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赋最后的周王(大秦赋中为什么会有两个周国)

#文史观天下# 在《大秦赋》第三集里秦昭襄王赢稷攻入西周国,在实际上和名义上灭亡了周朝。但第五集又出现了一个东周国合纵攻秦,这是为何?这个东周国哪里来的?观众们一定感到困惑,今天我就来为大家解答一下疑惑。#大秦赋#

其实在高中时代我们就见过所谓的二周,在贾谊的《过秦论》里有一句“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这里的二周就是电视剧里的东西周国。

大秦赋最后的周王(大秦赋中为什么会有两个周国)(1)

之前灭掉的西周国和刚才的东周国都是由周王室分裂而来的公国,因此剧里也有东周公和西周公,而周王室所在的地方正是西周国也就是周王畿(今洛阳)所在地。

平王东迁,周朝衰落

众所周知,因为周幽王的昏庸无道导致其手下的申侯叛乱,申侯引西边的犬戎攻入镐京,杀死周幽王,西周灭亡。在诸侯的拥护下太子宜臼迁都洛邑称王,是为周平王,又因为洛邑在镐京东部因此史称东周。

之后的事情也很明显了,平王迁都后周王室的力量被严重削弱,以郑国、齐国为首的各路诸侯以“尊王攘夷”的口号扩大影响力并先后称霸,由此开启了中国历史上五百年的大混战,即春秋战国时代!

大秦赋最后的周王(大秦赋中为什么会有两个周国)(2)

面对礼崩乐坏的诸侯,周王室不但毫无阻止能力,还时常被管仲之流“尊天子以讨四夷”,周天子俨然从天下的王变成了诸侯们手里的吉祥物。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周王室内部依然不太平,周国也走向了分裂。

王室再分裂,东周两公国

周代的礼崩乐坏不仅体现在诸侯身上,在周王室,这些事也在孔子去世近四十年后血淋淋的展开了。公元前441年,周贞定王崩,其有四子,长子姬去疾继位,即周哀王。三个月后,二子姬叔弑兄篡位,即周思王。五个月后,三子姬嵬又弑兄篡位,即周考王。

姬嵬弑兄篡位之后,担心自己也被弟弑杀,所以刚一即位就把其弟姬揭分封出去,把周王畿南边的土地划出去,是为西周国(这里的西周国爵位是公爵),其弟是为周桓公。

前367年因公子根不满意兄长继位,在赵韩两国的唆使下“与韩分周为两”,跑到原巩国的封地建立东周国,是为东周惠公。

大秦赋最后的周王(大秦赋中为什么会有两个周国)(3)

周王去国,秦并二周

至周赧王八年时因拒绝秦武王荡抢夺九鼎,秦军逐赧王出成周王宫,赧王被迫徙居西周王城。前256年,秦攻西周国,西周君降。

同年,周赧王去世。六年后,在吕不韦到领导下,秦军攻入巩城,东周公被俘,周王室彻底灭亡,传八百年、历三十九王的周朝最终消逝在大秦锐士的剑下。

大秦赋最后的周王(大秦赋中为什么会有两个周国)(4)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五百年乱世终结!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