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以待人严以律己(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唐代文学家韩愈在《原毁》中说:“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清初思想家唐甄的《潜书》有言:“与人当宽,自处当严”“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曾对所有党员干部提出,要培养和树立六种意识——信仰意识、公仆意识、自省意识、敬畏意识、法治意识、民主意识自省意识,是要经常自我约束,经常自我反省,“检身若不及”相比普通人,党员干部一言一行,无论是正向激励还是负面效果都不容小觑,不仅是一个党员的个人问题,更是一个事关全党的重大政治问题,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宽以待人严以律己?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宽以待人严以律己(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宽以待人严以律己

  唐代文学家韩愈在《原毁》中说:“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清初思想家唐甄的《潜书》有言:“与人当宽,自处当严。”“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曾对所有党员干部提出,要培养和树立六种意识——信仰意识、公仆意识、自省意识、敬畏意识、法治意识、民主意识。自省意识,是要经常自我约束,经常自我反省,“检身若不及”。相比普通人,党员干部一言一行,无论是正向激励还是负面效果都不容小觑,不仅是一个党员的个人问题,更是一个事关全党的重大政治问题。

  “呜呼!先王肇修人纪,从谏弗咈,先民时若。居上克明,为下克忠,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以至于有万邦,兹惟艰哉!”出自《尚书·伊训》。文中伊尹讲述商汤始修为人纲纪,有过则改,从谏如流,必先贤之言是顺的美德,要求居上则明,居下则忠,对于别人不求全责备,对自己则严加检敕。诚然,作为党员干部,唯有不断改造主观世界、加强党性修养、加强品格陶冶,才能“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时刻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律,培养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的能力。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一名党员干部的的作为,取决于本人的修为。没有意志如磐石,就会迷失方向,失去天地良心,甚至导致学术、心术不正。更可能自以为是感觉良好,认识不到到自身的欠缺,就会习惯于自以为是。可见,时时处处,经常反思自己有没有不恰当的言辞行为,谨严束己,及时检视自己,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不可自我放任,方能谨慎行事、廉洁从政、秉公用权,做到心有所敬、行有所循、心有所畏、行有所止。防微杜渐、不弃微末,不断增强检身自律、知错改过的自觉性。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毛泽东同志说过,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堤溃蚁穴,气泄针芒”,指的就是如果不懂得修身、小事不慎、小节不拘,久而久之就有积“小亏”为“大患”的风险。而如何恪守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把握人民群众需求、尊重人民群众意见、拓宽人民群众参与渠道,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自觉践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庄严承诺,需要强化修身,以严格标准加强自律。

  “修己以安百姓”。回顾历史上一些很有作为、很有造诣的人,往往是通过人格魅力把别人凝聚在自己周围。我们党的一些优秀领导干部如焦裕禄、杨善洲、沈浩等之所以被人民铭记,就是因为他们身上充满了人格魅力,是为官为人之德的楷模和典范。而在修身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向有贤德的人看齐,向有贤德的人去学习。纵观一些落马党员干部的腐败轨迹,腐败行为的发生,无一不是谨严束己出了问题,放松了对自己世界观的改造,把理想信念抛到了九霄云外,未能正心明道,又何来修身立德。

  有大志者必自重,慎其言行,守其分际。修身一种智慧,更是一种境界。谨严束己,正心明道,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就能始终保持勃勃生机与活力,始终保持一颗敬畏心、平常心,始终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始终保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警觉意识,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在防微杜渐上不舍尺寸之功。

  作者:余志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