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学会珍惜余生(珍惜现时享受余生)
文/唐禹民
不久前,又一位老战友走了。令人痛惜和缅怀。进入古稀之年的我们这一代人,难免会有不测之风云。天堂路可遇不可求,人间路还得往下走。康熙“还想再活五百年”只是说说而已。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人类的寿命从以前三四十岁到如今七八十岁。我国一百人中活过八十岁的就有十八人之多。老朽如今八十有二,已乐在其中。老了,可以由我们支配并自由享用的时间还有多久呢?我个人体会,应顺其自然,不与天公试比高。未来如海市蜃楼尚不可知,只有现时才是老天赠予每个人实实在在的礼物。
一个人的寿数有三大要素:基因、遗传、生存条件;基因和遗传是先天固有的,不可改变的。唯有后者完全能由自己把握。我很欣赏莫言的一句话:没有健康的快乐,什么都是浮云一片。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当我们步入老年,要学会享受独处的丰盈,在孤独中寻找自己喜欢的乐趣。余生短暂且珍惜,要用心用真情善待自己,善待眼前人。诸事顺遂,心宽寿长。人老了,不是夕阳西下,日落西山;而是青山依旧在,在夕阳里,是金色阳光下新生活的开始。
心态比较脆弱的老年人,心理状况很容易发生变化,这其中常常隐藏着对时光飞逝的恐惧,总觉得老了,时日不多了。如今,在这个物质已经很富足的年代,老年人活得应该洒脱一点,轻松一点。不缺吃不缺穿,但很多人缺的是心理需求。一个人的心理状态的好坏是健康长寿的首要因素。因此,首先要收拾好自己的心情。常言道:“心乱则百病生,心静则百病息。”国内外的一项研究显示,绝大多数高寿老人的共同点是,清心寡欲,成熟温厚,心地敞亮,笑口常开。退休后,我们终于成了时间的主人,手握大把的时光,自由自在,尽情地享受晚年金色阳光生活。
我的退休生活,除在日常饮食起居方面严格遵守规律之外,在心理方面我是这样管理的:1,要有一个好心情。“笑”是长寿绝好秘方。常言道“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我这个人属于“乐天派”,“没心没肺”,凡事不往心里搁。笑对人生,感恩生活,知足常乐,忘记年龄。2,怎么高兴怎么活,做自己喜欢的事。我喜欢书画。铺开宣纸,挥毫泼墨,写字画画,自娱自乐。通过书画可以悟出许多人生道理。因为,画画的人,永远会看到世界的美丽,心情自然舒畅。我喜欢书写点往事。18年的军旅历程和20多年的记者生涯,虽已事过境迁,但如今仍历历在目,记忆犹新。脑子里积累了太多的写作素材。我能熟练地在电脑键盘上打字,撰写文章而得心应手。几年来,已撰写了5部书稿,有3本已出版。我还喜欢带上照相机去旅游。摄影是我的专业,将祖国各地的大好河山,人文景观尽收镜箱,放到电脑里自我欣赏。3,适当交际一些朋友。生活是自己的,但不是孤独的,要适应社会。特别是现实生活,比以往多了一个丰富多彩的网络天地。建个群,与老同学老战友新老朋友保持联系。聊聊天,说说心里话,从中能得到相应的交流和鼓励,这也是我心态轻松快乐的重要因素。
总之,长寿的秘诀是多方面的,但心理健康应放在首位,并完全要靠自己去把握和管理。珍惜现时享受余生。
(2022年9月16日于北京)
作者简介
唐禹民:(1940——)辽宁省人。
1959年参军,在北京军区空军部队和机关从事文化宣传工作。曾亲历援越抗美战争,赴唐山参加抗震救灾采访。1977年转业到中国体育报社任摄影记者、中国体育杂志社摄影部主任,专业职称为编审。曾随中国体育代表团赴俄罗斯、保加利亚、法国、荷兰、日本等国参加国际大型体育比赛的采访。
原任中国体育摄影学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出版发行《抹不掉的记忆》、《亲历唐山大地震》、《体育摄影》等书籍。1987年评为《全国十佳新闻摄影记者》。连续两届评为《中国体育摄影十佳》1990年河北师范大学聘请为客座教授。2000年获《中国体育摄影贡献奖》。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