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块广告牌到底讲什么(全面解析三块广告牌到底谁烧的)
三块广告牌
回答影迷以下问题
1 前夫的傻白甜女友在本片起到什么作用,为什么她不会挨揍?
2牙医被打,这场戏有什么作用?
3 影片想到底想表达什么主题思想
4 问问自己,看完影片你的情绪得到宣泄了吗?为什么
5 为什么警官自杀头上还要套个袋子
6大量镜头语言和剧情解读,关于秋千,乌龟,放大镜,耳机 的作用……
7为什么片尾剧情戛然而止,目的何在?解读片尾多重目的,回答广告牌到底谁烧的?
8 通过本片,谈谈影迷应该怎样看奥斯卡获奖大片
以下内容为即将播放的影评节目剧本版,请勿转载!!!
第74届威尼斯电影节
主竞赛单元 最佳剧本奖
第75届金球奖
电影类 最佳剧情片
怎么样,昨天《看过三块广告牌》了没,感觉如何?
女:当然看了,奥斯卡获奖大热门,七项提名。不过,在您面前我就不装了,说实话,没看懂,这电影到底好在哪里?
嗯,我问个问题,在片尾,当女主角承认自己烧的警察局,而dixon却不在意地说:除了你还有谁……此时观众肯定想知道,那广告牌是不是dixon烧的呢?
女:对,对,我也在疑虑,dixon并没有承认,我也认为这未必就是前夫烧的,关键影片并没有告诉观众明确答案啊!
这恰恰就是导演的目的,只有看懂这部电影的人,才知道为什么导演要如此收尾,那把火到底是谁烧的……
你看哈,咱们国内影迷,张嘴闭嘴谈人性,而真正谈人性的电影来了……全看傻了!
女 :哎呦,急死我了,赶快给我讲讲这部神作吧!
按照四维一体拉片分析法,我给你讲讲剧情和人物,找到这部电影的主题,你就全明白了!
我们看女主角,典型的凶婆子,跟谁都吵,冒犯她的人很可能挨揍。跟女儿吵架都诅咒起来,娘两都一样的臭嘴,但女儿的死,母亲深深的自责,无论如何也要找到凶手!
警长和下属,其实也都不是坏人,但都有可能暴怒和动粗,而且都有貌似合理的解释。尤其警员dixon是非常重要的人物,也是很典型的狂躁症患者,警长死后,他就是主角。
咱分析,此人经常戴着耳机听歌,鲁莽又无脑,情绪化严重!
女:对他母亲也是大呼小叫,没大没小……
你看,最后他也承认自己英语不好,潜台词就是不懂人际之间的交流。
我们琢磨,他当时假如跟嫌疑犯聊聊天套套近乎,用很多手段都可以获得DNA,何必采用如此自残而且粗暴无脑的挨揍模式?
这里两个镜头,dixon,每次都听着耳机,不知道“后面”发生什么,说明此人不是听不见就是看不见,缺乏理解力和对事物全面的研判能力,总是以主观思维,狭隘的视角看待人或事,难怪警察学校学六年还留级,完全不具备警察的专业素质……
后面我还要重点解读为什么要这些刻画这些特点包括镜头语言。
女:对了,本片我有一个疑惑:为什么大部分人都分不出好坏来,根本无以置评……包括dixon的母亲,这老太太明明之前明明很讨厌种族主义,为啥后来总给儿子出一些馊点子……人物为什么要这样塑造,究竟谁带坏她的?
还记得广告商手中那本书吗《好人难寻》潜台词:其实大家都一个味儿……那到底什么是味儿,我最后揭开谜底。
再看牙医,我们看,他很明显就对女主角很反感,因为他不给患者打麻药,言语冷淡,这些早被女主看出来,当提到的时候警长名字的时候,凶婆子突然炸了,给他手指钻个洞……
其实咱们分析,警长的事情关你屁事呢?你们很熟吗?
女:就是的,后面看,警长也没拿这件伤害案当回事嘛!
