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千年古县排名(千年古县算什么)

"吾乃石家庄赵子龙,吾乃包头吕布,吾乃驻马店袁绍……"网上的小笑话说出古今地名不同带来的尴尬。但也有很多地方没有改名,河北省就有31个县(县级市)的名字一直沿用了2000多年。

县最早作为行政区划始于春秋时期,当时的大国晋国、楚国开始了改革,率先设置了县这样的行政单位。此后诸国跟进,把新得到的边疆土地设置为县。秦灭六国后,弃分封制采用郡县制,自此县一级行政区划一直沿用至今。

如此看来,县作为行政区划也不过存在了两千多年的时间。在两千多年里产生了多少县名,估计谁也统计不清,但有一些县的名字却沿用2000多年,直至今日仍然在用。

因为《史记》并没有详细的记载秦及以前的行政区划,只能通过《汉书·地理志》获取西汉县的设置以及秦代的一些县的情况。从秦、西汉到现在也已经两千多年了,但是《汉书·地理志》中很多县的名字感觉很熟悉,因为跟现在的名字是一致的。下面我们就从说说河北省这31个古今名字一致的县(县级市)。

河北千年古县排名(千年古县算什么)(1)

馆陶县

邯郸市馆陶县,西汉初年置县。《元和郡县志》说:"陶丘在县西北七里。……赵时置馆于其侧,因为县名。" 可见馆陶之名可以上溯到战国时代,西汉设县时沿用以前的名字。

明朝开始将馆陶划入山东东昌府,一直到1949年馆陶才重新回归河北省。

魏县

邯郸市魏县在战国时期是魏武侯的别都,所以汉高祖十二年设置县时,命名为魏县。此后时而魏州时而魏县,也曾并入其他县,民国期间复置魏县,县名自汉朝一直沿用至今。

武安市

邯郸市武安市,历史很久远,战国时就有了武安这个地名。本是赵国的武安邑,战国历史上有三位大名鼎鼎的武安君,分别是:李牧、白起、苏秦。而武安也含有以武力达到安定的意思,从三位封君的身上也确实能体现出这种靠武力征伐达到安定的想法。

以上三县在汉代都属于魏郡,《汉书·地理志》记载:魏郡,户二十一万二千八百四十九,口九十万九千六百五十五。县十八:……馆陶,魏……武安

河北千年古县排名(千年古县算什么)(2)

柏乡

邢台市柏乡是历史悠久的县,春秋时称鄗邑,西汉初期也曾在此设置鄗县,属于巨鹿郡,后曾在此地设置柏乡侯国,从此有了柏乡之名。此后柏乡曾经与高邑纠缠不清,时而改名高邑,时而复名柏乡,直至后来高邑县城迁入到今天的高邑县城,在柏乡原地复置柏乡县,从隋朝开始各朝基本都设置柏乡县,一直到今天。

巨鹿

邢台市巨鹿县,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置巨鹿郡,郡治在巨鹿县。传说巨鹿本名大麓,吕不韦的《吕氏春秋》中第一次用巨鹿二字,是巨鹿这个地名的来历。

元氏

石家庄市元氏县,元氏最早是中山国的属邑,赵灭中山后将公子元封于此,所以汉初置县时命名为元氏县。元氏县是常山郡最早的郡治,一直到三国时期,晋初郡治才由原始迁往真定。如今元氏还有常山郡古城遗址,在元氏县殷村镇西南。

所以很多元氏人主张赵子龙是元氏人,但是赵云传明明记载赵云是:常山郡真定县人士,所以元氏人又退而取其次,称赵云出生在正定而生活在当时的郡治元氏。

元氏也是一个2000年来没有改过名的县,只是解放后曾短暂和获鹿合并,后又短暂和高邑、赞皇合并,不过也加起来也就十来年的时间。

灵寿

石家庄市灵寿是中山国的国都,自战国时期就叫做灵寿,西汉初年设置灵寿县,此后没有改过县名。所以当河北省的专家根据考古发掘将平山县三汲乡一带定为古中山国的国都时,灵寿人很不解,我两千多年都没有改名,怎么古灵寿就到了平山县了呢?其实虽然灵寿县没有改过名,但是县治曾经发生过变化,在这期间灵寿县的范围也发生过变迁。

井陉

井陉之所以叫井陉是因为它是太行山的东西通道,太行山有八陉,井陉是其一,扼守晋冀之门户。井陉也是中山国的城邑,当时就叫井陉,也有很悠久的历史。两千多年来也未曾改名。

元氏、灵寿、井陉在西汉时同属常山郡,《汉书·地理志》记载:常山郡……县十八:元氏,……灵寿,……井陉。

河北千年古县排名(千年古县算什么)(3)

枣强

枣强是汉置清河郡中唯一沿用原来名称的县,西汉时清河郡有十四县其中就包括枣强。据说古时枣强盛产红枣,此地枣木强盛所以被命名为枣强。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董仲舒就是枣强人。

