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公谏弭谤原文及翻译注释ppt(喻学才宋史喻樗传纠谬202205-72)

感谢喻学才老师赐稿

引用时请注明出处

《宋史·喻樗传》纠谬

文丨喻学才

邵公谏弭谤原文及翻译注释ppt(喻学才宋史喻樗传纠谬202205-72)(1)

作者简介:喻学才,男,1954年12月出生, 湖北省大悟县人,文学硕士,现为东南大学人文学院旅游学系教授,东南大学旅游规划研究所所长,南京金乌旅游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 1985年毕业于湖北大学中文系,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转向研究旅游。1986年发起并成立湖北省青年旅游研究会,被推举为会长。主编会刊《中国旅游学探索》,任主编。1987年参与发起中国旅游文学研究会(即后来的中国旅游协会旅游文学专业委员会),任常务理事,副秘书长。负责应用开发方面的工作。1990年借调海南省旅游局,策划首届国际椰子节,兼《大旅游导报》编辑部主任。1993年2月调入东南大学负责旅游专业工作,历任旅游文化教研室主任,中国文化系副主任、主任,旅游学系主任,2002年,主动离开系主任岗位,除继续主持东南大学旅游规划研究所外,潜心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规划设计领域。2004年,协助本校建筑历史学科负责人朱光亚教授成功申报建筑遗产保护与管理博士点。

1986年以来,喻学才教授一直在旅游文化领域里耕耘。其学术轨迹是沿着早期的古典文学研究,进入旅游文学研究,由旅游文学研究扩大到旅游文化及旅游文化的应用研究,再到旅游规划领域的实践探索。除学术研究和应用开发外,他还性喜诗词创作,他所创作的旅游规划诗词在当今诗词界独树一帜,颇受诗词界和旅游界好评,有个人诗词集《三元草堂诗词联钞》问世。他的特点是既从事旅游文化的学术研究,又进行旅游文化的创造实践。二十多年来,喻学才教授淡泊名利,在自己开辟的领域里辛勤劳作,在自我超越中享受人生。

砚石喻氏源流的研究,有个绕不过去的坎,这就是要回答喻樗是不是喻药的第十六世孙这个问题。我研究的结论是:喻樗不是喻药公的后裔。理由如下:

一、四百年间两喻药

喻樗的传记见于《宋史》列传第一百九十二,儒林三,中华书局整理本第12854—12855页。兹节录相关段落如下:

喻樗,字子才,其先南昌人。初,俞药仕梁,位至安州刺史武帝赐姓喻。后徙严。樗其十六世孙也。

细看宋史喻樗传开头叙述喻樗祖先来源的这段文字,很明显是从《南史》陈庆之传隐括而来。《南史.陈庆之传》所附俞药小传上是这样记载的:

梁世寒门达者唯庆之与俞药。药初为武帝左右,帝谓曰:“俞氏无先贤,世人云‘俞钱’,非君子所宜,改姓喻。”药曰:“当令姓自于臣”。历云旗将军,安州刺史。(见中华书局标点本《南史》第五册,第1501页)

这个记载很明确。这个俞药就是梁武帝的侍从。梁武帝因为欣赏他,赐他改姓喻。并且史书对他的人生中的重大经历即担任云旗将军和安州刺史都做了记载。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个得梁武帝赐其改姓喻的喻药,在中华喻氏大家族中找不到从他那里直接传承的世系证明。尽管有个别宗支使用的堂号叫安州堂。因为没有具体的世系可以直接联系上喻樗,因此,对这位喻药不予讨论。

我们知道,中国历史上有两个以梁命名的朝代。前者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南朝梁,也就是建都在金陵即今天南京的梁朝。这个朝代前后历时54年。具体说也就是公元503年至557年这段时间。梁武帝主政时间最长,即从503年一直做到545年,历时42年。另一个以梁命名的朝代是紧接晚唐的五代时期梁朝。也就是朱温主政的那个王朝,史称后梁。前后历时16年,即907-923年之间。我们查阅文献,俞药和朱温主政的梁朝没有关系。这么说,宋史所指俞药仕梁,只能是梁武帝时期。