就是嘛!我告诉你们,这些剧情非常关键,如果我找到主题,你们就明白为什么故事要这样编了……
再看前夫的情人傻白甜,注意演员选取,非常靓丽的女孩,大眼睛,透出一脸无知,还总搞不清状况,冒傻气,但她却很善良,马戏团动物园嘛,喜欢动物……
女:哈,也难怪女主的丈夫会出轨,谁不喜欢善良貌美脾气好的小女生呢?
关键大家想想,为什么疯婆子谁都打,在酒馆却放过了这个女人!
我现在把电影主题告诉大家,你就会发现,所有问题迎刃而解,包括后面还有大量镜头语言和剧情,没有一个解释不了的!
女:好,我早就领教四维一体理论的神奇,快告诉我电影主题吧!
导演就是通过这个故事,艺术地呈现并剖析人类的情绪,而情绪恰恰是构成影片故事的唯一要素,始作俑者!
女:也就是说,本片并不是想写故事或者人物的,主题就是剖析人类的情绪?
当然!你没发现故事很假吗?戏剧性极强,极致夸张……对了,你不会认为这些情节都是真实发生吧?
女:那倒没有,我也觉得本片臆造成分很多,太夸张了!
故事真真假假我说过多少次了,真的如何,假的又如何……?会影响导演传递思想斩获大奖吗?
女:您的意思是,那些评委从来不在乎影片故事的真假……?
哈,如果谁还把这种闹剧当真事,实在是七岁智商……
奥斯卡就是这样,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怎样的影评才能叫做电影赏析……?
我们发现:广告牌和电视记者媒体新闻……在影片中接连出现。
疯婆子开始利用广告和媒体记者,撩拨情绪,给警局压力,这招确实很好使,她女儿的案件变成公众事件,这也是她的目的。
但后面呢,她为什么又骂记者,发泄不满……?
女:因为警长自杀后,小镇的人都认为是她的广告牌逼死了警长。
确实!然而我们看剧情,警长是因为广告牌被逼死的吗?
女:显然不是,他因为得癌症才自杀的……
对,而且家里的懒婆娘他非常了解,感觉不会照顾他这样的癌症患者,那不如给她一个好印象,于是两人在河边搞完最后一发,之后,警长在马厩也给了自己最后一发。
此时我们应该想到:性,也是解决不良情绪的重要因素吧?
女:还真是的,自杀前警长连发三封信,都没有提到嫉恨过任何人,可见他死前并无怨意!
女:不够,这个警察为什么还要带着面罩开枪自尽,还要注上文字……?
因为男主知道任何人看到血腥恐怖的场面都会害怕,他担心妻子摘下面罩看丈夫最后的惨状,明明要给妻子留下美好印象的嘛!
女:那倒是,人在情急之下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妻子可能会拿起枪找疯婆子寻仇……
恩,我们回忆一下,其实很多剧情都差不多阐述这些……
1当疯婆子在警察局,本来两人在争吵中,但警长吐了口血,她马上关心起来……
2警察dixon的母亲,当看到儿子回家被打得满脸是血,突然发疯起来,追问怎么回事?……
3在酒吧,明明很反感dixon的那个女黑人,也就是女主的朋友,当发现dixon挨打的时候,马上关心起来……
4 广告商看到有人满身都是绷带的样子,也表示关心,最后即便知道是dixon,还是递过饮料……而dixon看到广告商的惨状,悔恨交加!
5 温顺的儿子发现母亲被掐住脖子,竟然和父亲动起了刀子……
6疯婆子纵火后,看到有人身上着火,突然害怕了,自责了……
此时我们应当思考:一个人情绪受到会哪些因素的影响……?
女:也就是说,当看到恐怖尤其血腥的画面,会产生情绪的突然转变?
对极!于是,本片并没有明显的好人坏人的区分,谁是真好,谁又是真坏……?有界线吗?
所有人都可能并做出关爱他人或正义的事情,而一系列怪诞事件的发生只能说明一点:
人们的行动只是被“情绪”所支配并控制了……
之前说过,情绪有可能被渲染,广告,新闻等等,所有人在无法掌握全面信息的时候,就会主观臆断:就像牙医那样,整件事跟你有什么关系,你有什么资格,而且凭什么报复病患,整个事件你都了解吗?最后引火烧身了吧……?