容城

容城之名始于汉景帝时期,封归降的匈奴王为容城侯,置容城侯国,后取消封号置容城县。宋代时容城地处宋辽边境,属于雄州管辖,因此在容城留下了很多杨家将的传说。

容城县是保定市最小的县,只有314平方公里,不过今日的容城已经成为雄安新区的一部分,这个小小的古县必将开启新的篇章。

易县

易县因易水河发源于县内而得名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想当年荆轲就是从这里出发,前去刺杀秦王,希望能挽救燕国危亡的命运。但是秦始皇最后还是灭了燕国,燕地成为秦朝的郡县,易县也在此时得名,西汉沿用。

易县是风水宝地,战国时曾经作为燕国的下都,清朝时被皇家选作陵寝之地,在此修建了清西陵。

易县也是险要之地,紫荆关就位于易县西北45公里的紫荆岭上,秦汉时期称为上谷关,后世称为紫荆关,与倒马关、居庸关合成内三关。因为其险要位置,隋朝开始在此设置易州,一直到清朝灭亡才降州为县。但易这个名字沿用了2000多年,没有改变过。

河北千年古县排名(千年古县算什么)(4)

高阳

保定市高阳县,战国时期为高阳邑,曾先后属齐国、赵国。汉西汉高祖六年始置高阳县,县治在今高阳旧城,属涿郡。至于高阳县名的来历,应劭在《汉书》注中说:"在高河之阳",即高河之北而得名。

高阳县人才辈出,壮烈殉国的抗日将领佟麟阁就是高阳县人。另外,高阳县还涌现出齐如山、马三峰、韩世昌、张惠云的曲艺名角。

安平

衡水市安平县,西汉初年置县,因"官民安居乐业且地势平坦"而得名,属于2000多年县名没有变得古县。

现在的安平可能没有什么名声,但在唐朝如果提起博陵崔氏,可是无人不晓。自东汉至南北朝,安平一直是博陵郡的郡治,博陵崔氏在唐朝产生了十五位宰相。博陵崔氏分为七房,其中一支即为博陵安平房。

饶阳

衡水市饶阳县,西汉高祖初年置县,因为县南有饶河,山南水北曰阳,故名饶阳。饶阳县名2000多年来也没有改变。

容城、易县、高阳、安平、饶阳在汉代属于涿郡,《汉书·地理志》记载:涿郡……县二十九:……容城,易……高阳……安平……饶阳

河北千年古县排名(千年古县算什么)(5)

东光县

沧州市东光县,汉高帝四年置县。东光县与戏曲有不解之缘,前有元曲作家马致远,后有四大名旦之一荀慧生。大名鼎鼎的霍元甲,祖籍也是东光县。

东光一直属于河北省,解放初期,东光曾被短暂划归山东省,后来又划归河北。

阜城县

衡水市阜城县,西汉初年置县。因县内土坡较高像无石之山,取"山无石曰阜"、"土山曰阜"之意,县名为阜城。

南皮县

沧州市南皮县,历史很悠久,春秋时期就有南皮这个地名了,为齐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此设置南皮县。

南皮历史上也是名人辈出,传说周宣王时期的大臣尹吉甫就是南皮人。秦代的任嚣、晋代的石崇、唐朝的贾耽。

当然最有名的还是清代同时号称张南皮的张之万、张之洞兄弟,二人在科考中取得了很好的名次,族兄张之万是状元,族弟张之洞是榜眼,最后都成为军机大臣,名重一时。巧合的是,同时代的慈禧身边太监安德海也是南皮人。

文安县

廊坊市文安县,汉高帝五年设置为县,取"崇尚文礼,治国安邦"之寓意得名。此后又在附近设置丰利县,到隋唐之际文安县与丰利县合并,县城在原丰利县城,取文安县之名。此即文安县城之始。从唐朝初期至中华民国时期,虽朝代更替,州、郡有别,文安县治驻地始终未变。

东光、阜城、南皮、文安四县在西汉时属于渤海郡,《汉书·地理志》记载:勃海郡……县二十六:……东光,阜城,……南皮,……文安……

河北千年古县排名(千年古县算什么)(6)

涿鹿

张家口市涿鹿县,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此设置涿鹿县,属上谷郡。涿鹿应该是河北省最古老的一个地名了,传说中的黄帝大战蚩尤就发生在涿鹿,今日犹存黄帝城遗址。

河北千年古县排名(千年古县算什么)(7)

广平县

邯郸市广平县,因战国时期因赵武灵王夫人葛鹅在此筑城戍边,故又名"鹅城"。西汉置广平国,国都在广平县,但此广平非彼广平,西汉时的广平县县治在今天的鸡泽县,离今天的广平县很远。今天的广平县地域在从汉到宋朝的大部分时间里分属周围的魏县、成安、肥乡等县。

