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名篇十首(苏轼最孤独的6首诗)

有人说:

“凡是伟大的人物都孤独。”

而苏轼尤甚。自苏轼入仕以来,政治上一直得不到当权者的认可。

“乌台诗案”以后,他更是被朋友疏远,被朝廷遗弃,彻底成了一个孤独失意的灵魂。

然而,他却在最悲惨的境遇里,活出了生命的至高境界。

这六首苏轼孤独时写下的诗词,藏着治愈迷茫最好的解药。

你若读懂,便能如他一般,在最难熬的日子里,跨越无数失意与孤独,练就一腔豁达与从容。

苏轼的名篇十首(苏轼最孤独的6首诗)(1)

孤独,是一种清醒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孤独,是人生的底色。

即便豁达如苏轼,也会经历许多孤独难捱的时刻。

他刚被贬黄州时,没有地方居住,只能暂住在定慧院的禅房里。

此处万籁俱寂,其他人一入夜早早便睡了。唯有苏轼,辗转难眠。

被贬的痛苦,亲朋的离弃,像一块大石,堵得苏轼难以入睡。

这一夜,苏轼独自起身散步,突然看到林间飞过一只大雁。

大雁不断地穿梭在寒冷的树枝间,千回百转仍不愿栖息。

这不由让苏轼想到了自己。

它宁可忍受来回飞行的疲累,也不肯在寒枝上栖息;

自己不也正是因为不愿迎合官场的污浊,才落到这般田地吗?

即便孤独难以自遣,但苏轼也和大雁一样,宁愿在这沙洲默默承受凄寒之苦,也不去后悔自己的选择。

宁可孤独,也不违心。宁可抱憾,也不将就。

这是苏轼千年之前的选择,亦是无数现代人的指路明灯。

生活中,我们总是为了不被排挤,而急于合群。

但合群,恰恰才是一个人丧失自我的开始。

只有敢于做一个独来独往的人,我们才能发出自己的光,将灰暗的世界照亮。

苏轼的名篇十首(苏轼最孤独的6首诗)(2)

苏轼的名篇十首(苏轼最孤独的6首诗)(3)

孤独,是一种经历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被贬黄州后,时常郁郁寡欢。

来到赤鼻矶后,看到惊涛拍岸的壮阔景色,他骨子里的豁达才渐渐苏醒过来。

苏轼听人说,这里曾是古战场,便不由得联想到了赤壁之战。

想当年,周瑜是那么意气风发,谈笑间,就把强敌的战船烧得灰飞烟灭。

而反观自己,到了白发渐生的年纪,在政治上却无人理解,未有建树,不觉悲从中来。

但苏轼到底不是悲悲戚戚的寒儒,而是参破世间宠辱的智者。

他意识到自己的悲观情绪后,立刻就换了思绪,将个人成败放置在了历史长河中。

以前的周瑜功名盖世,如今却早已掩埋在历史的尘埃里。

而自己虽怀才不遇,只能在此对江独酌,但这种经历又有什么可怕的呢?

毕竟,历史永不停歇。哪怕眼下的日子再孤独,再困苦,这一切也终将过去。

孤独,是每个人必经的过程。

正如作家耶茨所说:

“孤独是生命中必有的黑暗,它无法穿越,也不可战胜。”

人生中,总有那么一两座山,需要我们独自翻越。

与其畏缩逃避,不如调整处世的态度,大胆地去感受,去经历。

到后来,你会发现,一个人走过的那些路,你也能看到不同的风景。

苏轼的名篇十首(苏轼最孤独的6首诗)(4)

苏轼的名篇十首(苏轼最孤独的6首诗)(5)

孤独,是一种思念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

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王维在诗中写道: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每到节日,人们孤独的心境总是出奇地相通。

远在黄州的苏轼,也对此深有体会。

在一个热闹的中秋夜,苏轼只能一人举杯望月,思念弟弟苏辙。

他渴望能与苏辙一聚,诉诉思念之情。但他们之间,隔着千山万水。

所以,只是这么一个简单的心意,也难以达成。

想到此处,苏轼眉头紧锁,陷入了更深的落寞。

曾听过一句很触动的话:世界上最深的孤独,属于有家难回的人。

少不更事时,我们觉得与家人团聚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因此,从不会为分离而悲伤。

我们总以为日子之后还是日子,明天之后总有明天。

但光阴不回头,故人不重逢。

那些你认为永远不会离开的人,那些你以为一定不会更改的事,都有可能,旦夕骤变。

到最后,任凭你如何后悔怀念,也不过是徒增伤悲,蹉跎岁月。

《百年孤独》里说:

“别错过机会,人生比你想象的要短。”

在有限的生命里,趁一切还来得及,珍惜眼前人,你才不会空留遗憾,凄然一人。

苏轼的名篇十首(苏轼最孤独的6首诗)(6)

苏轼的名篇十首(苏轼最孤独的6首诗)(7)

孤独,是一种享受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鸣。

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夜阑风静縠纹平。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临江仙·夜归临皋》

有人说:孤独分两种,一种是与三千繁华世界的格格不入,一种是历经悲欢离合后,学会与自己好好相处。

显然,苏轼是后者。

他在被贬黄州的几年间,非但没有被落魄的生活击垮,反倒练就了一副超然的心胸。

农耕时,苏轼完全放下了读书人的架子,似一个老农民般,勤勤恳恳的耕种;