女:哦,我终于明白了:其实大家都是一个味儿,都是情绪的俘虏!
所以我才说,整个事件都是由“情绪”引导的……这也恰恰是导演想表达的思想!
其实生活中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你不知道因为什么事情,踩了某人的底线,人就突然爆发了,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疯婆子和dixon打牙医,打广告商,疯婆子烧警察局,包括后面的侏儒,脾气很好的人也能爆发起来,儿子也会在突发时候和父亲动刀子……这都是受到某些不良情绪的影响,做出不理智,不合常理的,甚至过激行为!
我们再看看这个画面:现在明白为什么警长套上纸袋,也是怕妻子看到惨状会爆发做出傻事情,而他妻子最后果然也没有找疯婆子拼命嘛!
女;有道理!警长了解这些,他毕竟干这个的,见过很多悲剧照片,而且也写信劝告手下不要暴躁……嗨,大家都一样,情绪动物!
既然影片主题是剖析情绪的嘛,那肯定要从各个层面加以分析……
我们从剧情中总结:情绪“不受”那些因素影响?
当你了解一个人的时候,dixon跟母亲对骂,还要打爆她妈妈的头,而老太太听到这些却傻乐起来……
再看之前,疯婆子和女儿吵架,互相诅咒,会改变母亲爱她吗,当然不会,因为母亲了解女儿知道你脾气就这样,没啥了不起,骂完就完了!
就是爱的力量,情绪无法与爱抗衡!
另外,儿子的情绪也往往影响到母亲,你看,dixon的妈妈为什么之前恨种族主义,很善良嘛,之后却出馊主意要报复疯婆子的女朋友?
女:是不是她看到儿子成天为这事烦,被坏情绪影响,于是就帮儿子出主意?
这些剧情提示我们还要从另一个角度来剖析;
“情绪的传导”
其实很多戏不用人家都演出来,看电影是要推理的,也就是挖掘所谓潜台词,关键是朝哪个方向去琢磨这些剧情和对白:是抓凶手,还是找主题……?
导演想说:无论好坏的情绪其实是可以传递推广和蔓延的,和新闻一样会影响身边的人!
我们在分析一下关于情绪传递的画面
大家看,在警局外,当警长自杀后,关键注意:我们隐约看到警察在拥抱,却不明白他们在搞什么?此时从警局外,传递到房间内,观众这才发现是警长的讣闻,此时一片感伤的情绪,而最终影响到dixon的时候,直接点燃了火药桶,造成后面dixon打广告商的情节。
还记得之后吗,警察局的大火也是从外到内燃烧起来的,这都是在形容一种东西,就是情绪的扩散……怎么样,很形象吧?
女:真的,经您这样一说就有feel了……
我们要记住几个词:情绪的蔓延,推广,扩散……
电影嘛,就是通过画面具象化的表达,艺术的呈现思想……
女:但我们未必能读出故事背后的东西,这确实很可惜!
确实如此!往往是这样,我一说大家都能明白,真要自己寻找这些东西,未必那么容易了!
我们看,广告牌,大家看,这个道具很绝!除了我刚说了,广告媒体宣传对情绪的影响和作用外,有没有想过三块广告牌,绝在哪里?为什么不是一块?
女:从字面理解,三句话的内容,提问,追问,回答!层层递进!
对这就是蔓延的过程,就像流言蜚语,就像新闻和情绪的扩散。关键还有一把火,把这些东西贯穿起来。我们仔细琢磨,这三块广告牌,各自离得八丈远,怎么着的?
我们可以理解,某人是一块块地点燃,说明纵火者有多么的愤怒,而且,这就是所谓“无名之火”,找不到纵火者!
女:无名之火,哈哈,让我想到一个词:情绪!
所以啊,情绪是纵火者,以这种蔓延式的扩展,这三块广告牌可就连成一片了……你最后怎么救?
看,消火栓就在身边
看到画面没?放火容易,救火难!不负责任不明就里的新闻引发的恶略影响,你用灭火器压得下去吗?看看导演在救火这场戏铺垫了多少动作……
正因为有思想内涵,所以不能一带而过。哪些戏份要足一些,必须说出道理,都是有章法的!
