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之问的渡汉江解读(渡汉江唐宋之问)
渡汉江①
岭外②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③。
注释
① 《渡汉江》是唐代 诗人宋之问(一说李频)创作的一首诗, 汉江:汉水。长江最大支流,源出陕西,经湖北流入长江。
② 岭外: 五岭 以南的广东省广大地区,通常称 岭南 。唐代常作罪臣的流放地。
③ 来人:渡汉江时遇到的从家乡来的人。
译文
流放岭南与亲人断绝了音信,熬过了冬天又经历一个新春。
越走近故乡心里就越是胆怯,不敢打听从家那边过来的人。
鉴赏
这是宋之问从泷州(今广东罗定县)贬所逃归,途经汉江时写的一首诗。
前两句追叙贬居岭南的情况。贬斥蛮荒,本够悲苦了,何况又与家人音讯隔绝,更何况又是在此境地里经冬历春,捱过漫长的时间。诗人将空间的悬隔、音书的断绝、时间的久远这三层意思,依次层递,逐步加以展示,这就强化和加深了贬居蛮荒期间孤孑、苦闷之情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断”字“复”字,似不着力,却很见深意。作者困居贬所时那种与世隔绝的处境,失去任何精神慰藉的生活情景,以及度日如年、难以忍受的精神痛苦,都历历可见,鲜明可触。这两句平平叙起,从容承接,没有什么惊人之笔。其实,它在全篇中的作用很重要。有了这个背景,下两句出色的抒情才字字有根。
下两句表面看有违常情,但在这里却是合情合理的,作者贬居岭外,一面是思念家人,另一方面也担心家人因自己而遭不幸,表现了作者的担心。正是这种不合理才真切地表现了诗人强自抑制的急切愿望和由此造成的精神痛苦。这种抒写,是真切、富于情致和耐人咀嚼的。
后记
此诗一说作于宋之问神龙二年(706年)途经汉水时。宋之问媚附武则天的男宠张易之,武氏去世后,唐中宗将其贬为泷州参军。泷州在岭南,唐时属于极为边远的地区,贬往那里的官员因不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生活习俗,往往不能生还。神龙元年(705年)十月宋之问过岭,次年春即冒险逃回洛阳,途经汉江(指襄阳附近的一段汉水)时写下了此诗。
另一说,此诗是李频由贬所泷州逃归洛阳,途经汉江(指襄阳附近的汉水)时所作。
宋之问此人在政治上无足称道,品行也多有可讥,但却是知名当世的诗人。他与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等人并称为仙宗十友,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文坛的大才子,道德品行却极为低劣,为了富贵而不择手段,成为笑柄的同时,也身首异处。
作为文人,宋之问因其低劣的人品而遭人唾弃,不仅表现在其对待政治趋炎附势的态度上,也表现在一桩广为流传的命案上。自古凡是文人都爱好文字,一日宋之问见其外甥刘希夷的一句诗“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颇有妙处,便想占为己有,刘希夷不从,宋之问于是用装土的袋子将刘希夷压死,被称作“因诗杀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