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试讲十分钟(咬文嚼字聆听)

偌大的报告厅里,领导专家济济,气氛隆重,只见当地名校的校长轮番登场,就学校发展的现状和特色进行陈述,学校实力雄厚,佐以演示文稿,图文并茂,效果自然十分了得,听得久了,偶一分神,屏幕上闪过几个字“感谢聆听”,莫非看走眼了?下一位,汇报继续,手里随意翻着汇报材料,不经意到了最后一页,只见上面赫然写着:“感谢同行和朋友捧场和聆听”,又一个“聆听”,谁聆听?这是给学校发展水平督导评估专家的汇报,领导和专家“聆听”,总觉得别别扭扭,欲论个究竟,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咬文嚼字试讲十分钟?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咬文嚼字试讲十分钟(咬文嚼字聆听)

咬文嚼字试讲十分钟

偌大的报告厅里,领导专家济济,气氛隆重,只见当地名校的校长轮番登场,就学校发展的现状和特色进行陈述,学校实力雄厚,佐以演示文稿,图文并茂,效果自然十分了得,听得久了,偶一分神,屏幕上闪过几个字“感谢聆听”,莫非看走眼了?下一位,汇报继续,手里随意翻着汇报材料,不经意到了最后一页,只见上面赫然写着:“感谢同行和朋友捧场和聆听”,又一个“聆听”,谁聆听?这是给学校发展水平督导评估专家的汇报,领导和专家“聆听”,总觉得别别扭扭,欲论个究竟。

古汉语中表示“用耳朵感受声音”的词常用的有两个,“闻”和“聽”,“听”这个字古已有之,《说文解字》“笑貌,从口斤声”,后人杨慎认为“听”乃“哂”的古字,有“微笑”“讥笑”义。俗借为聽字省文。在古典诗歌中,“闻”和“聽”使用频繁,“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过去读来,没太计较“聽”“闻”之别,翻了基本工具书,不见其详,倒是看到了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往曰听,来曰闻”,还特别举了《礼记·大学》“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一段例句。琢磨一阵,觉得二者的区别似乎在于主动与被动,有意和无意。

现代汉语词语双音节化,“用耳朵感受声音”的词有倾听、聆听等,都有“仔细地用耳朵感受声音”的意义,二者构词的语素不同,“倾”表示“扭头侧耳”,“聆”,细听也,从耳令声,在我看来,二者的使用场合不同,“倾听”多用于上级对下级,个体、非集合概念对集体、集合概念,如“领导要倾听群众的呼声”;“聆听”多用于下级对上级,在表“贤明”和“恭敬”的礼数上绝不雷同。

由此看来,我们的名校校长忘掉了被评估的身份,用错了词语,抬高了自己的陈述,无意间露些许“你们认真听,好好领会吧”的颐指气使,幸好专家们没那么鸡肠小肚,否则,有校长们好看的,话又说回来,作为名校校长理论文化功底应该不错,关乎语言文字的准确运用上断不该如此马虎,让好事者有了“磨牙”的机会,哈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