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不同含义举例(一词的最初含义)

#国学新知识#文明,狭义地说,指人类社会的开化状态,与野蛮相对立。广义地说,则指人类社会历史演变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中国是具有5000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文明”一词的最初含义是指什么呢?

”文明“由文和明二字组成,先考察”文“字。”文”最初是指各色交错之纹理,《说文解字》:“文,错画也,象交文。“王注:“错而画之,乃成文也。《易-系辞》:‘物相杂故曰文,错斯杂矣。‘”文者物象之本(见《左传-宣公十五年注》),故木之纹理曰文(《说文》:“文,理也,如木有文亦名曰理。”);贝有彩纹曰文贝(《山海经-大荒南经》注:”文贝,即紫贝也。”)

文的初义是交错以示区分,故仰察天象星辰谓之天文,俯观山河大地谓之地理(亦称地文)。古人知分理可相别异,故造书契,”依类象型,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谓之字”(《说文解字序》)。随着社会的发展,阶级的区分,文的含义则添上了礼仪法度,礼乐制度的内容。《易-贲卦-彖传》曰:”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孔子说:”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论语.子罕》)朱熹注曰:”道之显者谓之文,盖礼乐制度之谓。”从物象到文字到礼乐制度,人类社会的演进一步步赋予“文”以无比丰富的涵义。

再说”明”字。最初是指对客观事物的描状,”明,阳也”(《释名-释邱》);”明有光耀”(《考工记-函人》);”明者,吐气者也”。明是光,是日月,是旺盛的阳气,是熊熊的火焰。由于明具有上述规定,明又转义为主观上的察见与睿智。”目彻为明“(《庄子-外物》);“见察谓之明”(《管子-宙合》);”自知者明”(《老子》)。推而广之,运用到社会,”知贤之谓明“(《荀子-解蔽》);”知道者谓之明”(《贾谊集-道术》);”照临到四方曰明”(《诗-皇矣》传)。从认识的对象到认识的主体,从自然界到社会,”明“的内涵愈来愈丰富,亦反映了人类认识的逐渐深化和社会的不断进步。

“文明”二字连用首见于《尚书-舜典》:”濬哲文明。”这是称赞舜”深沉而有智,文理而光明”(据《尚书》蔡沈传),还不是我们所要考察的〞辟草味而致文明〞的那一种含义上的文明。《周易大传》首次将”文明“和传说中的三皇联系起来,三皇时代渺茫久远,但《易传》中对三皇时代的描述却透露出对中国先民从野蛮时代转向文明的天才猜测,解开此谜的是汉代的应劭。三皇有多种说法,应劭的《风俗通义》认为三皇应是燧人、伏羲、神农。他认为〞燧人功重于祝融、女娲,文明大见”。《易-系辞》描述了伏羲氏和神农氏时代的文明演进过程,虽然没有提到燧人氏,但却把祝融、女娲排除出外了,故应劭说:”《大传》之义,斯近之矣。”

燧人氏的功绩在于什么呢?应劭引《礼含文嘉》:”燧人始钻木取火,炮生为熟,令人无复腹疾,有异于禽兽,遂天之意,故曰燧人也。”“文明大见”语出《易.乾卦.文言》:“见龙在田,天下文明”。孔颖达疏曰:“阳气在田,始生万物,故天下有文章而光明也。“把文明与燧人氏的摩擦生火联系起来,正好抓住了中国文明起源的契机,可谓是应劭的孤明先发之见。

恩格斯认为,火的使用和蒸汽机的发明是人类历史上两次伟大的变革,但是,“就世界性的解放作用而言,摩擦生火还是超过了蒸汽机,因为摩擦生火第一次使人支配了一种自然力,从而最终把人同动物界分开。”(《反林论》)火之“炮生为熟”,其作用倒

文明的不同含义举例(一词的最初含义)(1)

文明的不同含义举例(一词的最初含义)(2)

文明的不同含义举例(一词的最初含义)(3)

不仅仅是”无复腹疾“,而是缩短了消化过程,使熟的肉食促进了脑髓的发展,而”迅速前进的文明完全归功于头脑,归功于脑髓的发展和活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我国的古代哲学家当然不可能得出和恩格斯一样的科学结论,但一部《周易》将文明与火明确地联系在一起,这不能说纯粹出于巧合。以明夷卦为例,此卦火(离)在地(坤)下,明伤而昏暗,故《彖传》曰:“明入地中,明夷。内文明而外柔顺。“离即为文明之象。从巜周易》中的火与文明,到《风俗通义》中的用火与文明,标志着人们认识上的一次飞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