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各种书体源流浅谈(意气)
王晨鉴/文
一、“用意”摘 要:借助武学,对书法中的“意在笔先”进行全新阐释,以还原其本来面目,即一种用意念来实时引领笔画运动的运笔方法,是“意”“气”“力”三者合一。其中的“力”即卫夫人所说的“一身之力”,亦即传统武术中的“劲力”。而这种以心意引领动作的运动方式在武术中又可称之为“内动”方式,“内动”方式同时也体现出了书法作为一门“修身养性”艺术所具有的功用。
关键词:传统武术;书法;意在笔先;“意”“气”“力”合一
目前,学界对于“意在笔先”的理解,多如刘小晴先生所说的:“创作前的艺术构思,古人称之谓‘意在笔前’。即在写一幅作品前,先要对书写的内容熟读几遍,如其中有难写之字可于空中演画,并选择与内容相符的书体,另对纸张的大小、大约写几行,每行写多少字,以及落款的位置等做到心中有数。……‘意在笔先’又指创作前的一种动机,即赋予作品的一种精神境界。意高则高,意远则远,意深则深,意静则静。一个善书者,必不拘泥于一种笔调,相反,他能运用多种手法表现不同意境的美,从而形成一种立体的风格”[1]。这样解释当然也颇有道理,但却不是卫、王二人的本来意思了。那么,“意在笔先”的本意究竟是指什么呢?简单的说,所谓“意在笔先”,即一种通过意念来实时引领笔画运动的运笔方法。唐太宗李世民在《论书》中说:“今吾临古人书,殊不学其形势,唯在求其骨力,而形势自生耳。吾之所为,皆先作意,是以果能成也。”[2]120这里的“皆先作意”即是指“意在笔先”。清代杨宾则对“作意”进行了详细阐述。在杨宾那里,“作意”换成了“用意”。其文如下:
学书必先清心,将欲临池,先扫心地,使之一念不杂,静如止水。……加以意在每笔之先,而尽一身之力以送之,则思过半矣。[3]561-562
学书有二诀:一曰执笔,二曰用意。……用意之诀,必先凝神定虑,万念俱空,然后下笔,务使意在画中,不令心笼字外,而以顿挫出之。[3]562
用意者何?每笔将落之先作一顿,使意到笔尖,既到笔尖,勿更凝滞,务尽一笔之致而又顿之。一笔如是,笔笔如是,万勿胸中预作间架打算、分间布白。盖一作间架,则胸中眼中俱有全字,才写第一笔便心驰第二三笔,现写之第一笔意反不在,直至写完,终无一笔用意。[3]562
杨宾认为,在写作之前,心无其它杂念,只存一念,这一念只专注于笔端当下的这一点画中,即“使意在画中,不令心笼字外”。所谓“使意到笔尖”,即心中的这一意想和笔画动作是同步进行的,意想这一笔画在纸上作怎样的划动,手中的笔便在这一意想的引领下作同样的划动。一笔如是,笔笔如是。此时心与手合,手于心合,心不知手,手不知心,仿佛是心直接跳过臂、腕、手、笔来操控纸上的笔画作“随意”运动。其状态正如王僧虔在《笔意赞》中所描绘的:“必使心忘于笔,手忘于书,心手达情,书不忘想。”[2]62
而如果不采用意念用笔方法来书写时,则心和手是相互分离的。在书写时,手部动作通常是机械的自动化反应,心中的念想和手部动作不发生关联作用或者不是同步的关联作用,即所谓的“心手不齐”“心手不相应”。所以,杨宾才强调写字的当下“万勿胸中预作间架打算、分间布白”,因为一作间架、布白的意想,先前专注于笔端的那一念便断了,心手便不再相合。如傅山所说的:“先存不得一结构配合之意,有意结构配合,心手离而字真遁矣。”[4]
因此,“用意”的关键处就在于两点:一是要以意念来引领笔画运动。二是意念与笔画运动在当下同一,即所谓的“心迹合一”。
如此,我们从学理上了解了何为“用意”,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会发现,想要达到“手随意运”的状态很难。诚如杨宾所言:“余所得笔法,人皆畏其难。不知世人皆为俗学所染,骤然改手,未免费力,苟非深信笃好,鲜有近功。”[3]564事实上,困难的原因在于掌握意念用笔法需要做到“意”“气”“力”合一,三者缺一不可。
二、“意”“气”“力”合一
为了更深入阐释“意”“气”“力”及其之间的关系,本文将借助中国传统武术中的一些理论及应用来进行论述。龚鹏程先生在其著作《书艺丛谈》中说道:“书法是艺术中与武学关系最紧密的。”[5]他在该书中分别从以搏击杀伐论笔势、以入阵斩斫论笔法、以拳棒武技论执笔、以兵学战阵论书道等方面论述了书法与武学的关系。本文则从“用意”的角度来看二者的关系(见表1)。
表1 从“用意”角度看书法与武学的关系
由表1可知,武术与书法一样,皆是先通过“意”来发起动作,所谓的“意存动之先”“捶自心发,拳随意发”等等。而另一方面,“意”又与动作在当下同一,如意拳创始人王芗斋先生说道:“习拳入手之法,非只一端,而其结晶之妙,则全在于神、形、意、力之运用互为一致”[6]47。他的弟子齐执度先生则说的更简洁:“意识和动作的一致,就是形意合一。”[6]295