根据宋史的记载,则从俞药仕梁,到喻樗仕宋,历时总共十六世。如按30年一世的传统算法,则从俞药到喻樗之间应该相隔480年。

但梁武帝和喻樗生活的时代都是可以比较分析的。梁武帝主政的年份在公元503-545年之间,取平均值,假设俞药任梁武帝护卫时间在520年,而喻樗逝世时间是1177年,他的生年不详。但中进士的时间是1129年。假定喻樗活了70岁,则喻樗生于1107年。22岁中进士,还是比较合理的。就以他出生时间为断,这么一推,喻樗出生的时间1107年,距离梁武帝主政时间公元520年就有长达597年的时间。我们就从喻樗出生年往上推597年,历史时间点是隋文帝开皇十七年。自然与六朝时期的梁武帝搭不上边。

按25年一世,合计16世约400年。梁武帝主政的年份在公元510-530年之间,取平均值,俞药任萧衍侍卫时间在520年,而喻樗逝世时间是1177年,他的生年不详。但中进士的时间是1129年。假定喻樗活了70岁,则喻樗生于1107年。22岁中进士,还是比较合理的。就以他出生时间为断,往上逆数400年。则时间为707年,应该是是唐中宗主政的时间。也与梁武帝搭不上。若按20年一世测算,则俞药当生活在唐德宗主政的时代。即公元787年左右。可见宋史的这个记载是绝对有问题的。另外,在中国历史上,只有六朝时期的南方政权梁朝和唐朝后期军阀割据时期的后梁。后梁王朝无武帝。且主政时间不到20年(907-923).如果俞药一支按平均18年一代的速度发展,则模糊一点计算,可以说是俞药侍候后梁皇帝或他的儿子则有可能。但史书没有记载。也就是说,宋史中所说的这个被称为喻樗十六代祖先的俞药,既不可能仕于梁武帝,也不可能仕于后梁。因为后梁,没有武帝。

因此,这个俞药究竟是仕宦于南北朝时期的梁武帝还是唐朝之后的某个割据政权之将军?需要谱牒内证来证明。

二、从俞药到喻药

关于喻药,正史有两处记载到他。一处是《南史》,一处是《宋史》。《南史》是作为陈庆之的附传出现的。《宋史》是在喻樗传中开篇介绍喻樗的身世渊源时出现的。前一个记述没有世系传承。没有谱牒证明。后一个记述则是移花接木,只是对《南史》的喻药小传做了一点简化处理。 后一个记述的问题也是没有世系传承支撑,没有谱牒文献证明。

那么,历史上究竟有没有俞药这个人,有没有被皇帝赐姓这件事? 我们在阅读浏阳萍乡醴陵平江喻氏合修的《喻氏族谱》中发现了一篇《附 药公旧传》。

药公原姓俞,名本。世居桐庐。生唐昭宗天复二年壬戌(892)。弱冠为明宗步军都虞侯,领寿州节度使药彦稠牒部将。长兴三年(932)二月己卯,因党项阿埋屈悉保等抄略灵武等处,彦稠率本自牛儿入白谷,尽诛之。报捷。明宗授本为偏将军。因赐姓喻。清泰元年(934)三月,潞王从珂反。次华洲。执药彦稠杀之。本以主将之义不可忘。遂以彦稠之姓为名焉。乃改为药。每朔、望必设位哭之。晋高祖立,赠彦稠侍中。加药为南梁将军。故凡喻皆称江夏,而公称南梁。事详五代史第二十七卷。宋太祖建隆(960-962)时录用旧臣,仍授药以将军。年六十二岁殁。谥忠义王。

按唐昭宗没有天福年号,只有景福年号。景福年号中也没有壬戌年,只有壬子年。即892年。

家谱记载的喻药为后唐明宗时期人,世居浙江桐庐。本姓俞,原名本。二十岁不到就做了唐明宗的步军都虞侯(负责敌情侦察的官员)。后为寿州节度使药彦稠的部将。因善于打仗,凭军功被唐明宗授予偏将军。赐姓喻。后因清泰三年华州兵变,主将药彦稠被潞王李从珂所杀。喻本念主将维护统一之大义,于是改本为药,用这种方式表达自己支持统一反对分裂的态度,并用以感恩欣赏自己的上司。这份家谱所记载之喻药生平,在时间上则要比梁武帝萧衍晚数百年。并且,隋前的梁武帝虽然赐云骑将军俞药姓喻,但此喻药非今天江西万载,湖南萍乡等地有明确世系传承的喻姓之祖先俞药。梁武帝赐姓的喻药后裔传承至少目前还没有得到谱牒文献支持。这篇小传时间计算上有些错误,按照小传给出的生卒时间,喻药应该享年七十岁。六十二岁的说法很可能是就晋高祖封他“南梁将军”封号的时间。因为古人和今人一样,对于特殊荣誉都很看重。

