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来人物形象大全 剑来人物的历史原型

剑来主要人物的原型是谁?

《剑来》这本小说是大神烽火戏诸侯继《雪中悍刀行》之后的又一力作。

烽火戏诸侯被尊为“中原五青”可不是说着玩的,文采斐然。

在剑来和雪中悍刀行中塑造了一个又一个生动又形象的人物角色。但也经常引用历史典故,化用历史人物而比较隐晦。增加了读者的阅读障碍。

那么我们今天就结合历史,来解读一下剑来中的主要人物,或许可以让你打开不一样的思路。

剑来人物形象大全 剑来人物的历史原型(1)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主要人物:

主角:陈平安。历史原型——王阳明。

陈平安,作为骊珠洞天里走出来的最强一代,拜师老秀才,并得到老剑条的认主。在经过莽荒大战后,成为宝瓶州,甚至是五座天下中最璀璨的新星。受到各方大佬的的青睐。

那么最符合陈平安原型的历史人物当属明朝的王守仁。

王守仁,自号“阳明子”。被后世尊称为“阳明先生”,儒家最后一位圣人。

王阳明提出的“知行合一”和陈平安的行万里路,打百万拳的理念不谋而合。

按照《剑来》的趋势,陈平安未来学问的走向会向师兄齐静春靠拢,也就是“三教合一”的路子。

而王阳明,就是三教合一的集大成者。

陈平安的书简湖问心局也就是对应的王阳明的龙场悟道。

参照陈平安在剑气长城上阵杀敌的做法,也是符合王阳明的用兵之道:“诡异,独断,素有狡诈专兵”之名。

剑来人物形象大全 剑来人物的历史原型(2)

图片来源于网络

老秀才。历史原型——荀子

老秀才作为主角陈平安,齐静春,崔巉和刘十六的老师,是为儒家圣人,合道三洲。

荀子,战国末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儒家的代表人物。

《剑来》中描写的“三四之争”我认为是荀子与孟子的人性善恶之争。荀子认为人性本恶,孟子认为人性本善。

至于后来荀子被囚功德林,坐冷板凳,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教出了两个法家代表人物,也就是书中崔巉和齐静春的历史原型——李斯和韩非。

老秀才和三教祖师的历史原型是最无可争议的。

荀子作为先秦时期百家争鸣的集大成者,和书中最会吵架的圣人不谋而合。

书中作为亚圣一脉中的君子,看不起老秀才一脉的学问,甚至质疑老秀才儒家圣人的地位,这个在历史中也有对照。

荀子作为儒家的代表人物,却教出了两个法家弟子,除了提出和孟子相悖的人性本恶论外,荀子还曾提出“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这句话对于封建社会君权神授的理念相冲,荀子的学问被打压也是正常。

齐静春。历史原型——韩非子

齐静春作为书中出现的第一个十四境大修士,甚至是差一点就可以立教称祖的存在。齐静春是在三教合一这条路上走的最远的一个。

历史中,韩非最早师从荀子。他的学问基础源自儒家。后又推究道家黄老之学。再涉猎商鞅、申不害、慎到的重法,重术,重势。最后更是将三位法家的学术重点紧密结合为己用。三教合一。

只不过书中描写的三教合一应该是“儒释道”三教合一。

剑来人物形象大全 剑来人物的历史原型(3)

图片来源于网络

崔巉。历史人物——李斯

崔巉作为书中智力的天花板,与师弟齐静春联手请君入瓮,把周密困于天庭。谋划数十年,一国即一州。以一洲之力抗衡整个蛮荒天下。为主角另类护道,为师弟齐静春敢叫青冥天下一洲陆沉。更是凭一己之力让三教祖师散道。

崔巉的历史原型为李斯,李斯师从荀子。后世苏轼在《荀卿论》中说“荀卿明王道,树礼乐。而李斯以其学乱天下”。

这和书中崔巉叛出文圣一脉相互呼应。

李斯作为秦朝最顶尖的政治家,助秦王一扫六合,平定天下。推行郡县制,统一了度量衡和文字。这也和书中崔巉谋划大骊一国即一州的做法相符。

书中让三教祖师散道的这一情节,我感觉应该是来自历史上李斯焚书坑儒,控制思想这一事例。也是代表着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的终结。

剑来人物形象大全 剑来人物的历史原型(4)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以上仅是个人观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