由此可知,书法与武学在“用意”上也是具有相同内涵的。可见书法与武学虽形式、功用不同,但其内在之理却同出一源。
林散之先生的弟子卞雪松先生在《林散之书法指要》中说道:
散老以太极拳之要领,行之用笔,挺颈敛颔,正其身骨,沉肩垂肘,拔背含胸,自然放松,气沉丹田。各部位协调是为了便於行意、行气、行力,达到“点划细如丝发,皆须全身力到之境”。……太极之力不在指腕肘臂,而是以意领气,以气御力。散老深明其理,常自云,作书时连足跟之力也都用上,实则是以意领气,以气御笔。[8]
卞雪松先生在这里提出了“以意领气,以气御笔”,这也许是借鉴了拳论中的说法,如《太极拳谱》云:“以心行气,务令沉着,乃能收敛入骨,以气运身,务令顺遂,乃能便利从心”[7]94。又如:“气宜鼓荡,神宜内敛,两手支撑,一气贯串,以意运气,以气运身。”[7]347如此,所谓意念运笔,实际上可拆分为“以意念领气,以气来运笔”。当然在实际过程中,“以意领气,以气运笔”是一气呵成,并无时间先后之分。而分开则可说明:毛笔或肢体之所以能在意念活动的引领下产生运动,是因为“气”的帮助,“气”在这里充当了媒介作用,通过“气”实现了意念运笔。
《管子·心术下》中说:“气者,身之充也。”《管子·枢言》中则说:“有气则生,无气则死,生者以其气。”可知,气充于人体内,且为人之根本。中医里对气的分类及论述颇为详细,如:气有正、邪之分,有阴、阳之分,有荣、卫之分,有宗、元之分,有五运六气之说等等。目前,医学界尚不能说清楚气为何物,但是气却可以被个体所经验到。现代人通过练习传统武术、静坐等方式往往便可感受到身体内气机的流动(俗称气感),这是练功者们自可体会和言明的。如一代武师李仲轩老人就曾说:“在练劈拳的阶段,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觉得身上皮肤增厚,像大象皮似的,而且觉得手指粗得像胡萝卜,两个手心像两个小漩涡……这都是错觉,因为身上的气充足了……”[9]
那么,何谓“以意领气”?唐太宗在《指意》中说道:“夫心合于气,气合于心。”[2]121拳论中则要求练拳行功时应做到“心与意合,意于气合,气与力合”[10]。而心意可与气相合表现在“意到气至”,一如晚清杨氏太极拳传人杨澄浦先生所说:“若不用力而用意,意之所至,气即至焉”[11]。而早在先秦时期的孟子就曾说:“志至焉,气次焉。”(《孟子·公孙丑上》)毛奇龄在《逸讲笺》中解释道:“志之所至,气即随之而止。”由此可知,人的意识对气具有控制能力,所以林散之先生也曾说:“我是把全身的气,运向笔端,捺入纸内”[12]。
那么,气又是如何帮助实现意念运笔(身)?实际上这就涉及到“气与力合”的问题了。
自从卫夫人在《笔阵图》里提出:“下笔点画波撇屈曲,皆须尽一身之力而送之。”[2]22之后“尽一身之力”便成为历代书家作书时的一个准则。而关于“一身之力”的阐述,拳论中说的最为详细:
一身之劲,练成一家。分清虚实,发劲要有根源:劲起于脚跟,主于腰间,形于手指,发于脊骨。[7]66
夫太极拳者,千变万化,无往非劲,势虽不侔,而劲归於一,夫所谓一者,自顶至足,内有脏俯筋骨,外有肌肤皮肉,四肢百骸相联而为一者也。[7]245
由此我们可以明白,所谓“一身之力”,即是一种整体力,这种力由脚而腰到臂腕手指,是全身筋骨、肌肉、气血、脏腑以及呼吸之间相互协调、配合一致,然后集中于一点发出。在武术界这种力又称作劲力,劲力是中国传统武术技术中根本要素之一,需要习练者通过某些特殊的方法进行有效的训练才能获得。且这种劲力的获得需要经历时间的积累,不可一蹴而就,所谓“劲以积日而有益,功以久练而后成”[7]246。随着功夫渐深,人身体的机体组织会发生变化,筋骨坚固、关节松活,上下开始伸缩自如、协调一致,便可逐渐做到“一肢动百骸皆随”的整体发力。而当人体具备了这种“一身之力”,再配合体内的真气,便可做到“以意领气,以气御笔”。此时心手相合,心手相忘,一点一画,全在心运。
三、“内动”
这种以心意引领动作的运动方式在武术中又可称之为“内动”方式,反之不以心意引领动作的运动方式则称之为“外动”方式。“内动”方式大概可追溯至远古时期的人类,如《黄帝内经》中说道:“余闻上古有真人者……独立守神、肌肉若一”[13]。此时的人类与兽同居,思想单一、意识纯净,自然意走即可身随,动手心想即至。随着人类生产方式的转变,用力的习惯和方式也随之改变;社会意识趋于复杂,个体意识与动作也开始分离。但在当时,仍有部分人通过养气、炼神等修身方法,弃僵从柔、离形去智,回归到这种“内动”的本然状态。如《庄子》一书中所提到的“庖丁解牛”“梓庆削木”等便是典型的“内动”方式。
