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弓有多难拉(古人的弓到底有多难拉)

有人说,现代人拉不开古代的弓箭,这个说法是没有根据的。因为古书上的名将,比如《宋史》里说岳飞就能拉开三百斤的弓,《川蜀记》则说赵云能拉开“八石弓”,约合四百多斤。

这样的臂力,在如今的人看来几乎是天方夜谭。那么,这些记录是古人故意夸大其词,还是如今的人体力退化了呢?

其实,这是由于古代臂力的测量方式和如今不同,造成的误解。另外,古代像岳飞这样的神箭手属于“个案”,本身极少。至于记录是真是假,已经不可能考证了。

古代的弓有多难拉(古人的弓到底有多难拉)(1)

普通的古人臂力有多少呢?明末科学家宋应星在《天工开物》里面把人的“弓力”分三等,能达到一百二十斤就是上等,正常水平是八九十斤,再次一点是六十斤

如果再减去一些由于古今测量方式不同带来的误差,那么看起来如今的人稍加练习,完全是可以拉开古人那种弓的。

一、古代中国曾经是一个“尚武”的国度

在普通人印象当中,中国人重文抑武。古代朝廷选拔人才都是进行文科考试,只要诗歌、文章写得好,就可以做宰相。但是事实上,我们国家在宋代以前一直是一个“尚武”的国家。

儒家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的“射”,其实讲的就是“挽弓射箭”。这是每一位标准的儒生,从小就应当学习的。

中国从周代开始,制定了一种“射礼”。据《周礼》中的相关记载:“是故,古者天子,以射选诸侯、卿、大夫、士”。意思是,在周朝时,国家的大臣们,是通过射箭比赛选出来的。

当官的只能从贵族里面选?怎么选呢?就比赛射箭。即使你贵为诸侯,你射不中,也不给你官当。

古代的弓有多难拉(古人的弓到底有多难拉)(2)

同时,那时候国家对“射礼”极为重视,分为“大射”、“宾射”、“燕射”和“乡射”等不同的等级。分别在春天祭祖、诸侯与天子会盟、诸侯宴会和大夫举贤的时候进行射箭活动。

当时的士兵,平时都需要练习射箭,而贵族们也要天天练习射箭。由此可见,射箭这项体育运动的普及率之高。

全国凡是有条件,有资格练的人,全部从几岁时就开始训练,那臂力肯定比肩不能担,手不能提的现代人强很多。

所以,古代中国的文人,是“文武双全”型的,他们并不是那种只会坐在书斋里面摇头晃脑的弱鸡。

东晋南北朝时期,女性也练习射箭。直到唐朝时,诗人李白还能仗剑杀贼。北宋初期,范仲淹身为文臣,也能上战场,还能带兵打仗。再往后“重文轻武”,才逐渐丧失了尚武的习俗。

虽然在宋代中期以后,文人已经不尚武了,但是武人依然会练习骑射。有学者考证,在宋神宗时,有人唤号“九星弓”就算是上等臂力了。

古代的弓有多难拉(古人的弓到底有多难拉)(3)

而拉动一个个九星弓,大约需要九十四斤左右的臂力。按宋应星的说法,算是明代弓兵的普通水平。

虽然明代上等弓箭手,可以拉一百二十斤的弓,而下等的弓箭手,只能拉六十斤的弓,但是他们一样可以在战场上杀敌。因为拼的就是技巧,不是蛮力了。

二、古人和今人体力差异

有网友提到,中国古代人的身高比现代人高,所以体力更强。其实,中国古人不同时期的人身高和体质是有一定的差异,但是差异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大。

比如我们看秦始皇的兵马俑,那是按秦军真人比例塑造的,平均身高185厘米,比如今的普通中国人高不少。不过事实上从秦陵四周挖出来的工匠遗骨,测量身高只有150厘米左右。

根据出土秦简中的记载,当一个秦人身高达到六尺七寸,即156厘米时,就算是成年人。可见,一名普通的秦国成年百姓,身高就在156厘米左右。

古代的弓有多难拉(古人的弓到底有多难拉)(4)

通过考古挖掘出来的新石器时代的人骨测算,当时的男性平均身高在161厘米至171厘米之间,而西周、东周时期男性平均身高为165厘米左右。

理论上来说,盛世出生的人因为营养充足,个头会更高一点。所以在秦汉时期,军中有大量身高180厘米左右的男性是可信的。

稍晚一点的项羽,按照史书的记载约189厘米,刘邦的身高也有180厘米。中国的古史,只是帝王将相史,像这样出类拔萃的身高,在普通人群中占多少比例,根本不可考。

就算他们全部都是180厘米的身高,也只比如今北方男性平均身高多出5厘米,优势不大。并且身高存在优势,不能证明在体力就上一定存在优势

所以,现在几乎没有任何的证据可以证明,古人比今人的体力更强。

三、古今度量仪器算法不同

中国古代各个时期重量换算单位,其实是不一样的。

比如《宋史》说:“(岳飞)生有神力,未冠,挽弓三百斤”。宋代一斤约为596克(也有人说是640克),那么这里的“三百斤”折合为如今的重量,就是三百五十七斤左右。

古代的弓有多难拉(古人的弓到底有多难拉)(5)

野史中的赵云“拉八石弓”,按照汉代一石等于120斤计算,他岂不是能拉960斤的弓?这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关键还是在于一个古今测量方式,计重单位的不同。

古代弓矢拉力的算法,计重的方式,连专家也没有弄得十分明白。同时,古书上所说岳飞能拉三百斤的弓,可能是另外一种弓,与战场上用的弓并不相同。

有人根据《天工开物》留下来的记录判断,岳飞当时拉的应该是一种叫“力弓”的东西。相当于“练习用弓”。这种弓是专门用来测臂力的,比战场上用的弓要重很多,并不作实际用途。

至于“力弓”究竟是如何测力的,详细的测算过程,古书上从来都没有记录,现在人根本无从知晓了。

结语

拉弓是需要练习的,有时候还需要一些“巧力”。一个没有经过训练的现代人想要拉开古代的弓,自然会感到有一些困难。

古代的弓有多难拉(古人的弓到底有多难拉)(6)

有人因为看了如今体育比赛使用的弓箭,无意中得知:男性用弓重22公斤,女性的弓重7公斤,就想当然地拿古代岳飞的“力弓”三百斤去比较。

然后认为中国古代的人在“夸大其词”,那是完全弄错了比较的方向。因为古人测量的是“弓力”,而并非弓箭本身的重量。如今射箭比赛不测“弓力”,测的是箭速。

古代的“弓力”,到底是怎么测量的,它对应的是如今的“拉力”还是“箭速”呢,具体测法已经失传了。

不过按照《天工开物》里的介绍,可以进行一个合理地推断:普通人“弓力”六十斤,看样子只要稍加练习即可达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