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在工作岗位上的公交人(不同岗位各有风采)

在偌大的交通行业里,有这样一群女性,她们温柔中带着坚强,忙碌而不失细心,她们是每天与市民乘客打交道的女车长、站务员,也是幕后默默付出的维修工、钱箱工、仓管员……卸下工作的头衔,她们是女儿、是妻子、是母亲。在属于女性的节日里,她们依然通过各种方式,为市民安全出行保驾护航。一年一度的“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来临之际,让我们一起走近广州巴士集团二分公司,聆听不同岗位她们的公交故事。

90后“女车神”:26岁开公交做城市“摆渡人”

24岁考取A3驾照,26岁开启公交生涯的陈燕玲,是广州巴士集团二分公司424线的一位“90后”女车长,也是该线路90多名车长里仅有的两名女车长之一。2016年,陈燕玲以全部考试科目一次性通过的成绩顺利考取A3驾照,并在2018年凭借过硬的驾驶技术,加入广州公交这个大家庭,去年更是凭借着平稳、沉静、果敢的驾驶技术,在广州市100多名女车长同台竞技的公交驾驶员职业技能竞赛里表现不俗,成功进入决赛。虽然陈燕玲谦虚地认为自己只是运气好,可是身边同事都认为她不仅领悟力高,还肯吃苦,可以把十几米长的公交车开得灵巧稳妥,可谓是天赋十足的“女车神”。“我非常享受做城市摆渡人的感觉,每天迎送各式各样的乘客时,我就想把车辆开得平稳,让他们坐得更舒服。”陈燕玲说道。

除了拥有杠杠的驾驶技术,陈燕玲还有着细心和柔情。在一次营运任务中,当公交车途经远景路站时,一名5、6岁左右的男童独自上了车。细心的陈燕玲很快察觉到这个小男孩有些异样,温柔地问道:“小朋友,你要去哪里,你的妈妈呢?”原来,男孩和妈妈走散了,跟错大人上了车。身为一名母亲,陈燕玲深切体会到小孩的彷徨无助和男孩妈妈的慌乱。由于还在执行营运任务,于是她安慰好小男孩的情绪,交代车厢乘客帮忙暂时照看,在安全到达总站后顺利联系到小男孩妈妈。看着小男孩奔向妈妈身边的背影,陈燕玲悬起的心也跟着一起放下了,她感叹家人对小孩的看管和陪伴真的很重要,而此刻,她也想起了自己的一对儿女。

在没成为一名公交车长前,陈燕玲也有过犹豫。她是单班车车长,工作性质和上班时间让她没办法很好地兼顾家庭。她笑称,自己家孩子上学的时候,她已经开着公交车护送“别人家的孩子”上学了,平常下班到家也已经晚上八点多,陪伴家人的时间少之又少。丈夫知道她的顾虑后,表示会全力支持。“我丈夫和我说‘放心交给我吧,你主外我主内,我在工作之余一定照顾好家庭的!’”陈燕玲幸福地说道。

坚守在工作岗位上的公交人(不同岗位各有风采)(1)

小蜜蜂般的站务员:因为热爱岗位,所以始终坚守

王海颖是广州巴士集团二分公司一名站务员,常年忙碌在564线、562线、B10线各总站内。自上岗的那一天起,她便暗下决心,要干一行爱一行,用自己的满腔热情为乘客提供贴心服务,带着这份热忱和为人民服务的责任感,她一干就是九年。

站务员的工作看起来不算复杂,但却十分琐碎、繁忙。每天,王海颖就像辛勤的小蜜蜂般穿梭在站场中。早早来到打扫站务室,监督每辆车的卫生保洁工作,协助车长进行健康一体机检测并提醒其安全行车,配合调度安排车辆及时疏导公交站台内乘客,高峰后为每一位当班车长送上加热的饭菜......日复一日。线路的各位车长对她都赞不绝口:“每一趟营运任务结束到站后,就像回到家的感觉一样,温馨、温暖,王站长就是自家人!”

在王海颖的工作生涯中,发生过不少感人的故事。还记得那一天,天气特别炎热,564线黄埔村总站候车乘客比较多,王海颖一边组织维持候乘秩序,一边查验上车乘客的健康码和进行体温检测。这时,候乘队伍中一名拄着双拐的乘客,由于久站不稳,眼看着身体就要摔倒,说时迟那时快,王海颖飞奔过去把他搀扶住,快速查验其健康码和测好体温后,把他搀扶上车安排好座位,并细心叮嘱当班车长关注他的需求,在他下车时帮忙搀扶一下。就在王海颖准备转身继续为其他乘客服务时,那名获得帮助的乘客突然对王海颖说:“站长同志,感谢您对我热情照应,请您接受一名军人对您的敬意!”说完,庄重地向她行了一个军礼。

坚守在工作岗位上的公交人(不同岗位各有风采)(2)

不惧脏累苦的“公交医生”:凭本事获认可

林金莲是广州巴士集团二分公司电器设备维修车间的一名普通工人。在车辆维修车间的“男人堆”里,她显得格外特殊。

1996年毕业后,林金莲就进入维修车间工作,眨眼间已经在维修岗位上坚守了二十六年。在生活中,她热情开朗,乐观向上,待人真诚,与人和善,与周围同事的关系十分融洽。在工作中,她一直默默无闻地奉献着,在维修岗位的二十多年里,从前期的车辆维修,到后来车辆上的电器设备维修,她一直都主动担任着最脏最累的活,从来没有说过半句怨言。

