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茂腔名人唱腔 诸城茂腔代表性传承人李树梅回忆童年

茂腔是地方戏的一个剧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茂腔的传承、保护和发展,我也了解了一些茂腔的来源。早在160多年前,流行着一种“周姑子”腔调,是由一周氏尼姑哼唱以得名。清光绪年间,有一个还俗的丁氏尼姑来诸城落户,擅唱“拉魂腔”,且与诸城“周姑调”融合到了一起,“本周姑”的唱法,被群众称为“打冒”或“打鸣”,后来冒周姑艺人吸收了京剧、梆子的优秀成分,丰富了冒周姑的艺术表现力,得以普及和发展。后来“冒周姑”改名为“茂腔”,所以茂腔就在诸城这块土地上滋生、繁衍、开花、结果。

胶州茂腔名人唱腔 诸城茂腔代表性传承人李树梅回忆童年(1)

诸城茂腔在建国后,有李玉堂等人在高密组建了“群力”业余茂腔剧团;1955年该团划归诸城,称为“诸城县茂腔剧团”。诸城茂腔是在诸城周围邻县的地方剧种。茂腔的传统剧目以“四大京”“八大记”为看家戏。它唱词浅显易懂,唱腔质朴无华,亲切动人;因以女腔发达,给人悲切哀怒之感,表达了旧时妇女的心声,深受妇女喜爱,故有“栓老婆橛子”之说。其台词唱词取当地方言俗语,如“回过头来转过面,叫声妈妈我的个娘”,通俗易懂。演唱时采用满口嗓,其浓郁的乡土气息,令人倍感亲切。

胶州茂腔名人唱腔 诸城茂腔代表性传承人李树梅回忆童年(2)

回忆我过去的童年,我是1958年考入诸城县茂腔剧团。当时的团址设在诸城北关教堂西院,剧场就是现在百盛商场西门,剧场非常简陋,草坯大屋,竹排坐。我进了剧团以后,就开始投入了练功学习。那时练基本功很苦,压腿、提腿、下腰、翻跟头、毽子功等什么功都要练。说实在的,每晚睡觉前上床都感到很困难。虽然练功苦,再苦不觉苦,再累不觉累,总感觉这是我最宝贵的一段时期。因为我才十三岁,越小练功越出功,一个观念,练好基本功,将来当一名好演员。由于自己的吃苦锻炼,便被剧团领导视为重点培养对象。那时候,我对王仙梅老师非常崇拜,不光我崇拜,诸城的老百姓都很崇拜她。曾经在诸城流传着形容王仙梅老师的一句俗语“三天不喝水,也得看看王仙梅”。王仙梅老师对我真传实教,我就跟她学习青衣行当,后来我也演出了王仙梅老师演过的不少青衣角色。如1962年7月诸城县茂腔剧团赴省汇报演出。第一晚上演出的传统茂腔《双凤冤》,李宇超副省长观看了我们的演出,并和我们合影留念。

胶州茂腔名人唱腔 诸城茂腔代表性传承人李树梅回忆童年(3)

《双凤冤》这是块悲戏,剧中人物主要有张彩凤、胡美凤、冯玉春等,原来王仙梅老师演过的剧中人物张彩凤。这天晚上由我来上演。那时我才17岁,不管是嗓音、个头、扮相还是不错的,观众也比较喜欢。谈到济南的观众,那时他们没有听过茂腔,一开始上台演唱茂腔,他们不太喜欢,当唱到“打冒”时,观众有些消声细语,后来慢慢的随着我们的演出进入了剧情,也听顺耳了。我们也看得出来,他们在认真的听,认真的看。当我们演到一定的动情处,不时的给我们鼓掌。说起鼓掌来,那时我真不懂,在那个年代,观众也没有鼓掌的习惯,只是跟着演员演出当中的喜怒哀乐,喜他们跟着笑,悲他们跟着流泪。可这天晚上掌声不断,我记得当我演到张彩凤要处斩时,我唱了茂腔当中的几句悲调哭腔,台下观众拍手鼓掌,当时我在台上不知所措,心里非常紧张,演完我就问导演这是怎么回事,导演说,这就是叫好。现在想想真好笑。我不断地回忆过去的童年,那时和师姊妹一起练功、演出、说笑,真是幸福。转眼之间进入老年了。从小到现在,虽然吃了苦、受了累,付出了一点心血,心里还是蛮高兴的,这是出于我对茂腔发自内心的热爱。

胶州茂腔名人唱腔 诸城茂腔代表性传承人李树梅回忆童年(4)

在我有生之年,我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在戏剧方面所学到的艺术、知识传授给后来者,怎样传承呢,我有个建议。

一、要强化辅导培训、是否争取潍坊艺校班集中培训。

二、要求政府主管部门扶持、经费资助,到各团体进行全面辅导排练,考核演出质量,分配场次,送戏下乡。

三、每年搞一次文艺调演。鼓励各社区文化站编导人员,编排一些现代剧目,参加市里演出,这也是提高他们的演艺水平,也是对茂腔的传承、保护和发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