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驴友旅游攻略(民国时有名副其实的驴友)

本文作者黄强

驴友是现在时髦的说法,也就是自助游的意思,这个驴友其实是没有驴子的,但是驴友的行为在民国时就有了,那是名副其实的骑着毛驴自助游,当然骑驴子的有之,骑马的有之,坐马车、驴车的有之,都可以归为一类。

民国时期,汽车、火车、飞机等现代化的交通工具都有了,人们旅行的活动范围扩大,在乘坐大轮船,飞机的同时,喜欢寻幽访古的游客也会选择坐马车,骑毛驴。

古代驴友旅游攻略(民国时有名副其实的驴友)(1)

【图4-1,民国时骑毛驴的人】

明孝陵是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陵寝,位于南京东郊,一向是文人朝拜的圣地,南社诗人每来一次南京,都要到明孝陵拜谒,在那里吟诗痛哭,壮怀激烈。而那个时期,出朝阳门(1929年为纪念孙中山改为中山门,又修建了一条从下关到中山陵的迎梓大道)就属于荒僻的地方,去明孝陵的路都是土路,路窄,也无法行驶汽车,讲究排场的贵族老爷、小姐们会租上马车,慢悠悠地溜达进入;少壮的男子骑上一匹马,扬鞭催马,年龄大一些的文弱书生骑上一匹温顺的小毛驴,一路悠闲地,向明孝陵进发。走路有走路的情趣,可以慢慢欣赏小道两边的风景;骑驴有骑驴的悠闲,省脚力又自在。

古代驴友旅游攻略(民国时有名副其实的驴友)(2)

【图4-3,小毛驴】

碰巧在公路旁遇到几个赶牲口的,就有小毛驴,谈好价格,骑上小毛驴,一路塔塔地向明孝陵方向骑去,小毛驴迈步小,走的慢,真好符合一路走,一路看的要求。踏着长着深草的荒径,一路前行,远远看到了绿森树林外的一堵红墙,那就是明孝陵了。在天高日晶之下,北仰高峰,南望平陵,鞭外的松涛,蹄下的草色,自然有一种苍苍莽莽的幽思。

古代驴友旅游攻略(民国时有名副其实的驴友)(3)

【图4-4,张恨水与朋友】

在明孝陵前有一野茶馆里,骑驴走了这一阵,正好口渴,面对山冈树林,喝上一壶茶,吃了几个茶叶蛋,消磨了半天。在一抹斜阳之外,骑驴回去,走上荒草疏林,石像路边一对一对的大翁仲,拱着大袖子,抱了石笏,拱立在那,似乎在夹道欢迎。石像不会说话,但在他的面容上,石痕斑驳,写着沧桑。

古代驴友旅游攻略(民国时有名副其实的驴友)(4)

【图4-5,民国驴友】

部分内容来源黄强著《趣民国》一书。

说明:本文系民国史学者黄强的原创作品,未经作者本人同意,不得转载。

njhuangqiang

黄强,字不息。多年来致力于中国服饰和民国经济、文化研究。在生活细处观民国风月,新著《趣民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12月出版),从穿衣、饮食、居住、出行、娱乐、情爱等6个方面,说有趣的民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