株数最多、树龄最高、结构最完整的原生性群落类型,是珍稀植物群落学的新发现,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普照寺位于绥宁县联民乡境内的高登山山顶,又名高登庵、远照寺,始建于1154年(南宋绍兴24年),后战乱被毁。于1700年(清康熙39年)重建,为湖南最大的古石建筑。普照寺高耸九天,凌云欲飞,终年云雾缭绕,佛教信徒视为圣地,是周围数县群众举行佛事活动的重要场所,亦为旅游避暑胜地。

云雾寺坐落于云雾山腰,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1522-1566年)。云雾寺前有山门,中有天井,后有大雄宝殿。周围山峰高耸,林木葱郁。寺内香烟袅袅,磬声不断,远近香客,络绎不绝。清代雍正2年(1724年),绥宁知县王作楷游山后,写下“群峰烟拥三秋翠,万壑风生六月寒”的佳句。

来源:湖南日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