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能科技最新消息(拟收购标的北京芯能仍在亏损中)

封面新闻记者 熊英英

A股又现跨界收购,这次是从户外运动跨界到芯片行业。

9月21日晚间,国内户外用品龙头企业探路者公告称,公司拟以自有资金2.6亿元收购上海芯奉持有的北京芯能的60%股权,交易完成后,北京芯能将成为公司控股子公司,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芯能2020年、2021年1-5月净利润分别亏损1356.6万元、513.5万元。为什么要收购一家亏损企业?公司是否是在蹭热度?股民对此也有诸多质疑。

芯能科技最新消息(拟收购标的北京芯能仍在亏损中)(1)

探路者有没有资格搞芯片?

实控人及高管均有相关行业背景

2009年底,创业板首批28家公司正式挂牌,探路者就是其中之一。公司专业从事探路者(TOREAD)、Discovery Expedition及Toreadkids等多品牌户外用品的研发设计、运营管理及销售。

根据公告,此次交易标的北京芯能成立于2019年10月,主营业务定位为LED显示驱动IC设计和大型显示屏用Mini LED产品的生产。当前主要为 LED 显示领域有芯片研发需求的企业提供设计和技术服务,未来将主营业务转型为从事 LED 显示领域的集成电路自主研发以及芯片封装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为什么要收购一家芯片公司股权?9月22日,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致电探路者证券部,相关工作人员回复称:“公司实控人李明、总裁何华杰都拥有芯片行业从业背景及管理经验,此次收购符合国家支持半导体芯片产业相关政策,有利于发挥和整合各方优势资源。”

据悉,今年2月26日,探路者完成董事会换届选举,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为李明。公开简历显示,李明曾任紫光国微董事长、紫光集团联席总裁,目前是北京通域合盈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而何华杰曾任紫光集团副总裁。

此外,上述工作人员还表示,新业务与原有户外用品业务分别由独立团队进行管理运营。同时,公司还与北京芯能的核心技术人员重新签订了长期的劳动合同,以保证员工队伍稳定。因此,此次交易不会对公司日常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主营业务表现不佳

跨界收购能挽救业绩吗?

作为国内户外用品行业中的龙头企业,探路者近年来业绩表现并不理想。2017-2018年公司连续两年业绩亏损,后于2019年扭亏为盈,但受疫情影响,2020年公司归属净利润亏损再度2.75亿元,为上市以来的最大亏损。

为此,今年上半年,公司抓住疫情后市场复苏机遇,加强市场拓展、营销推广和零售终端精细化管理,业绩有所好转,报告期内实现净利润1424.16万元,同比增长109.81%。

根据公告所说,此次收购北京芯能,其目的在于“增强探路者持续发展能力和盈利能力,改善公司资产质量,优化公司产业结构。”但从北京芯能过往财报来看,能否推动上市公司业绩提升,还是个未知数。

财报显示,2019年、2020年及2021年1月至5月,北京芯能分别实现营业收入719万元、209万元及158万元,2019年净利润约167万元,2020年及2021年1月至5月净亏损分别达到1357万元及514万元。

对此,探路者证券部工作人员解释称,北京芯能所从事的属于高科技前沿项目,受到前期疫情以及并购进程的影响,因此目前还未实现盈利。“此次收购完成后,北京芯能原核心管理团队仍保留20%股权,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将原有的核心团队与公司未来经营发展绑定在一起,发挥激励效用。”

不过,公司也强调,北京芯能与公司目前主营业务类型及客户群体存在较大差异,在收购之后,如不能做到资源与业务的有效整合,将会为公司经营和管理带来风险。此外,企业文化和公司治理的有效融合,也是公司未来面临的挑战。

而从市场表现看,投资者对于此次跨界收购似乎并不看好。9月22日开盘,探路者股价冲高后杀跌,盘中一度跌超9%,截至当日收盘下跌4.53%,报11.18元/股,总市值不足百亿元。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ihxdsb,338640571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