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打仗为什么不绕城(古代打仗要打城市)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为了坚持中国革命,认识到武装斗争的必要性,并领导了一系列的武装起义,这是必然的,更是必须的。但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城市领导的武装斗争却毫无例外地都失败了,而失败后转人广大农村的革命力量却大都生存了下来,这就迫使中国共产党人不得不思考:中国革命斗争的出路究竟应该是城市,还是农村呢?

古代打仗为什么不绕城(古代打仗要打城市)(1)

中国共产党人遵循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依靠实践并积累经验,最终找到了中国革命的唯一出路——中国革命新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那么它新在什么地方呢?新就新在这条道路在无产阶级革命历史上是没有先例的,它和以往各国无产阶级革命(如巴黎公社和俄国十月革命)所走的城市起义,夺取政权的道路有所不同。一是以往各国无产阶级革命,是用合法斗争来教育人民争取群众,积蓄革命力量,最后举行武装起义夺取政权;而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争取群众和积蓄革命力量与建立政权是同时并进的。二是以往各国无产阶级革命,是先占领中心城市,然后波及农村;而在中国,是先占领农村,用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三是以往各国无产阶级革命,当拿起武器的时候,就是革命高潮和进行决战的时候,是在短时期内解决问题的;而在中国,当人民掌握了武装之后,要经过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中国用了22年)逐步夺取政权。其中,既有高潮,也有低潮,革命采取的是波浪式的方式推进。那么,这条新道路是怎么产生的?又为什么是中国革命的唯一出路呢?

一、这条新道路是党和人民群众集体实践智慧的产物

早在大革命时期,我们党的许多领导人,就开始探索中国革命的道路,并从实践上进行了必要的准备。

一是正确认识农民及农民革命,为无产阶级政党走向农村奠定了基础。

古代打仗为什么不绕城(古代打仗要打城市)(2)

我们党成立后,就注重发动农民,很早就在广东、湖南、江西等地开展农民运动,并且在从事农民运动的实践中逐渐认识到农民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地位和历史作用。

邓中夏在1923年到1925年间发表的《农民运动》等文章中就指出农民“是不可轻侮的伟大势力”,并对“农民革命的潜在性”作了充分估计,热情赞扬农民运动“比香港海员和京汉路工的罢工,并无逊色”,大声疾呼:“我们要做农民运动是刻不容缓的事了”,“到‘民间去'是我们唯一的使命呵。”1924年后,我们党以统一战线形式在广州开办了农民运动讲习所,使我们党对于农民问题无论从广度或是深度上都有了新的认识。1926年,瞿秋白在广州农讲所讲授时就指出:“中国国民革命是要解决农民问题、土地问题。"1926年3月到1927年初,在毛泽东相继发表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他集我们党从事农民运动经验之大成,系统地对中国社会做了阶级分析,充分论证了农民在中国革命中的历史地位,明确指出必须建立农民政权和农民武装。

二是掌握了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军队,为中国革命走向农村创造了条件。

在大革命时期,我们党就在研究军事、发展革命武装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并为创建无产阶级军队进行了艰巨的思想准备和组织准备。如周恩来在1924年就提出武装工农的问题,并且参加了黄埔军校的领导工作,为我党培养了一大批军事人才,在北伐战争中,他又亲自主持创办了以铁甲车队为基础、以共产党员为骨干的叶挺独立团。到大革命后期,我们党已经领导和掌握了一批武装力量,成为后来举行三大起义和开创革命根据地的重要骨干。

古代打仗为什么不绕城(古代打仗要打城市)(3)

三是在海陆丰领导农民起义并建立工农民主政府,为我们党在农村创建革命政权进行了尝试。

海陆丰是我国农民运动发展最早的地方之一。1925年5月到10月,先后爆发了三次农民武装起义,建立了工农民主政府,实行土地革命,组织和编练工农革命军。起义虽然失败了,但为我们党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四是各地武装起义的实践为中国革命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新道路。

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的领导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开创了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新时期。1927年9月,毛泽东率秋收起义部队沿罗霄山脉南下,转移到敌人统治力量相对薄弱、群众基础较好的湘赣边界农村去保存、积蓄革命力量,正确选择了以宁冈为中心的井冈山区作为革命的"落脚点”,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此后,广州起义和各地武装起义,以群雄并起,烽火连天之势,共同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到1930年全国红军发展到10万人,建立了大小10多块革命根据地,它们互相影响、互相支援,四处牵制敌人、打击敌人,不断地波浪式向前扩大,连成一片,进一步为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提供了新鲜经验。

古代打仗为什么不绕城(古代打仗要打城市)(4)