三、从俞本到喻药

如上所述,在晚唐五代时期,历史上还存在另外一个和梁武帝时那个俞药同名同姓的喻俞药。这个喻药也是被皇帝赐姓喻,也是一个将军。不过,赐姓的人是唐明宗李嗣源( 867——933),而不是南朝的梁武帝。这个喻药的后裔现在散居在江西万载,湖南萍乡等地方。人数不下数万。且谱系传承清楚。不过,这个喻药的姓和名都有明确的来历。姓是唐明宗所赐,名则为他本人所改。且改名起因于他对主将药彦稠的怀念。我们从浏阳萍乡醴陵平江合修的《喻氏族谱》中找到的这篇《附 药公旧传》,记载的很是清楚明白。甚至连他的后裔喜欢称南梁都写进去了,连喻药在宋朝开国后还健在,还被封为南梁将军都写进去了。但喻药的后裔,也有弄不清梁武帝时期受封云旗将军和安州刺史的喻药与他们的先祖南梁将军之区别的,如明万历戊戌年(1598)喻药公十六世孙喻圣谟、喻圣诚所撰藏溪喻氏二修族谱序中就混淆了南朝梁武帝时的喻药和后唐明宗时他们的有世系传承的祖先喻药两者的关系:

我太祖自南梁肇封,功高德显,官拜云旗将军,赐姓喻。此南梁郡号所由来也。(《中华喻氏通谱》第一部上册第177页)

两相比较,结合喻氏相关族谱的记载分析。笔者认为,六朝梁武帝时期的俞药和唐明宗时的俞药绝对不会是同一个人,而是处在不同时代的两个同名人。巧合的是两人都是武将,且都得到当朝皇帝赐姓,且都是赐姓喻。也就是说,这两个俞药都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只不过梁武帝时期的俞药虽得赐姓,却没有后裔传承。暂时得不到谱书世系传承的佐证。而唐明宗时期的喻药则从姓氏,到名字,直到后世世系传承,源源本本。确实可靠。

另据《江西新建石岗镇金塘村喻氏宗谱》卷首三《历代名人考》,喻约公名下是这样记载的:“南梁药公初姓俞,为武帝左右将军,因赐姓喻焉。中和武帝时官户科给事。”显然,这条信息准确地告诉我们,喻药是梁唐晋汉周即晚唐五代时人。而不是那个喜欢佛教,几次出家同泰寺(今名鸡鸣寺)的萧衍。且喻药早年还曾做过户科给事。中和是唐僖宗之年号。公元881年7月至885年3月。此一记载和湖南平江长沙喻宅谱所附载的药公本传吻合。后唐明宗主政时间为926-932年间。

我们看家谱中所附的喻药小传,喻药本姓俞,名本。在他之前,世代居住在浙江桐庐。 桐庐俞姓人多。这个直到今天我们到桐庐去调查,发现俞姓人口还是很多。喻姓人口还不如俞姓多。且喻氏其他家谱还有记载晚唐五代结束时赵宋王朝开国之初,录用的武将名单中还有喻药的大名。家谱中还有喻药得到南梁将军的位置后,桐庐老家的亲人都迁徙到了江西南昌。笔者分析,皇帝赐姓,让喻药迁居到喻氏家族的发祥地南昌。实际上是一次统宗行为。尽管喻药后裔中也有人喜欢使用南梁堂这个象征着老祖先光荣与辉煌的堂号。但毕竟大多数时候绝大多数人还是使用江夏这个郡望。

