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订了电影票但是没看(看了你的名字之后)

  有了团购之后,到美团买票看电影真是很便宜,基本上20元就能搞定,但是,好日子没有多久,电影院不买账了!

美团订了电影票但是没看(看了你的名字之后)(1)

  美团购买一张电影票是19.9元,我们这个三线小城,选择的只有华臣影院了,最初,看2D电影,原价,看3D电影,加5元眼镜钱……再然后,热门电影加10元,不管是2D的还是3D的,甚至还要加15元,最后一次是《夏洛特烦恼》,已经上映20多天了,在美团购买的票,电影院还是在原有基础上又加了10元钱……这优惠已经没有啥意思。

美团订了电影票但是没看(看了你的名字之后)(2)

  然后,去年11月,阿里巴巴开始扶持口碑网,甩卖美团股份,美团也变成了新美大,然后被阿里抛弃,再然后,O2O开始了百度糯米、饿了吗、美团外卖之争,除了饿了吗,其他的好像都不能用支付宝支付,这就意味着,买起来挺麻烦的。

  也许都可以用支付宝支付的,关键是支付宝开启的界面,外卖只有饿了吗这个选项,然后,在电影篇上有了淘票票,直接在线选座,然后直接到电子售票口取票,价格20元左右,什么加5元加10元这个糟糕的体验统统没有了!

美团订了电影票但是没看(看了你的名字之后)(3)

  2016年的电影好像都不咋地,和2015年《捉妖记》、《煎饼侠》、《夏洛特烦恼》等等叫好又叫座的电影比较,弱势了很多,尤其是那个还星爷一张影票的《美人鱼》,虽然票房30亿,但是,说实话,这30亿真心不值,在透支了各种情结之后,就落寂了。

  言归正传,去年在美团除了购买电影票之外,还吃了几次火锅。又一次,我拿着手机到收银台去买单的时候,告诉用团购,收银台的小姐很干脆的说,我给你打折,团购价,你支付现金吧!这种被藐视的感觉差点崩溃,其实,好几次团购的结果都不是太理想,是太能吃了还是本身量不足,都需要额外花销,有一种被欺骗的感觉……这种体验多了,就不愿意再团购了。

美团订了电影票但是没看(看了你的名字之后)(4)

  2016年美团大力做外卖,与饿了吗、百度外卖死磕,全面开展的结果怎样不知道,但是,团购的模式,就是O2O模式,在被手机支付这股浪潮一下给淹的差不多。

  谈到这,我想说,互联网想要得到发展,需要两个基础条件:

  1、打开支付环节。微信的成功的核心点就是支付,虽然它的支付功能一度不被认可,但是,一个微信红包如同阿里巴巴芝麻开门一样,一下子活了,让支付宝不断的模仿,疲于应对,比如咻一咻、比如支付宝变成“支付鸨”、比如支付宝的社交功能……都在东施效颦,奋力反击,当然,支付宝和微信的斗争远远没有结束,因为支付宝有第三方保证功能,而微信支付好像钱付了就直接到对方账户上,这显然还差点。

美团订了电影票但是没看(看了你的名字之后)(5)

  2、做好用户体验。团购的体验好吗?曾今做过团购的人说,只有那些半死不活的店家才去做团购,这种店家大多是不做团购也得死,做了团购死的更快些。虽然这句话说得太那个了,但是我观察,本地客流量一直上佳的店家在团购中根本看不到他们的影子,就算团购,打个85折就不错了。团购过几家,包括看电影,感觉真的不是很爽,有种怪怪的味道,倒不如直接用手机支付来的更潇洒一些。曾经轰轰烈烈的团购,也许在移动支付已经攻下大街小巷的趋势下,悄然落幕了。

美团订了电影票但是没看(看了你的名字之后)(6)

  团购模式不是不好,但是,做不好用户体验,就算打个对折,同样消费者也不会买账,很多线下行业被互联网颠覆,不就是平日里太“霸道”了,比如欺客宰客、价格虚高、看人下菜的行业,被互联网企业看到痛点,收拾的“老老实实”。

美团订了电影票但是没看(看了你的名字之后)(7)

  好吧,就说这些了,该结尾了,最后说两句,《你的名字。》不错,很好看。还有一个词一直被大家误解,那就是“无商不奸”,其实在古代“无商不奸”应该写作“无尖不商”,意思是古代的米商做生意,除了要将斗装满之外,还要再多舀上一些,让斗里的米冒尖儿。这也是互联网颠覆传统企业的法宝,在商业时代,做好用户体验永远是第一位的!

本文由宏文(HW2081)原创首发今日头条,欢迎大家转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