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中风几率有多大(原来是心房颤动在作祟)
李先生对工作非常投入,虽然压力很大,但正值壮年的他并不以为意,没想到,未满40岁的他,却突然中风了。根据李先生的回忆,他当时是因为感到手脚无力,所以赶紧就医,确诊为栓塞性中风。经详细检查后,发现他有心房颤动,而且还有卵圆孔未关闭的状况。
李先生平时喜欢骑脚踏车,但是常常在冲刺时感到使不上力,心跳非常快,很不舒服;偶尔也会感到头晕、胸闷、疲倦,只是休息一阵子后便能改善。阵发性心房颤动容易被轻忽的原因就在于,患者平时心跳节律都很正常,但是会在某些时候出现短暂、间歇性的心房颤动,导致心悸等不适。
李先生告诉我科的医生,中风的经验让他深刻体会到生命的脆弱,对于人生的看法也有些改变。从前都是拼命工作,现在他晓得生命中不是只有工作,必须好好照顾身体,才不会透支健康。我也提醒他,运动不能过度,骑脚踏车不必像从前那么拼,毕竟运动是为了健康,而不是为了成绩。
一、心房颤动常常毫无症状
心房颤动是相当常见的心律不整,发作时心房的跳动会像颤抖一般,不再规律收缩。讲得直白一点,那就是心跳不规则。根据统计,有四成至六成的患者并没有症状,很容易被忽略。有些患者症状表现比较轻微,可能是倦怠、全身无力;严重一点,会感到胸闷、胸痛、活动会喘;更严重的话可能会导致心脏衰竭。心跳非常快的时候,心输出量变差,患者的日常活动也会受到限制。
心房颤动患者可能毫无症状,也可能感到明显不适,临床表现非常多样,而且部分患者属于阵发性心房颤动,时好时坏。在这里提醒大家,一定要提高警觉,偶尔可以摸摸脉搏,若是发现脉搏不规则,要尽快就医。
在临床上,使用心电图便能诊断心房颤动,若是发作较频繁、症状较明显,早期诊断的机率就比较高,如果做检查时没有侦测到心房颤动发作,可以做24小时心电图,甚至是连续7天到14天的长时间监测,有助增加诊断率。
二、心房颤动不治疗,小心中风跟着来
心房颤动虽然是心脏的问题,但是会大幅增加中风的风险,造成严重并发症,影响遍及全身,一定要尽早治疗。心房颤动可能使心房里的血液凝结形成血栓,当血栓打到脑血管里,就是脑中风;根据临床经验,当血栓流到肠子的血管,会造成肠子缺血、坏死,就是肠中风;当血栓打到肾脏的血管时,会出现突发性腰痛,就是肾脏中风;当血栓打到四肢的血管,会出现手脚无力、不能动,就是肢体中风。
由于心跳速度偏快、不规则,可能导致心脏衰竭;根据临床经验,当患者的心脏有其他问题时,若发生心房颤动,可能会造成肺积水、呼吸衰竭等严重的心衰竭症状。部分患者的心跳不规则、忽快忽慢,如果停顿太久,也可能产生昏厥,容易产生意外。此外,若在走路、骑车时突然倒下、失去意识,是非常危险的事情。
三、如何避免心房颤动发作?
心房颤动的治疗会朝几个方向进行,包括控制心跳节律、控制心跳速度、及预防中风。李政鸿医师解释,使用抗心律不整的药物有机会让心跳恢复正常节律,减少心悸、胸闷、头晕等症状,或者尽量把心跳速度限制住,避免心跳速度太快而造成心脏衰竭的症状。
总括来说,每一个患者都需要考量预防中风的必要性,大部分患者都需要控制心跳速度,还有部分患者需要严格控制心跳节律,以避免心房颤动发作。尽管如此,但我们仍然需要重点注意心脏的保养。
1、控制慢性疾病
心房颤动患者终身都需考量中风的风险。需要指出的是,为了降低中风风险,可以使用抗凝血剂。临床上会根据个体的年纪、性别、糖尿病、高血压、心衰竭、中风史及血管疾病等,评估整体中风的风险,并给予合适的抗凝血剂,减少血栓形成的机会。此外,像高血压、高血脂等危险因素也应该使用药物进行控制。
2、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
在饮食方面,一定要避免高脂饮食、减少精致碳水化合物、适量盐分摄取,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而肥胖也会对身体造成负担,增加心房颤动的风险,建议维持理想体重,并养成规律运动的习惯,每周至少要有150分钟低至中等强度运动,维持心肺功能。抽烟、喝酒都会增加心房颤动的风险,可以的话要赶紧戒掉。
3、注意休息
除了按时服药之外,日常生活中大家也要注意心脏保养。一般来说,高压的工作,容易导致心房颤动发作,务必妥善调适工作压力,而且一定要避免过度劳累。不然,交感神经会过度兴奋,心率不规则的风险也会增加。所以,在生活上,我们该休息、就休息,尽量不要熬夜。在情绪上,一定要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
总而言之,心房颤动是老年人相当常见的心律不整,但是很多患者并没有明显症状,容易错过治疗时机,等到中风发生时,才发现事态严重。如果偶尔会感到心悸、头晕、胸闷、容易喘,或是摸到脉搏有不规则的状况,就要进一步检查,即使症状自动消失,也不能掉以轻心。健康不是唾手可得的,是需要努力维持的,希望大家在工作之余也要好好过生活,并留意身体发出的警讯,及早就医、及早治疗。#谣零零计划##健康真知计划#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