大家看下面这个剧照,雾气腾腾,我们想象这是一片戾气,怨气,由不良情绪引发的无名之火,那三块广告牌无论距离多远都一样着火嘛!
女:哇,你是说,最终广告牌的纵火者,应该归咎于坏情绪的蔓延?
你注意:女主救火的状态,是不是她在片中与这个小镇所有人斗争的画面……到最后精疲力竭,无可奈何!
女:哇塞,真的是这样……绝!这就是我们在剧组经常听到的所谓“重头戏”,对吧?
恩,象征,隐喻,类比……这些都是艺术手段。想搞电影,看不出戏来可不行!
女:您再说说,傻白甜情人为什么没有挨揍?
因为她善良,美丽,而且她总是不在状态,搞不清状况,只有这样的傻妞才不会受到坏情绪的影响,而这样至纯的尤物世间能有几个啊……
女:老话说:抬手不打笑脸人!
是啊,我一看到她,气就消一半了,傻纯傻天真,谁都下不去手……那天真无邪的痴痴的眼神,多可爱!
女:难怪,疯婆子最后都对丈夫说:你要好好珍惜她!哈哈,这就是我们卡哇伊美少女的魅力!
情绪被一切美好事物影响着!一段音乐,风光美景,甚至一双可爱的拖鞋……都可以的,本片其实已经引入了这些元素,只不过有些都藏起来了!
我们每个人,如果能有好的情绪,积极阳光的心态都可能影响到他人,可以消除隔阂,驱除怒火,最终令人平静下来,相反,坏的情绪也会蔓延扩散,导致的后果不堪设想!
我们还要注意演员的选取,这就是导演的功夫,每一个演员在片中所起到的作用,都要心里有数才行!
这些都基于对剧本的理解和深度,否则以上所有那些疑问绝对能让你跟听天书一样!
我再给你们解读一下镜头语言
秋千的镜头反复多次使用:其实我们看,秋千的铁链其实很扎眼,从山坡往下看,这铁链还可以将三块广告牌串起来,导演就是想提示情绪的蔓延,推广,影响到每一个事件和人物包括家庭,莫名其妙地就关联起来。
潜台词:悲剧往往都是不良的情绪和气氛导致的。
dixon用放大镜看一只乌龟,暗示他经常把问题扩大化……
门镜,绷带的视角,还有放大镜……
说明看一件事或人,都不要主观,而要全面,客观去看待,全方位解读评判和理解他人非常重要!dixon最后也发现自己英语不好,暗示应该多交流,才能 获得足够信息!
女:其实真是,这片中谁好谁坏啊,都那么回事,大家互相理解也就没事了呗!人家警长都得癌快死了,疯婆子都不体谅,也不在乎教会的劝阻,再之后,反倒见到血害怕了,马上去叫医生……呵呵。
“见红”就乱了方寸,大多数人都这样!
老太太和乌龟,导演潜台词os:这么大岁数了,别跟儿子吵了,他脾气那么爆,你还被他的工作情绪影响,乱出馊点子。老太太您就跟乌龟在一起多好,你们两才是一配!
女:没错,不良情绪影响身边的人,让好人也变成坏人,充满戾气!
乌龟是公认的,世上最没有情绪的动物,这里为啥这里要引用乌龟……明白了吧?
女:这电影我觉得本片结尾不够精彩,不够宣泄,没想到就这么结束了……
其实导演在片尾有很多隐喻和目的,你都要解答上来,就有意思了!
既然本片是主题就是剖析人类情绪的,我们知道,一般情绪就是喜怒哀思恐嘛……我们再看,观众的情绪得到宣泄了吗,为什么导演这样搞,不让杀掉那个嫌疑人?
女:对,倒是应该问问自己这问题!我反正不过瘾,那你说,为什么导演不让观众宣泄呢,不杀嫌疑人呢?
还是那四个字:关你屁事?看看你现在这种状态,跟那个牙医有何区别……?
其次:假如你觉得杀掉嫌疑人就是宣泄,请问这样理性吗?你和剧中人一样的暴躁和无智吗?