四、天下喻氏谱牒中认同俞药为祖宗的主要宗支

1,江西喻氏

“我太祖自南梁肇封,功高德显。官拜云旗将军,赐姓喻,此南梁郡号所由来也。乔祖迁于建城之虎符,盖自豫章新建之西山柏树塘分也,迄今名次昭然,世数斑斑可镜。迨宋乾道九年,大邦伯万迪公纂辑砧基,以垂后裔。然于仁翁之派为颇详,而于我义祖于礼、智、信、富、贵、文七公暨良辅公以后为独略。盖迪公乃仁祖之后,故详彼而略此耳。”(《藏溪喻氏二修族谱原序》,又见《中华喻氏通谱》第一部卷上第177页)

其实,南史陈庆之传附载的喻药简传说的那些事,在浏阳长沙平江新宅喻氏族谱所附的喻药旧传上根本没有提到。这说明家谱中传承至今的俞药和南朝梁武帝时期的那个俞药不是同一个人,所做的官也不同。查浏阳平江长沙新宅喻氏族谱,未见提及始迁祖喻药担任过云骑将军。平江藏溪喻药后裔今后修谱,应该改正历史上个别人因为学识不足而导致的谱序错误。应该采用前引《药公旧传》而非南史陈庆之传的说法。

2,湖南喻氏

湖南喻氏中浏阳平江醴陵长沙的喻氏多属喻药公后裔。他们都是从江西万载藏溪喻氏那里迁出繁衍下来的。从根本上说,都是属于江西万载喻氏。是正宗的药公后裔。

万迪出守泉州以来......顾自念吾祖肇自南梁大将军药公,传四世至乔公,由豫章西山迁居万载之虎符乡,历今二百余岁.......”(浏阳喻氏族谱创修原序)

喻万迪所撰序,又见于江西万载、分宜《喻氏族谱》。 本人分析,俞药既然居住豫章西山,传承到第四代喻乔,然后,喻乔由豫章西山迁居于万载虎符乡。则俞药老宅就在豫章西山。当然,喻药的第一故乡还是浙江桐庐。

3.湖北喻氏

湖北喻氏,从笔者现在所看到的谱书观察,只有恩施利川喻氏宗谱尊愈药为始祖。1997年 版恩施利川喻氏宗谱,其第十三页刊有十二世孙喻多仪字可象所撰《续修宗谱序》,该序文中有这么一段文字:

我喻氏源出南北朝南梁时南昌人愈药公仕梁,位至安州刺史。武帝称其能,赐姓喻。是为吾族之始祖。南宋高宗建炎三年进士第喻樗公为其十六世孙,历经绵延,代出贤良。如今已遍布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台湾以及海外各地。(引自湖北恩施利川江夏郡喻氏宗谱1997年版卷首)

有意思的是,那本送给中华喻氏族史会的谱书该页该段被人用钢笔框了起来,在页脚位置批了一段话:“1997年修订加进了此段,老谱书上没有此段。”这句批注不知是主编该谱者有意注明从而提醒读者,还是族史会的宗亲们当年整理入编中华喻氏通谱时发现后做的标记。但不管属于那种情况,都说明一个问题,利川谱尊愈药为始祖,是1997年才出现的事情。此前老谱并无这种记载。我们知道,利川喻氏最早着手修谱的是光绪年间该村私塾先生喻年鸿。该谱稿中没有提及愈药这位祖先。民国癸酉(1933)年三月,十二世孙,、利川县高中学生喻多辉暑假倡议修谱,其中也没提到喻药这位始祖。而首次出现这位始祖的认同文字在1997年的谱首。这说明是一种没有依据的攀附,是受了宋史儒林传的误导。

其实,即使不加这个标注,在谱书中缺少明确的梁武帝时愈药以下的世系传承,就也只能是一种文化认同性质的归宗认祖。是否真的始祖,还很难说。利川喻氏的这个始祖认同跟江西万载、湖南浏阳喻氏他们的始祖认同最大的不同就在这里。万载以及浏阳长沙萍乡那一宗支是货真价实的喻药子孙,因为他们有自喻药以下直到今天的历代子孙的世系传承做佐证。他们只是在一片序言中说了错话,把他们的祖宗喻药的时代说成是梁武帝时代。利川喻氏凭空认始祖还犯了一个常识错误,即喻药公的后人喜欢称南梁堂,而罕见称江夏堂。这本利川谱上明明白白写着江夏郡。如果是喻药的后人,追溯来源,应该是严州郡,或称桐庐郡才是。

