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峰区湘江村旅游扶贫项目(世界旅游联盟减贫案例①)

雁峰区湘江村旅游扶贫项目(世界旅游联盟减贫案例①)(1)

10月10日,

“世界旅游联盟旅游减贫案例100”

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办。

会上发布了近三年全球101个旅游减贫案例,

其中9个与贵州相关,

分别是:

六盘水市水城县海坪村:“六业并举”开创易地扶贫搬迁“海坪模式”;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助推民族村寨脱贫;

遵义花茂村:精准扶贫与环境治理并重,乡村振兴新范本 ;

安顺:“塘约经验”新时代农村改革典范;

黔西南纳孔村:产业融合与民俗文化融合;

万达集团“包县”帮扶项目:企业通过全要素投入推动可持续脱贫;

杭州萧山:对口帮扶贵州从江,协作旅游扶贫;

世界银行:保护传承贵州自然与文化遗产,促进脱贫致富;

同程旅游:助力“梵天净土、桃源铜仁”品牌升级。

即日起,将一一剖析9个案例

今日推出贵州六盘水市水城县海坪村

“六业并举”开创易地扶贫搬迁“海坪模式”

六盘水市水城县海坪村

“六业并举”开创

易地扶贫搬迁“海坪模式”

水城县野玉海景区内的海坪千户彝寨风情小镇,在几年前还是连片的洼地和坡地,在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下,这片洼地和坡地被设计成彝族风情建筑,成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水城县坪寨乡、杨梅乡、玉舍镇、勺米镇、发耳镇、都格镇六个乡镇符合搬迁安置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1006户4123名贫困人口,被集中搬迁融入到野玉海景区内,形成了异地扶贫搬迁的“海坪模式”。

雁峰区湘江村旅游扶贫项目(世界旅游联盟减贫案例①)(2)

海坪千户彝寨雪景 姚咏 摄

当地政府对“海坪模式”做过归纳,即:按照“搬迁一个寨子,打造一个景区,发展一个园区,激活一个集镇,脱贫一批群众” 的思路,将地处边远、自然环境恶劣等地区的贫困群众集中搬迁到旅游景区、产业园区、特色小镇、城市社区等发展条件较好的地方,以高端规划“筑弘业”、多元投资“建家业”、公司帮扶“稳就业”、股权连心“创新业”、 盘活资产“添实业”、景区带动“兴产业”。

雁峰区湘江村旅游扶贫项目(世界旅游联盟减贫案例①)(3)

野玉海景区 六盘水市委宣传部供图

高端规划“筑弘业”。着力强化顶层设计,坚持高端定位、高端规划,立足打造“贵州彝族第一寨”的目标,打造出独具民族特色的海坪千户彝寨,使每一栋房屋都兼具农户居住、旅游度假、实体经营等功能 。

多元投资“建家业”。采取搬迁农户与野玉海管委会合作建房的方式,整合上级补助资金、农户自筹资金和野玉海景区管委会投入资金,扩大建房面积,将安置后剩下的房屋作为搬迁农户与公司合作经营的旅游度假房。

公司帮扶“稳就业”。探寻“三变” 易扶 民族文化 旅游发展路径。将搬迁房按照旅游度假房来打造,产权归农户所有,在确保满足搬迁群众住房的基础上,农户用剩余部分和一楼门面作为资产入股,由公司统一经营,经营收益按照入股房屋面积折价确定股比进行分红;成立六盘水彝源文化有限公司,共吸纳和培养当地农户109户545人从事彝族歌舞、情景剧、篝火晚会等民族文化活动演出,生产、出租、出售彝族服饰和经营特色餐饮,带动35户贫困户175人脱贫。2018年共有137户农户入股三变参与分红19.3万余元,户均分红1411余元。2019年入股 202户,至2019年年底户均分红1800余元。

股权连心“创新业”。公司帮扶后,店面等的经营收益按照入股房屋面积折价确定股比进行分红。彝源文化有限公司的经营利润按比例分红。

盘活资产“添实业”。对搬迁户原有的耕地,采取自行出租或转包、当地政府接收后再出租或转包、政府接收后作为生态林建设并进行生态补偿三种方式进行处理,形成了资源的循环利用。首先是打造林海雪原,全力打造全国纬度最低林海雪原; 其次是打造度假小镇,全面整合民族风情文化、荒山荒坡、集体林地等资源。目前野玉海景区已成为全市全域“三变”的典范、易地扶贫搬迁的典范和旅游扶贫的典范。

景区带动“兴产业”。依托旅游景区,广泛发动搬迁农户参与旅游商品开发、民族歌舞队、旅游餐饮服务等,实现了传统农民向新型农民转变, 让搬迁群众吃上了“旅游饭”。

雁峰区湘江村旅游扶贫项目(世界旅游联盟减贫案例①)(4)

野玉海景区健身步道 六盘水市委宣传部供图

六业并举,海坪模式成效显著——

推动了景区建设新提升。千户彝寨景区为野玉海度假区增添了民族文化底蕴。

开创了生态移民新模式。实现了“搬迁一个寨子、打造一个景区”的目标,开创了一种“产业带上新移民、旅游景区安新家”的集中搬迁模式。

开辟了脱贫致富新路子。广泛发动周边群众参与景区景点的建设,在服务景区发展的同时,加大就业吸纳能力;另一方面,以股份链接的方式,广泛发动群众参与旅游商品开发、民族歌舞队、旅游餐饮服务等,旅游红利充分释放,惠及贫困百姓。

雁峰区湘江村旅游扶贫项目(世界旅游联盟减贫案例①)(5)

野玉海景区玉舍森林滑雪场 姚咏 摄

内容来源: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周清

雁峰区湘江村旅游扶贫项目(世界旅游联盟减贫案例①)(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