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密山(六初识北大荒)

一路向北(6)国道331边疆行

记忆中的密山(六初识北大荒)(1)

9月11日,今天原计划是去珲春入海口一眼看三国的,大家对遥望这个点都不感兴趣,随取消,计划到鸡西住宿,行程500公里10个小时。

记忆中的密山(六初识北大荒)(2)

早7点,在珲春没有找到吃早餐的地方,我们就一路前行,跑了一个小时到达吉林和黑龙江交界的乡镇春化,在这里吃了一顿味道不错的饺子。

记忆中的密山(六初识北大荒)(3)

吃完早饭,车就开始进入森林,这里的森林不是高大的白桦林,而是一些槐树或不知名的小圆叶树一两米高的树林,路边不时出现树有“有东北虎出没,请不要随意进入森林”的牌子,一下就有了原始森林的感觉了。

8:40我们在森林公路中段到达了两省交界的横牌,我们下车拍照,前行不远有核酸检测点,办好一切手续,就正式进入黑龙江省内了。

继续前行一个小时,我们出了森林,路一下宽了很多,成了双向4车道,跑起来就高速一样舒服,路边一个石碑,上面刻有“醉美331公路欢迎您”

一群当地摩托骑行爱好者在此拍照。我们也停车打卡。此时天高云淡,山清水秀,心清气爽,不禁在此好个嘚瑟。

记忆中的密山(六初识北大荒)(4)

继续前行,过了绥芬河,黑龙江的各种气息扑面而来,路两旁的黑木耳养殖基地成片的大棚就和寿光蔬菜大棚一样一望无际,收获过的挂的如灯笼一样的塑料袋培养基整齐划一,蔚为壮观。

经常吃木耳,但这种养殖方式还是第一次见,我们在一处宽敞的基地旁停车,进行了仔细考察。

记忆中的密山(六初识北大荒)(5)

东北黑木耳源自森林树下,属于野生,产量很低。为了增加产量和收入,上世纪开始试验人工养殖,直到九十年代,塑料袋地栽木耳技术获得成功。该技术以木屑、秸杆为原料,利用塑料袋盛装,每袋装0.5千克干料,经过灭菌、接种、养菌,摆在田间大地、果园林下出耳,每袋可产干黑木耳40-50克。 极大地扩宽了黑木耳栽培原料与栽培区域,大大缩短了生产周期,回归自然的栽培方式产品实现天然无公害,提高了生物转化率,提高了产品商品性,更利于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生产。所以说,现在市场上的黑木耳基本都是人工养殖的,但这种“源于自然,回归自然”养殖方式,营养价值丝毫不减,真正属于上品了。

前行经过穆棱,路两边开始出现广袤的湿地和辽阔的稻田,九月中旬,水稻开始呈现金黄,那沉甸甸的丰收感觉很是喜人。

计划在鸡西休整,看时间尚早,我们改为密山。

记忆中的密山(六初识北大荒)(6)

出鸡西,331国道在修整,路况极差。摇摇晃晃好一会才转到去密山的国道上。

记忆中的密山(六初识北大荒)(7)

路边突然出现大片的万寿菊花海,一直延伸到山脊的那一边,非常震撼,一下就满足了豆芽姐的拍照意愿。

记忆中的密山(六初识北大荒)(8)

拍完花海,在很多拉煤炭的货车路上,慢慢穿行,傍晚6点到达了密山。密山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美丽的兴凯湖畔。

记忆中的密山(六初识北大荒)(9)

明天开始,从密云北上,就开始进入真正辽阔的北大荒地区了。

壹点号 醉马蹄途(名,邹积平,鲁威海)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