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吃年夜饭拿压岁钱(长辈上座小辈陪坐)

一年一度的年夜饭近了!吃着一年又一年的年夜饭可口饭菜,我们在岁月流变中渐渐长大,而除开饭菜,年夜饭之于我们的,更多的是情愫和寄托:亲情、团聚、年味儿、记忆。52岁的重庆崽儿周密(笔名司马青衫)是个“重庆通”,他关于老山城年夜饭的美好记忆,是苞谷泡儿、坐席、压岁钱……

小孩吃年夜饭拿压岁钱(长辈上座小辈陪坐)(1)

重庆崽儿周密回忆小时候的年夜饭

年夜饭前奏:米花糖、苞谷泡儿“大量供应”

周密今年52岁,地道的重庆崽儿,小时候居住在南岸弹子石正街,他回忆自己的童年:“可不像现在,顿顿有鱼有肉,那时,我们最喜欢过年,不仅可以吃到腊肉香肠,还有零食点心。”那时的零食点心,主要是苞谷泡儿和米花糖。

“平时很难吃得到,只有春节才‘大量供应’。”他说,春节前几天,货郎担应景而至,走街串巷,有人将其叫停,家家户户依次拿出自家储备的米和苞谷,有的人家用米和货郎担做交易,置换米花糖,更多的人则喜欢现做的。

周密小时候的照片

周密小时候家境不错,父母都从事教育工作。

他说,年夜饭是一年一度的“大戏”,平时不大容易吃到的食物,都会在此时被端上桌面,腊肉、香肠、鱼、大排炖萝卜……

不过,鸡鸭鱼肉端上桌了,只有口水先流,不能马上大快朵颐。

“我们有一个仪式,就是祭拜祖先。”他清楚记得,年夜饭准备好后,家人会点上香火,磕头祭拜祖先,并请祖先庇佑,然后再请祖先“享用”这一大桌美食,这个过程中,他和家人要回避。

10多分钟后,供奉完毕,一家人重新回到饭桌前。“不过,还是不能马上入座。”他说,年夜饭的座次也有讲究,小孩不能随便坐,背朝中堂是上席,长辈要上座,待到长辈坐下后,晚辈才可以挪动身体,不过,辈分最低的可不会坐下席,要坐在长辈旁边陪着,“上座的陪坐就是老辈子最喜欢的晚辈,小孩子们吃饭的各种憨态,往往会逗得老辈子哈哈大笑。”

51岁的陈建家住九龙坡石坪桥,作为与周密同一时代的人,他说,大户人家规矩更多,普通家庭倒不是很讲究,但是,长辈上座、长辈没入座晚辈不能先坐等规矩是川渝一带最基本的礼仪。

压岁钱暗藏套路 包里紧紧揣着却留不住

小孩吃年夜饭拿压岁钱(长辈上座小辈陪坐)(2)

年夜饭,网络图片

周密说,也许是“物以稀为贵”,那时候吃的年夜饭,味道都特别美。现在想来,还留恋那时候的味道。

年夜饭好吃,可不能吃撑了,肚子还要留给汤圆。“经济好一点的人家是包心汤圆,里面是自家碾碎的花生和芝麻,穷一点的人家就是掐掐汤圆。”他说,没有馅儿,掐掐(ka 发二声)汤圆照样软糯好吃。

那时候没有电视,但吃完汤圆后,仍旧有重头戏上演——发压岁钱。司马青衫记得,长辈们互相给别家小孩发压岁钱,有一元的,也有五元的,但都不会超过十元。“那时候,我父母每个月的工资也才几十元,10元,可能相当于现在的700、800元。”

他说,接到长辈的红包后,自己会紧紧地揣进荷包里。但是,无论揣得多紧,最终都留不住。“大人们会让我们把这些压岁钱都交出来,真是太狡诈了!”说到这里,司马青衫发出爽朗的笑声,他说,那时,家里不富裕,大家的日子过得紧巴巴,但还是很讲究礼尚往来,有亲戚给了压岁钱,家人们又会用相同的方式,把压岁钱还给亲戚的小孩。

“所以,走了一圈,压岁钱还是回到了亲戚手里。”他说,虽然像是走个流程,逗乐小孩子,但大家也都乐在其中。

小孩吃年夜饭拿压岁钱(长辈上座小辈陪坐)(3)

重庆晚报慢新闻APP,全心关注重庆,深度解读重庆,名家名记名专栏齐聚,做最有重庆特色的小、精、深原创客户端。并且还能加入重庆晚报抗癌爱心互助会,为家人健康做一个保障哦!苹果商店及部分安卓商店可以下载。

——END——

上游慢新闻-重庆晚报记者 朱婷/文 李化/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