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交通职教强校看)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加大力度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强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
10年来,北京交通运输职业学院(简称北交院)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秉持“坚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率协调发展,走校企合作的产业化发展道路”的办学方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现了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
十年开拓创新,十年硕果累累。北交院先后荣获北京市“一带一路”国家人才培养基地项目校、北京市深化创新创业示范高校等荣誉称号,成功入选北京市特色高水平职业院校、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为北京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阔步走向交通职业教育强校。
1 高质量党建引领学院高质量发展
北交院办学始于1960年,隶属于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多年来,学院始终坚持党建引领,秉持立足北京交通运输行业、服务首都城市运行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定位。”北交院党委书记郭群的声音坚定而有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交院始终将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认真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健全党的组织体系,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健全完善思想政治工作机制体制,建强配齐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强化党建引领,推动学院稳步发展。
10年来,学院党建工作的重心从基础党务工作逐渐调整为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院高质量发展,坚持党委领导地位,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履行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职责,把党的领导贯穿办学治校、教书育人的全过程。
“更加突出党对学院工作的全面领导,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最重要的是加强制度机制建设、建立工作体系,这是不断提升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水平的方法。”郭群告诉记者,为了使教师深入了解意识形态工作对教师、对高校建设的重要性,北交院在2021年9月对20余个部门的中层干部进行了培训。培训会上,播放了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的课程,用视频资料潜移默化地影响教师,帮助他们理解意识形态的重要性,提升教师意识形态工作能力。经过3个月的充分准备,在同年12月建立了学院意识形态工作体系。
在采访过程中,郭群常常提到一个词——载体。“要找到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载体,我们的经验是整合资源,形成党建品牌矩阵,引领学生全面成长成才。”郭群介绍说,学院融合交通和职教特色,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积累形成了“思政红”“志愿蓝”“活力橙”等一批育人品牌集群,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为学生的发展成长保驾护航。
近几年,学院党委培养了一批学生党员,他们立足首都交通运输行业,为行业的发展发光发热。北交院学生龚子建2019年毕业后,入职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荣获公司2020—2021年度“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学生厚福坤毕业后就职于首发集团公联公司,2020—2022年连续获首发集团“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学生郑伯龙毕业后就职于北京云星宇交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被评为2021年度岗位标兵……“正是由于全方位、多维度的培养,北交院的育人成果显著,涌现出一批优秀毕业生,成为行业青年的榜样。”北交院党委办公室主任刘洪锋自豪地说。
今年国庆节期间,北交院组织第12期入党积极分子,开展了“访一次故居,感受红色情怀”“读一则故事,筑牢红色信仰”“听一场讲座,接受红色洗礼”“做一次实践,汲取红色力量”“谈一次体会,传承红色基因”的“五个一”红色研学实践课程。学生们走进名人故居,聆听红色故事,继承先辈光荣传统,不忘初心,听党话、跟党走。
2 “大思政课”贯穿立德树人全过程
“我们将牢记书记嘱托,大力弘扬北京冬奥精神,与时代同频共振,与祖国同向同行。”4月29日,在学院举行的线上“大思政课”上,北交院冬奥志愿服务带队教师吕漫池分享了他们的冬奥故事。
据了解,2022年北交院有25名北京冬奥会城市志愿者参与了大兴区城市志愿服务,有38名师生作为北京冬奥会赛会志愿者服务于延庆赛区交通保障领域。他们用青春笑容展现了交通院校学生的风采,擦亮了北交院“志愿蓝”育人品牌。
10年来,北交院全面实施学生理想信念培根铸魂工程,构建起“大思政”育人新格局,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育人始终,激活培根铸魂新效能,有效实现交通强国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目标。
2015年,北交院成立了红色理论社团,形成了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依托,以思政部学生联合社团、思想会客室、军迷俱乐部、形势与政策宣讲团等为主体,以全体思政部教师为主力军和指导员,具有鲜明思政特色的学生社团组织。学院还聘请思想政治工作知名专家、革命先烈后代、思政教学名师等,开展《回忆往事、激励当代、不忘初心》《重走长征路》《中国共产党建党精神》等专题报告,组织《共产党宣言》等红色经典诵读活动,让学生在诵读中感受真理的力量、革命精神的力量。2018年,学院红色理论社团获评北京市首批高职院校思政德育“一校一品”德育品牌。
以红色理论社团为核心,北交院通过开设“红色讲堂”,开展“经典诵读”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四史”,知史爱国,知史爱党,坚定信念,勇担使命。红色理论社团每学期开展6次以上大型红色主题教育。
“‘思政红’‘志愿蓝’‘活力橙’是学院里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北交院思想政治教育教学部部长李娜娜自豪地说。
依托红色理论社团打造“思政红”品牌。以思政部学生联合社团、思想会客室、军迷俱乐部、形势与政策宣讲团、交通文化思学社、法律援助中心、学生军训团等为主体,构建了“红色理论主导、红色实践带动、红色育人全覆盖”体系,形成了理论与实践、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互融合的思政教育网。
