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行业就业前景分析(金融行业的就业前景)

本人并非金融科班出身,但是在国外从事金融行业已有十多年。在我看来,学金融的就业前景问题,其实关键在于自身的竞争力。

一般人提到金融,往往都会根据自己的经历或者印象,不自觉地将其范围限制在某一个具体的范围之内,形象也是相差很大,从是高大上的投行金领,头部基金的明星投资经理,抑或是卑微的银行小柜员,甚至是专开杀猪盘的金融骗子。想在金融业获得成功,首先需要认清金融的本质,把握金融的基本脉络。

可以说,没有任何一个其他的行业能够给人们留下如此反差迥异的多种形象。其实这不过反映了金融的复杂性和多面性。金融有许多不同的分支,其基本的社会功能是通过资金的跨期配置,为需要资金的主体提供融资,同时为剩余资金的主题提供投资的渠道。有效的金融手段,可以提高投融资的效率,优化社会资源配置,降低融资成本,从而促进社会创新和经济发展。

因此,尽管金融业的实质是一种服务业,并不直接创造生产价值,但是其社会价值却是非常巨大的。可以说,人类社会发展到现代文明社会,除了科技的进步,金融市场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金融就是这样一个充满复杂矛盾的行业。金融就业容易吗?

  • 容易。因为金融的岗位种类很多,需求量很大。同时由于行业的流动性,每年都会空出许多职位。金融行业适应各种专业背景的人才。相对许多其他行业,金融行业在专业方面的入门门槛很低。我们会看到在金融行业中,非金融专业出身的人士占了绝大多数。
  • 很难。正是因为几乎没有专业门槛,因此各个行业的人都大量涌入,导致这个行业内卷严重。许多头部机构在招聘时的条件非常苛刻,只有本科毕业于top名校,各方面的表现都非常优异的顶尖人才才有机会。但是其实许多二三梯队的金融机构对于人才的需求也很大,求职时只要把眼光放远一些,找到第一份入门的职位应该并不是特别困难。

如何应对金融行业的内卷?唯有提高自己的竞争力。金融行业人才济济,谁也不敢保证自己可以永远在这一行立于不败之地。即使是那些顶着名校光环的人,在入行的时候能够比普通人享受到一些红利,但也仅此而已。之后依然要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在这一行真正站稳脚跟。学习金融,是一个动态的,持续的过程,而不仅仅是以一张金融专业的高校毕业文凭为终点。

根据投融资的渠道和方式的不同,金融行业派生出了许多不同的机构,对应于不同的岗位。各个岗位之间尽管存在非常紧密的联系,但是在具体的运作模式和功能方面千差万别,因此对于从业人员的背景和技能要求也有很大的不同。大体而言金融机构主要包括:

  • 商业银行。资金来源于居民与机构储蓄。通过贷款等方式为机构与个人提供融资。
  • 投资银行。国内一般是由券商经营投行的大部分业务。当然也有许多外资投行在国内的分支经营一些投行业务。主要包括资本市场的证券发行,承销,增发,以及企业并购等业务。国内的券商,经纪业务占了很大的比重。此外还提供资产管理等服务。
  • 投资基金。分为公募和私募。通过从投资人那里筹集资金,构造资产组合,通过资产配置来在资本市场中获得回报。其中的被动性投资回报来自于市场整体的回报(beta), 而对冲基金等通过各种套利策略获得独立于市场整体回报的超额回报 (alpha )。
  • 信托。受托方通过接受委托方的授权,对委托方的资产进行管理并获得回报。
  • 保险。保险与金融的其他行业密切相关。保险公司收取受保人的保费,并将其投资于资本市场进行获利。这一点与投资基金没有本质的区别。在受保事件触发之际,按照保险条例为受保人提供理赔。

金融行业就业前景分析(金融行业的就业前景)(1)

这些金融机构从事的具体业务尽管各不相同,但是基本上都是围绕着利用金融市场提供投融资服务。伴随着这些投融资业务,对应有不同的岗位。以投行为例大体分为前台,中台与后台:

  • 前台 - 包括IBD,证券分析师/研究员,销售,交易;
  • 中台 - 包括量化分析师,风险管理,财务,合规等部门。
  • 后台- 包括IT技术,人力资源等。

大体而言,前台的职位挑战性较高,工作压力很大,当然事业上升的空间也最大。中台可进可退,介于技术专家型与金融创新型之间。后台的岗位则与金融本身的联系较弱,并不需要金融专业知识。除此之外,需要注意到金融行业与时俱进的特性。近年来技术的进步,促进了金融行业的变革,产生了许多新的金融交易方式,包括电子交易,程序交易,算法交易,智能投顾,互联网金融等。这些新的交易方式是传统金融与计算机技术以及人工智能结合的产物。同时,数字货币,区块链等的出现,对金融体系乃至货币体系提出了新的挑战。

作为一个新时代的金融从业者,最大的挑战在于应对不断变化的环境。只有能够迅速适应变化,不断接受和吸收新的事物,与时俱进,才能够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