而到了魏晋时期,养生之士王羲之则把“内动”方式应用到了书法上,名曰:“意在笔先”。当然,王羲之此举也并非首创,早在他之前的成公绥便已经提出了“应心隐手,必由意晓”[2]9。事实上,由于当时文人、士大夫们热衷于养身、修道,体悟到“内动”并无难事,而书法恰在此时逐渐成为一项时髦活动在士大夫阶层中流传开。所以,此两者的结合便是一件十分自然的事情了。
这种以心意引领动作的所谓“内动”方式,同时也体现出了书法作为一门“修身养性”艺术所具有的功用。香港佛学研究协会会长魏承思先生关于禅修中的定力练习有如下一段话:
刚开始时,为了要让意念平静下来,做一种专注的训练,把意念集中在一个外在对象上,如一尊佛像;或者集中在一个内在对象上,如慈悲的概念。这就叫“一念带万念”。后来你会达到一种平衡的状态,即透明清晰的觉性状态,客体和主体二元对立不再存在了,这一念也空掉了。[14]
我们知道,“静”是修身养性的前提和根本,如《道德经》云:“万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而在生活经验中可知,做到心静、没有念头是很难的,所以就有了渐进的办法,先使心念专注于一处,控制心意不乱。而作书时则把心系于笔端,意随笔运,如此便能屏除其它杂念,此即所谓的“一念带万念”。
刘熙载在《书概》中说道:“学书通于学仙,炼神最上,炼气次之,炼形又次之。”[3]715“意在笔先”要求做到“以意领气,以气运笔”,当属于炼气层次。随着行功日久,以至于运笔的“这一念也空掉了”,或许就进入炼神的阶段了。此时,六根止歇,神识起用。“意与灵通,笔与冥运,神将化合,变出无方”[3]155,学书至此,或如虞世南所说:“学者心悟于至道,则书契于无为,苟涉浮华,终懵于斯理也”[3]113。
参考文献:
[1]刘小晴.书法创作十讲[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13:147-148.
[2]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历代书法论文选[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14.
[3]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历代书法论文选续编[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12.
[4]潘运告.清前期书论[M].桂第子,译注.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3:92-93.
[5]龚鹏程.书艺丛谈[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5:280.
[6]王芗斋.“意”无止境[M].海口:海南出版社,2014.
[7]王宗岳,等.太极拳谱(修订本)[M].沈寿,点校考译. 2版.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5.
[8]陈吉安.笔法正源[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9:52-53.
[9]李仲轩.逝去的武林:一代形意拳大师口述[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9:26.
[10]孙禄堂.孙禄堂武学录[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140.
[11]郭福厚.太极拳秘诀精注精译[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5:217.
[12]庄希祖.林散之讲授书法[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13:95.
[13]田代华.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5.
[14]魏承思.现生说法看佛教[M].北京:东方美术出版社,2010:90.
(孟云飞转自《安康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