依托青年志愿者协会打造“志愿蓝”品牌。学院以志愿服务为切入点,以承接“为主席站岗,为人民服务——毛主席纪念堂志愿服务”、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喜迎建党百年等重大国家级活动志愿服务任务为载体,深入开展思政实践教育,培育国家和社会所需的高水平职业人才。“北交院·志愿蓝”在2020年荣获北京市第四批“一校一品”德育品牌。
依托融媒体中心打造“活力橙”品牌。学院充分发挥融媒体中心的引领示范作用,用融媒体技术支持交通安全、交通精神宣讲,引导学生在服务交通运输行业发展中展现担当与责任,在亲历行业发展的过程中实现综合能力全面提升。
3 创新形成“交通产教融合体”办学模式
2009年,北京市委、市政府批准成立以北交院为核心的全市首个职业教育集团——北京交通职业教育集团。北交院在集团内搭建了交通职业人才培训平台、交通培训师资平台、交通职业技能实训及鉴定平台、交通应用技术研发平台、交通职业人才流动平台五大合作平台,建立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实现了职教集团内产业链和教育链、产品链和教学链的深层次融合。
“我们学院很早就开始探索如何进行产教融合、深化校企合作。特别是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学院立足交通,主动融入北京经济社会发展,吸引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创新形成‘交通产教融合体’办学模式,依托集团化办学,开拓探索产业学院,培育了一大批胜任企业岗位要求的职业人才。”谈到产教融合,北交院院长马伯夷的眼睛炯炯有神。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也是职业教育最突出的办学优势。10年来,国家层面陆续出台并实施《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实施办法(试行)》《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等一系列政策,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鼓励行业企业全面参与教育教学各个环节。
在马伯夷看来,正是因为超前思考、深入探索、开拓创新,始终紧跟国家政策的步伐,北交院才创新形成了“交通产教融合体”办学模式。
“‘交通产教融合体’是在交通运输领域内,将企业生产性职教资源和学院教育教学要素进行融合,通过构建校企融合结构体系,落实企业主体作用,发挥协同育人效应,凸显高质量服务的产教深度融合、校企紧密合作的新型办学模式。”北交院发展规划处处长王彦峰介绍说,这一新型办学模式立足北京交通职业教育集团、产业学院、两师基地,能够实现产教、育训、标准、资源、师资和文化的多维融合。
北交院通过与北京地铁、京港地铁、北京公交、首发集团、丰田公司、上海通用等企业合作,建立了人才培养对接产业需求的校企“双元培养”模式;入选教育部“2021年度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典型案例;中高本贯通项目完成素养赋能教育教学改革;9项成果获得2021年北京市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被丰田公司评选为“品牌建设样板校”,被上海通用评为“全国最佳ASEP合作院校”……经过多年摸索与发展,北交院获得了丰硕的校企合作成果。
今年6月,北京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提出开展“入学即入职、工学结合”培养模式试点,探索校企共建企业学院、产业学院,扩展职业学校办学空间。
而早在今年年初,北交院就敏锐捕捉到产业学院这一围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而衍生的新型办学模式,与诸多行业企业开展合作。目前,北交院已经与行业企业共同成立智慧城市产业学院、北京东职国际智能融媒体产业学院,轨道交通通信信号产业学院也在筹备建设中。
据了解,在本学期,智慧城市产业学院计划将招收首批30名学生,主攻安全智能监测技术和物联网技术方向,面向企业生产测试工程师、项目工程交付工程师、市场营销、现场应用工程师、传感器标定工程师、智能视频运维工程师等岗位需求进行联合培养,实现“入学即入职,学习即上岗,毕业即就业”。
4 优化专业设置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2020年,北交院新增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BIM应用)、测绘工程技术(无人机应用)、水路运输与海事管理3个专业。2021年,新增飞机机电设备维修(大兴国际机场)、飞机电子设备维修(大兴国际机场)和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车路协同互联技术)3个专业。2022年,新增融媒体技术与运营、港口与航运管理两个专业。
纵观近3年北交院新增设的专业,能够看出学院一直伴随行业发展不断调整专业设置,以适应北京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的要求,持续提升行业人才培养质量。
“学院始终将专业建设作为重中之重,相继出台了专业设置与动态调整管理办法、专业招生计划动态调整管理办法、契合度调研与专业设置工作实施方案等制度机制。”北交院产教融合办公室主任陶静川说。
目前,北交院已经形成了城市轨道交通、汽车服务与管理、交通管理与信息工程、道路桥梁工程、古建筑五大专业群。学院主要面向北京地区招生,北京生源占90%以上,近3年就业率稳定在99%,毕业生在北京市交通运输行业一线岗位就业,起薪点和职业发展均优于全国同类院校。自2010年以来,学院共向北京交通行业输送毕业生近2万人,较好地满足了交通运输行业企业用人需求。
实训基地是职业院校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载体。北交院围绕五大专业群,建立了理论实践一体化的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其中,城市轨道交通实训基地完全按照北京地铁运营线路的真实环境和岗位建设,基本涵盖了当前地铁线路中站务、综控、列车驾驶、线路维护等所有工作岗位,在满足在校学生学习实训的同时,还可以满足北京地铁在职员工的培训、技能鉴定、比赛等需要。
此外,北交院还建立了校企共享的师资团队,聘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首都楷模、首届“北京十大能工巧匠”“北京大工匠”魏俊强等大师作为专业导师,与企业合作共建大师工作室、工程师学院。对接“1 X”认证标准,将认证标准融入到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中,获批23个“1 X”证书试点。
10年来,北交院坚持走内涵式发展之路,不断提升办学水平,在专业建设、师资力量、实训基地、课题研究等方面不断完善进步,教育教学成果显著,得到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未来,北交院将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职业教育的改革要求,立足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把北京交通职业教育放在服务“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提高“四个服务”水平的大局中思考谋划;加快教育发展模式变革,努力在北京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过程中贡献交通职业教育的力量,努力为北京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培养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
作者丨袁帅 杜爱萍 王鑫
编辑丨袁帅 翟慧
审核丨林芬 梁微
监制丨孙英利
投稿邮箱:xww@zgjtb.com
商务:010-6529362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