女:对啊,我之前就追求这种宣泄,这也变成情绪的俘虏嘛……哎呦?真是不知不觉嘿!
哈,怎么样,情绪是人性吧,人人皆如此!
这回你有代入感和同理心了吗?导演一直想说: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一样的,都可能被情绪所影响和干扰。
那假如我现在问,这广告牌谁烧的?
女:在这个小镇上,谁都可能啊,因为任何人都被情绪影响着!
终于开窍了!这就是导演潜台词,另外,导演最后还想表明一点:其实电影也是传播情绪的呀,它和广告牌,电视新闻一样,电影同样是散播情绪的,最后我们不是都带着各种情绪走出影院嘛,这本身就是电影的功用!
宣导和散播情绪,普及大众文化恰恰是电影的优势和独特魅力所在。但我们在观影后,是否能静下心来思考其中艺术层面和思想性的东西呢!
而假如你缺乏艺术眼光,看不懂这里面的门道,又如何理解导演的良苦用心呢?
为什么反映情绪为主题的电影,都很难找到电影主题?
你想啊,情绪这种东西是心理活动,最不容易揣摩的掌控的,怎么可能让你一眼就看出电影主题是剖析情绪的呢?
你看看《海边的曼彻斯特》,也有点类似研究人类的情绪,它主要分析的是个人的节奏与生活的节奏,一般很难找到主题,于是就感觉晦涩难懂!
而《花与树》,可以说还没有任何人去挖掘故事背后的思想内涵,其实人家短片重点讲好与坏的情绪所造成不同结果……
女:关于情绪的蔓延和推广,我记得您在《花与树》这部画短片的影评中有过深刻解读。
对啊,那可是电影史第一部奥斯卡动画短片,其中运用到的情绪的蔓延,推广,火,音乐,你看这些元素在本片都以不同方式的又使用了一遍。
所以说,如果有人还想宣泄,建议他们看战狼看红海,而这种大师级的影片,确实不适合这类人!
我发现咱们电影观众有一个很大的问题,明明大家想知道电影艺术层面的东西,而导演真正让观众的思考的时候,却没人往那个层面里钻……
这些人只着眼故事,在演员的只言片语中寻找他们想要的答案,围捕凶手……这完全脱离也违背了电影赏析的初衷!
女:还真是!平时你要问某部电影怎么样,他张嘴闭嘴跟你谈人性,三句话不离人性,乌托邦,意识流什么的……而真正剖析人性的电影来了,全看傻了!
嗨,就是叶公好龙……
大家琢磨,奥斯卡的那些国际评委如何提名并推荐一部电影……?他们会不会像某些影评人那样,一帧一桢看电影,一句句分析对白,直到找到凶手……由此判定,能找出凶手的才叫做好电影?
女:不可能!人家才没兴趣琢磨这些,幼稚不幼稚啊?跟打电动似的,琢磨这关怎么过,秘籍藏在哪里……这那叫看电影啊?
恩,稍微动脑子想想就知道,奥斯卡绝不是这种玩法。如此评出的不能叫电影,只能是“王者荣耀”!
三大电影节和奥斯卡,那都是世界级艺术大师扎堆的地方。
确定一部电影的好坏完全以艺术视角,评估的是导演的创造力,主题思想的表达,画面镜头语言和各种亮点……绝不可能跟咱影迷似的热衷于捉迷藏游戏!
女:那是啊,境界就不一样!
女:恩,我懂你意思!不过我确实发现你不太注重解读故事
很多事情我并不较真,我只关注画面呈现的内容,镜头语言和象征等艺术手法,如何呈现主题思想,我一定要琢磨出来,特写长镜头的多次使用,这里肯定有内容
女:就好比您之前说的重头戏,救火场面……
是啊!至于画面之外的东西,诸如“最后凶手是谁,故事的真相是怎样的,主人公未来会如何……?”对于我来说,这些都是编纂的闹剧,障眼法而已……我确实不当回事!但,你若想感知艺术,了解导演的想法……我有信心说:凡是跟艺术思想和电影创作沾边的问题,我都可以解答!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