后来金兵南侵,占领北方,金人分魏县置广平县,金人以此地属于汉代广平国而命名县名为广平县。也属于一种县名的沿用吧。

南和县

邢台市南和县,明万历《顺德府志》说:"南和县,本西汉旧县,属广平国,经云北有和城故名,东汉属巨鹿郡"。因为在和城之南,所以命名为南和。

任县

邢台市任县,西汉高帝6年置县。最初,在今天任县地域内同时设置了张县、广乡、任县三县,东汉时三县合一为任县,基本就是今天任县的地域。此后任县又和临近的南和产生了不解之缘,时而并入南和县,时而又从南和县分出,可谓三进三出。

曲周县

邯郸市曲周县,汉高帝六年封功臣郦商为曲周侯,始置曲周侯国。汉武帝建元四年(前137)始在此建曲周县。至于县名的来历,据说是滏阳河从县内穿过,在此地呈弧形,"邑在河曲,水旋而周,故曰曲周"。

平乡县

邢台市平乡县,《汉书·王子侯表》:神爵四年《前58年)封平千顷王子为"平乡侯",平乡侯国即在此地。后国废置县。

广平县、南和县、任县、曲周县、平乡县西汉时属于广平国,《汉书·地理志》记载:广平国……县十六:广平,……南和,……任,曲周,……平乡……

河北千年古县排名(千年古县算什么)(8)

唐县

保定市唐县,西汉高帝四年置县。因此地是古时传说的唐尧故里,故名唐县,一说因县内有唐河穿过,故名唐县。抗日战争时期的两位著名援华医生,白求恩和柯棣华先后在唐县病逝,因此唐县建有白求恩柯棣华纪念馆,在唐县城北2公里处的钟鸣山下。

深泽县

石家庄市深泽县,西汉高帝八年,置深泽侯国,先属中山郡,后属中山国。汉武帝元朔五年,除深泽侯国,改置深泽县。据《太平寰宇记》载:"以界内水泽深广名之。"因此地地势低凹,每到雨季,三水横溢,久蓄不涸,几成水国,故名深泽。

安国县

保定市安国县,汉高祖封功臣王陵于此,取安邦定国之意建立安国侯国,汉武帝时期设置安国县。宋以后改名为祁县,清朝灭亡后,政府因为此处的祁县和山西的祁县重名,改为古名安国县。

安国市是中国最大的中药材集散地和中药文化发祥地之一,有药都之称。

望都县

保定市望都县,西汉高帝六年改原庆都县为望都县。上高中时,望文生义以为望都的望是临近的意思,以为就是临近都城北京的意思。后来读《汉书·地理志》才知道"尧山在北,尧母庆都山在南,登尧山见都山,故以为名。"望见的不是北京城而是庆都山,所以名叫望都县。

唐县、深泽县、安国县、望都县地域再西汉属于中山国,《汉书·地理志》记载:中山国……县十四:……唐,……深泽,……安国,……望都……。

河北千年古县排名(千年古县算什么)(9)

南宫市

邢台市南宫市,为县级市。汉初置南宫县,因为传说此地是周之贤人南宫适的采邑,故名南宫县。此后南宫县名基本没变,只是北齐时短暂废除,隋朝复置。一直沿用到现代,1986年在南宫县基础上改建南宫市。

武邑县

衡水市武邑县,西汉高帝五年置县。传说为上古时后羿贤臣武罗之封邑,故名武邑。武邑县虽然不太大,却是有三个古县合并而成的,观津、昌亭二县时而从武邑分出,时而并入武邑,到唐太宗时才固定为武邑县,此后武邑县地域再没有大变化。

南宫县、武邑县在西汉属于信都国,《汉书·地理志》记载:信都国……县十七:……南宮,……武邑。

河北千年古县排名(千年古县算什么)(10)

阳原县

阳原为汉初所置县名,古阳原县在今阳原县境内西部。西汉初在今阳原县境内置3县:桑干县、东安阳县、阳原县,属代郡。阳原县以阳水从县中穿过,阳水流过山前的平地,故城阳原。东汉初年撤销原阳县。至曹魏时期在原来三县区域设置安阳县,其后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多次改名,到清朝康熙时被改名为西宁县。

清朝灭亡后,政府因为此处的西宁县与宁夏的西宁府重名,且此时的西宁县城在古原阳县境内,所以将西宁县更名为阳原县。

河北千年古县排名(千年古县算什么)(11)

河北还有一些县和西汉时的古名只有一字之差,比如曲阳县古名上曲阳,行唐古名南行唐,而无极县古名毋极同音不同字而已。

还有一些县升级为县级市的时候在原县名后加了一个州字,比如涿县是沿用了2000多年的县名,后来改名为涿州市。

另一个有名的古县邯郸县则随着邯郸市区的扩大在2016年被划入邯山区和丛台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