二、毛泽东系统提出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完整理论

在党和人民的集体奋斗中,毛泽东科学地总结我们党的革命斗争实践经验,系统提出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的完整理论。这条道路是马克思主义暴力革命原理在中国特殊历史条件下的运用和发展,它科学地论证了中国为什么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以及为什么走这条道路能够夺取革命的胜利。其理论闪耀着中国革命必须走自己道路的思想。这一思想集中体现在毛泽东1928年和1930年的系列著作中,如《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及《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其内容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中国红色政权存在的必要性(为什么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首先,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对外没有民族独立,受帝国主义压迫;对内没有民主制度,受封建制度的压迫。没有组织工人举行罢工的合法权利,也没有议会可以利用,人民群众没有言论集会的权利和自由,加入共产党更是犯罪。因此,在中国要革命,就只有拿起枪杆子,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其次,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占了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他们不但是中国无产阶级最广大、最可靠的同盟军,而且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在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实质上就是农民革命;武装斗争实质上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战争。因此,中国的革命要想取得胜利,就必须派遣自己的先锋队,深入农村,发动农民,武装农民,开展农村游击战争,建立红色政权,进行土地革命。

古代打仗为什么不绕城(古代打仗要打城市)(5)

用革命的农村逐渐包围反革命的城市,以促进中国革命高潮的到来。最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革命的敌人异常强大。不但有强大的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他们还长期占据、控制着中国的中心城市,只有广大的农村是他们统治的薄弱环节。因此,无产阶级为避免在本身实力还不够强大的时候与敌决战,就必须把落后的乡村造成先进的、巩固的革命根据地,在那里不断积聚力量,借以在长期的斗争中逐步削弱敌人,壮大自己,以争取革命的全部胜利。

二是中国红色政权存在的原因和条件。

(1)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国。所谓不平衡,指的是中国不是统一的资本主义经济,而是微弱的资本主义经济和严重的半封建经济同时存在,近代式的若干工商业都市和停滞不前的广大农村同时存在,若干铁路、航路、汽车路和普遍的独轮车路、只能用脚走的路以及用脚还不好走的路同时存在。经济上的不平衡决定了政治上的不平衡,这就为革命力量提供了极大的回旋余地,“东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南方有北方”,即使在局部遇到严重的困难和挫折,革命力量仍能在其他地区或其他方面得以恢复和发展。(2)革命的广泛影响和良好的群众基础。近代中国革命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革命爆发于南方,由南向北发展。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色政权首先发生并能够长期存在的地方是受第一次大革命影响的南方地区,如湖南、湖北、江西等地区。这充分说明在具有广泛革命影响的地区,无产阶级有首先取得胜利的可能。(3)全国革命形势的不断向前发展。毛泽东认为,小块地区的红色政权能否长期存在并发展壮大,取决于中国革命整个形势的发展,如果革命形势是向前发展的,那么红色政权的发展则是没有疑义的。大革命失败后,新军阀统治取代了北洋军阀统治,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没有得到解决。而只要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存在,人民群众的革命要求就永远不会泯灭,革命形势必然不断向前发展。正如毛泽东说:全国都布满了干柴。在这种情况下,革命的星星之火,必将成为燎原之势。(4)有相当力量的正式革命武装的存在。相当力量的正式革命武装是造成割据局面的基础,且在革命的武装中,必须要有相当力量的红军作骨干,如果只有地方性质的赤卫队而没有相当力量的红军,将难以打败敌人的军事“围剿”。(5)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正确的政策。中国历史的经验证明,单纯的农民战争是难以取得完全胜利的。因为农民阶级自身的特点决定了他们不能成为革命战争的正确领导者。

古代打仗为什么不绕城(古代打仗要打城市)(6)

三是关于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

“工农武装割据”就是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以革命根据地红色政权建设为依托,以土地革命为主要内容和以武装斗争为主要斗争形式。这三个基本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三位一体”、密切结合的关系。

(1)土地革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在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要特征的中国广大农村,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命根子。要想发动农民,就必须进行土地革命,把土地无偿地分配给占全国人口80%以上的农民,根据地才能巩固。(2)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血的教训告诉中国共产党人,没有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就失去了保卫力量,同样,没有武装斗争,革命根据地也就不能存在。

正如毛泽东说,没有武装斗争,没有强大的红军,便不能造成割据,革命根据地就不能存在,土地革命便不能进行。

(3)革命根据地是中国武装斗争的战略基地。没有根据地的建立,革命武装便不可能开展土地革命。同样,没有根据地,武装力量也就失去了依托,就会成为黄巢、李自成式的流寇主义。

古代打仗为什么不绕城(古代打仗要打城市)(7)

四是关于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就是以农村为中心,在农村开展游击战争,深入进行土地革命,建立和发展革命政权,待条件成熟时再夺取全国政权。那么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就必须在农村中长期积蓄和发展革命力量,以争取最后战胜敌人。这就必须把落后的农村造成先进的革命阵地,借以反对利用城市进攻农村区域的凶恶敌人,借以在长期战斗中逐步地争取革命的全部胜利,同时注意城市工作和其他方面工作同农村斗争的配合,并根据革命的发展进程主动实施战略转变。如此,才能波浪式推进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

古代打仗为什么不绕城(古代打仗要打城市)(8)

综上可见,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所找到的中国革命唯一正确的道路。此后,中国人民正是沿着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经过22年的浴血奋战,终于取得全国性胜利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