可贵的是,喻药公的后裔集中居住区如江西万载,湖南浏阳等地的药公后裔所修的谱牒中,根本就不说自己的宋代先祖有喻汝砺、喻樗、喻良能这些著名人物。世系谱序中都不曾提及。这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也是家族树的本来面目

五、《仕川喻氏宗谱》未提俞药

宋史喻樗传关于喻樗乃俞药之后的说法之所以不靠谱,还因为喻樗的儿子喻良能致仕后修纂家谱所留下的老谱序中没有提及俞喻药其人。这进一步说明宋史喻樗传的错误。原文太长,读者如需验证,可查阅安徽旌德仕川《喻氏宗谱》1998年版),或者直接看《中华喻氏通谱》第一部上册172页。

笔者仔细研究过这篇宋代谱序。其中无论是梁武帝的六朝时期,还是后唐明宗所处的五代时期,作者提及了相应朝代的喻氏先祖。唯独没有提及影响那么大的南梁将军。这是不同寻常的。如果说俞药是喻樗的祖先,焉有学问人品一流的喻良能不肯认祖的道理!我们知道宋金之战确实损毁了太多的世家大族的谱牒,包括喻氏家族宋朝以前的谱牒。但仕川喻氏族谱所保存下来的喻良能于宋绍熙三年(公元1192年)修谱时所写的这篇谱序,是迄今为止所能看到的喻氏族谱中世系相对最完整的一份谱序。这位备受族人和世人,包括当朝皇帝器重的喻良能好像是有预感似的,历数从祭公相如被赐姓喻直到他担任国子监主簿重述增补汉献帝时先祖喻良佐的《忠义传》上奏宋孝宗。直到本人退休修谱的世系流传情况。源源本本。但却只字未提俞药。这不可能是偶然的疏漏。何况绍熙年间距离五代末年和宋朝初年二百年不到,时间不是太长。喻良能能把周秦汉唐直到自己的祖父和父亲一路如数家珍地记录下来,断断乎不会对不到二百年历史的那份荣光懵然不知。

喻良能晚年积极修编谱书。这恰是文化人延续家族历史的自觉担当。他在续序中还提到自己“是秋假日,考其先代源流,及往访鄱阳之族,征其古谱录归,继接后支,以成实录。庶几数典无忘,而亦有以启其后也。”很显然,他当时修谱,宋以后的谱世系他可以解决。但宋以前的世系,他解决不了。于是才不得不前往鄱阳喻氏家族哪里访求旧谱。并且是“征其古谱录归”。

一份如此有责任心修成的乱世之谱,一个似乎担心后人搞不清世系传承,有心将历代源流记得请清楚楚的谱序,怎么会把老祖宗忘掉呢?

由于宋史喻樗传系官修正史,对后世影响很大。不要说普通的族谱主修者,就连明末清初郴州书院山长,著名的易学学者喻国人先生在其所著《喻樗年谱》中,都未加深考,沿袭了宋史编纂者的错误。因为他喻国人是明代喻氏族人中最著名的学者,本人也很关心家族谱牒修撰,所以后世修谱,多沿袭宋史喻樗传的观点。

六、浙江桐庐《砚石喻氏族谱》世系中没有喻药

砚石喻氏尊喻樗为始祖。而在他之前,还有二十世的世系传承被记录下来。砚石喻氏宗谱宋前世系也不见喻药的踪影,由此散发开去的玉山喻氏,剡北喻氏,骆坞喻氏,新登喻氏,义乌喻氏,自然都不见提及喻药。这绝不是偶然的。因为如果像宋史所说的,喻药是喻樗的十六世先祖,岂有子孙不认祖宗的道理?更何况喻汝砺、喻樗、喻良能都是十分重视孝道和谱牒的历史人物。

跟桐庐砚石喻是一家的临安唐昌喻氏谱上保存了完整的从东晋喻归到南宋喻樗的世系,里面也没有喻药的只言片语。喻樗的玉山后裔所修的《怀玉喻氏宗谱》世系中也不及喻药。

因此我的结论只能是:

喻樗非喻药后。《宋史喻樗传》在喻樗世系问题上错了。

(2018年5月10日定稿于天印山房)

一宋史研究资讯一

邮箱:txq1627@126.com

编辑:潘梦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