闲暇时,他便跑去喝酒,打发时间。

有一次,他在临皋亭夜饮,等他喝完酒回家时,家童们都已呼呼大睡,怎么敲门都不醒。

苏轼也不生气,他就索性一个人伫立在江边,静静地听江水浩荡,看月洒大江。

他回忆起过往的岁月,有过风光无两,有过辛酸无数。

但这一切,到头来都是一场空。

唯有眼前的清风明月,江河小舟,才能摆脱让人尘世的烦恼,找回内心的宁静。

冯骥才曾说:

“平庸的人用热闹填补空虚,优秀的人在孤独中成就自我。”

越优秀的人,越不会从人群中汲取满足感。

在无人问津的日子,他们懂得寻找内心的诗意;

在寥落孤寂的时刻,他们亦会赋予生活一些高于柴米油盐的品相。

生命的丰盈,从享受孤独开始。

醉心于独处的人,比任何人都活得淡定从容。

苏轼的名篇十首(苏轼最孤独的6首诗)(8)

苏轼的名篇十首(苏轼最孤独的6首诗)(9)

孤独,是一种看开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

依然一笑作春温。

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

尊前不用翠眉颦。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临江仙·送钱穆父》

人这辈子,最怕的就是天涯路远,再难相见。

苏轼与钱穆父分别时,便是这般愁绪满怀。

他们相识于元祐初年。当时,两人同朝为官,又加上彼此性情相投,便互相引为知己。

后来,钱穆父离京去越州任职,苏轼写诗相送。两人一别,就是三年。

三年之后,他们在杭州重聚。推杯换盏间,自然是有说不完的话。

但此次聚会过去,两人又要各奔东西,不知相聚是何年。

以后,心事都只能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无人听。

想到此处,两人都蹙起了眉头,与挚友分离的孤独、无奈,又瞬间笼罩在双方心头。

苏轼端起眼前的酒杯,一饮而尽。

随即,拍了拍钱穆父的肩膀,豪迈地说道,我们都是人生的过客,又何必计较眼前的聚散。

再浓的情,也会有变淡的那天;再好的关系,也会有走散的那天。

正如贾樟柯在《山河故人》里所写:

“有些人只能陪你走一段路,迟早要分开的。过了这段路,你会遇见新的人,和新的生活。”

永远不要害怕一段关系的走散,不要害怕朋友离散带来的孤独。

要知道,有些人,光是遇见,便已是莫大的幸运。

那些愿意陪我们一程的朋友,在一起时,便好好珍惜。

分离了,就潇洒告别,然后各自珍重。

苏轼的名篇十首(苏轼最孤独的6首诗)(10)

苏轼的名篇十首(苏轼最孤独的6首诗)(11)

孤独,是一种沉淀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自题金山画像》

蒋勋在《孤独六讲》中写道:

“孤独是一种沉淀,而孤独沉淀后的思维是清明。”

苏轼就是一个在孤独中沉淀并成长的人。

公元1101年,苏轼在老病孤苦中,写下了这首《自题金山画像》。

透过这首诗,我们看不到苏轼“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也看不到他“一尊还酹江月”的洒脱。

历经沧桑,苏轼的生命里,仿佛只剩下了孤苦。

回想起这一生的壮志未酬,半生的漂泊无依,苏轼自己都觉得苦不堪言。

但他却不屑于在悲哀中沉沦。

当谈及这辈子的功业建树,苏轼平静地回答:“黄州、惠州、儋州。”

在黄州,他遭遇了事业的滑铁卢,经历了人生中最黑暗的时刻;

而惠州,瘴疠肆虐,毒虫成群,险些让他丧了命;

还有荒岛儋州,更是“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

这三个被贬之地,一个比一个偏远,本应是苏轼避之唯恐不及的伤心地,但他却看得无比清明。

苏轼的孤独是很深刻的,他的深刻,源于他在逆境中不断成长。

正是因为经历了生存之危,他才会觉得人生的每一段旅程都很可贵;

正是因为消解了精神上的困苦,他才能在孤独中沉淀,做到真正的忘我成长。

孤独,亦是生命中必经的修行。

熬过所有漆黑无助、无人问津的时光,我们的生命也必将丰盛而庄重。

知乎上有人问:什么是孤独?

最精辟的回答是:

“在中国文字解释里,孤是王者,独是独一无二。

所谓王者,都是在孤独中成长起来的。”

苏轼,便是那一个在孤独中成长起来的王者。

他曾立志学范谤,为民造福,却屡遭打压,一生为官40年,被贬就有33年。

他曾赤诚地相信“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是好人”,然而却被小人重伤,朋友背叛。

苏轼的孤独,是那个时代的悲剧。

但苏轼却在无人理解的绝境里,坚守本心,活出了自己的潇洒。

孤独之前是迷茫,孤独过后是成长。

跟苏轼一起耐住生命的孤独,静守人生的花开。


来源:微信公众号“每晚一卷书”

作者:每晚CC

编辑:邓汝濛

【声明:本号为“全民阅读推广”官方公益账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