有一回,车间急需一套空调控制线束,可是到厂家定做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并且价格还很高,了解清楚情况后,林金莲提出一个大胆的想法:“我们可以试试自己做。”说到就要做到,她立刻开始“试试做”,她认真思考,仔细盘算着改造方案,带着徒弟们来到故障车前,爬上车顶,钻进发动机舱里测量着线束的长度和设备的用线。从材料的准备,到线束的制作,她凭借多年的经验和加班加点的工作,最终在一个星期就完成了一套空调控制线束并装车使用,所花费的成本却只是厂家报价的三分之一。

林金莲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刻苦钻研,凭借自己的努力和业绩,赢得了领导和同事们的认可,凭借那一股韧劲赢得了一声又一声的“莲姐”。

坚守在工作岗位上的公交人(不同岗位各有风采)(3)

披星戴月的钱箱工:收箱工作了如指掌

夜幕降临,一盏盏路灯,照亮人们回家的路,对于钱箱工温秀李来说,一天的工作才刚刚开始。

温秀李主要负责三车队外场人员班次、收箱站点、线路等管理工作。温秀李的脸上总挂着温婉的笑容,做起事来不失大气,一提起她,大家都不约而同想到一个成语:秀外慧中。

由于收箱工作的特殊性,外场人员都是夜间上班。晚上七点,他们的工作才刚开始,凌晨1点,当人们都进入甜蜜梦乡时,他们才可以结束工作,是公交战线的“夜行者”。三车队的收箱点有19个,特点是分布广,位置分散,东边最远是黄埔护林路,南边是大学城,西边是罗冲围,北边是石湖。作为班长的阿秀,19个收箱点的位置、每个收箱点的收箱数、车场车辆停放位置,她都了如指掌。阿秀所在的收箱点位于白云区大朗点,位置偏远。阿秀说,平时她从家里出发需要转4趟车才能到达,没车到的地方还得骑自行车。

阿秀是双职工家庭,丈夫是一名公交车长,一旦上早班,要凌晨3点多就出门上班。由于站点远,夜间交通不便,凌晨1点多才下班的阿秀,匆匆赶回家,经常与丈夫擦肩而过。正读初三的儿子总抱怨父母不能多陪伴他,阿秀会耐心跟孩子解释:“爸爸妈妈都是公交人,看上去我们似乎不重要,工作也辛苦,但每份工作都有它的重要性,如果大家都不去做,交通行业难道要停吗?这个行业需要我们的默默付出。”她用行动教育自己孩子,要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坚守在工作岗位上的公交人(不同岗位各有风采)(4)

仓管员:7年经手发出了250000件材料

在广州巴士集团二分公司材料管理部仓库里,随处闪现着女性的倩影,她们就是可爱的材料女工班组。材料管理部承担着维修事业部所有维修车辆的材料配件保障工作,共有员工84人,其中女性54人,占总人数的64.3%。她们管理着8个大中型汽配材料仓库,协调1个汽车维修车间材料的供、管、用工作,全力为车辆维修的正常运行提供后勤保障。

樊宝芬今年42岁,是一名“老交通人”,2015年从售票员转岗到南沙仓库任职仓库管理员。她认真履行工作职责,收货、点货、上架、发料等工作都做得井井有条,每天经她手的材料有60多种,每天发出配件材料达100件左右。7年来,她经手发出了250000件材料。

樊宝芬是仓库里的大姐姐,对新来的年轻同事十分照顾,毫不吝啬地把自己的本领一一传授给他们,使他们在业务方面不断熟练并且迅速地成长起来。私底下,她待人友善、乐于助人。

家在外地的阿亮是樊宝芬的同事之一,夫妻两人都在广州工作,留下年幼的女儿在老家。2021年春节,阿亮本该值班,但他又很想回老家陪伴女儿。得知这一情况后,樊宝芬二话不说,主动申请帮他顶班。“我也有一个两岁多的女儿,作为母亲,我十分能体会小孩想念父母,父母牵挂儿女的心情,我家就在广州,离开女儿不到一天我就会牵肠挂肚的,他那么久没有回家了,心情可想而知。阿亮比我更需要休假,机会应该让给他。”樊宝芬说道。她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善解人意之美,践行交通人舍小家顾大家的奉献精神。

坚守在工作岗位上的公交人(不同岗位各有风采)(5)

还有许许多多像她们一样的女“公交人”,坚守在平凡岗位上,为百姓出行、为城市发展、为美好生活挥洒汗水,贡献力量。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卢梦谦 通讯员 刘如、陈丽苑、张芷盈、方炜彤、罗嘉敏、陈汉奇、李敏瑶、陈健铭、郑彦彬、张金妹、陆彩霞、冯惠芳、黄间珍、何嘉俊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高鹤涛 通讯员 刘如、陈丽苑、张芷盈、方炜彤、罗嘉敏、陈汉奇、李敏瑶、陈健铭、郑彦彬、张金妹、陆彩霞、冯惠芳、黄间珍、何嘉俊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吴一钒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