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字舒展整个字 后每日一字

每日一字舒展整个字 后每日一字(1)

后 [hòu]

会意字。早期甲骨文中的字形由母和子组成,像一个母亲正在生育孩子。到祖庚、祖甲时期的出组卜辞中,写成了“人”和一个倒写

的“子”。金文的字形不仅把“人”讹变了,而且把“子”讹变成了“口”。

每日一字舒展整个字 后每日一字(2)

说 文 解 字

《說文解字·后部》后:

繼體君也。象人之形。施令以告四方,故之。从一口。發號者,君后也。別也。象分別相背之形。

每日一字舒展整个字 后每日一字(3)

段玉裁注:《釋詁》、《毛傳》皆曰:后,君也。許知爲繼體君者,后之言後也。開(國)之君在先,繼體之君在後也。......

在甲骨文卜辞中,“毓[后]”是对先妣的尊称。

在母系氏族社会,因一族之始祖繁育子孙有功,所以用“毓[后]”来尊称她。后世继承了这样的传统,也称君主为“毓[后]”。毓和后,都是喉部音,为双声字,读音相似。

秦汉在规范字形时,把“毓[后]”分解成了两个字:生育的“毓(育)”和君主的“后”,所以在经典中都是写作“后”。

“后”的本意是指母系氏族社会的女性首领,后来用于不分男女的君主,再后来指帝王的正妻。

许慎和段玉裁把“后”解释为是世袭的继承者,是发号施令的君主,这当然都没错。但其他的解释就牵强附会了。

成 语 典 故

皇天后土

皇和后,都是帝王的意思,这是古人对天帝和地王的尊称。古人认为天地神明,既然能主宰万物,也一定能主持公道。

伪《古文尚書·武成》:

告于皇天后土、所過名山大川。

《左傳·僖公十五年》:

君履后土而戴皇天,皇天后土。

文 献 选 读

《禮記·曲禮下》:

天子有后,有夫人,有世婦,

有嬪,有妻,有妾。

天子的正妻称“王后”,

秦汉以后改称“皇后”。

每日一字舒展整个字 后每日一字(4)

小 知 识

后土与后稷

“后土”是“土地神”的意思,也叫“社神”。

《左传》和《国语》都说,共工氏的儿子叫“勾龙”,为“后土”,后土即“社神”。

《淮南子》说,大禹因治水有功,所以后来就被奉为“社神”。也就是说,自夏代以来的“后土”或者是“社神”,就是指大禹,大禹也叫“勾龙”。

《山海經·海內經》:祝融......生共工,共工生后土。

《左傳·昭公二十九年》:共工氏有子曰句龍,為后土,此其二祀也,后土為社。稷,田正也,有烈山氏之子曰柱,為稷,自夏以上祀之,周棄亦為稷,自商以來祀之。

《國語·魯語上》

昔烈(厲)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柱(農),能殖百穀百蔬。夏之興(衰)也,周棄繼之,故祀以為稷。共工氏之伯九有(州)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土,故祀以為社。......鯀障洪水而殛死,禹能以德修鯀之功。

《淮南子·氾論訓》:禹勞天下,而死為社;后稷作稼穡,而死為稷。 ”

“后稷”是“稷神”的意思,也就是“谷神”。

庄稼的生长离不开土地,所以自古以来,“稷神”都是与“社神”同时祭祀的。

《左传》和《国语》说,夏代在把大禹奉为“社神”的同时,是把神农氏的儿子“农(柱)”奉为“后稷”的。神农氏的别称即烈(厉)山氏。到了西周,周公在制礼作乐的同时,把“后稷”换成了周人自己的始祖“弃”。

《詩說·大雅·生民》:周公制禮作樂,尊后稷以配天。

《尚書·舜典》:帝曰:「棄,黎民阻飢,汝后稷,播時百穀。」

《山海經·大荒西經》:帝俊生后稷,稷降以百穀。

《山海經·海內經》:后稷是播百穀。......禹鯀是始布土,均定九州。 ”

周人的始祖为什么叫“弃”呢?

传说他的母亲姜嫄在野外的桑林看到一大脚印,就好奇地用脚去比,刚踩到大姆指,就象触了电一样,结果就怀孕生子了。母亲以为这个孩子不祥,就将其弃之于陋巷。结果牛羊从他身边走过都不踩踏他;又将他弃之于山林,最后将他弃之于冰冻的河面,居然有很多的鸟张开双翼来为他取暖。因此就把他取名为“弃”。

《詩經·大雅·生民》:時維姜嫄......履帝武敏歆......載生載育,時維后稷。

《詩經·魯頌·閟宮》:赫赫姜嫄......是生后稷。 ”

弃是周人的始祖。因为他在夏禹的时代负责教会民众种植这种叫“稷”的谷物,因此被委任为负责农业生产的官,就称他为“后稷”,在他死后就被封为了“稷神”。

纪念祀奉后稷的祠庙今天仅见于晋西南。在稷山县有“稷王庙”。原在城南70里现为万荣县的稷王山上。明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为了便于民众祭祀才迁至稷山县城,山顶至今还留有宋塔。每年农历4月17日,是当地民众自发祭祀后稷的日子。在闻喜县有元代的“后稷庙”,在万荣县也有两座“稷王庙”,是金代的木构建筑。这三处都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每日一字舒展整个字 后每日一字(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