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来舍利子(如来在人间活了八十一岁)
如来佛就是佛教的创立者释迦牟尼,他坐化成佛之前在人世间走过了八十一年的人生历程,唐僧取经需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应该与此颇有联系。
释迦牟尼其实并不是姓名,而是称号,意为“释迦族的圣人”,就像我们的孔子被尊为“至圣先师”一样。
释迦牟尼原名乔达摩·悉达多,公元前六世纪中叶生于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在今尼泊尔东南部)的蓝毗尼,和中国的第一圣人孔子是同时代人。
那个时候,印度称为天竺,按地理方位分为东天竺、南天竺、西天竺、北天竺、中天竺五部分,迦毗罗卫国乃是中天竺的一个小国,附属于天竺十六强国之一的侨萨罗国。
乔达摩·悉达多不是一个一般的国民,他乃是迦毗罗卫国的王子,而且是将来的王位继承人,悉达多意味着“一切达成,国富民强”,包含着他的父亲净饭王对他的美好祝福和殷切期望。
按照普遍的说法,乔达摩是悉达多王子的姓氏,蕴涵着安静多思的意义,这和王子的品性恰好吻合,天衣无缝。
悉达多王子的性格和他幼年的经历息息相关,密不可分。
王子出生才七天,他的母亲摩耶夫人就永远离他而去了,他是在乳母和父王另一个妃子(据说是悉达多王子的姨妈)的养育下长大成人的。虽然王宫的生活十分富足,乳母和养母对他也非常关爱,襁褓中就失去母爱的特殊经历还是给王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悉达多王子在年幼时即具有强烈的内省倾向和敏锐的感受力,传说他第一次独自在树下坐禅时,就自然而然地达到了初禅之境;他在随父去城外参加农耕祭典时,见到虫子被农夫掘起,又被飞鸟啄食,深感众生相残,苦难深重。
王子七岁时开始接受宗教、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学习,十六岁时娶天臂城主之女耶输陀罗为妃,生有一子名罗睺罗,但不管是传统宗教,还是治国之术,还是家庭生活,都不能使他从对生老病死的忧虑中获得彻底解脱。
公元前537年,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29岁的悉达多王子乘车到城外散心,沿途之上他先后看到了衰弱的老翁、痛苦的病人、送葬的队伍,一次又一次地感受着人生之苦,泪水不觉夺眶而出,正在悉达多王子为生老病死的苦难而心神不安时,一个步履轻松、神色淡泊的沙门(即出家的僧人)出现了。注视着沙门飘然远去的背影,悉达多王子感觉醍醐灌顶,心中豁然开朗,他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了。
当天子夜时分,悉达多王子悄悄离开王宫,沐浴着清凉的月色来到了阿那玛河畔,他用圣洁的雪水剃掉了头发胡须,接着摘掉了身上的每一件饰物,然后对着王宫的方向挥一挥衣袖,毅然决然地迈开大步向远方走去。
悉达多王子出家为僧了,从现在起我们可以称他为释迦牟尼了。
释迦牟尼沿阿那玛河而下来到恒河边,然后随着东流的恒河来到了当时的文化中心------摩揭陀国的首都王舍城,开始了一边化缘一边求学的僧侣生涯。
当时大天竺地区流行的宗教是婆罗门教,婆罗门教的僧侣是凭借特权接受信众的供养,过着高高在上、衣食无忧的生活。释迦牟尼选择了剃发修行和托钵化缘,这意味着他站到了婆罗门教的对立面,对后世影响深远的佛教就在此时扎下了它的第一缕根脉……
释迦牟尼先跟随阿罗陀迦兰学习,达到了“无所有处定”的禅境,又从学于郁陀兰弗,达到更深的“非想非非想处定”。
笔者对于佛学当然也是门外汉,但这两个禅境让笔者想起了从我的一个大学老师那儿听到的几句话:
大一时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大二时知道自己不知道;
大三时知道自己知道;
大四时不知道自己知道。
当然还有六祖慧能那两首偈子诗,其一曰:
身是菩提树,心是明镜台。
闲时勤拂扫,莫使惹尘埃。
其二曰:
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
原本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在摩揭陀国的游历令释迦牟尼学业大进,但他心中依然存在着对于生老病死的忧虑,为了能够真正达到“原本无一物”那样的境界,释迦牟尼选择了苦行作为进一步修行的方式。
释迦牟尼苦行的地方在在尼连禅河(今印度帕尔吉河,恒河支流)畔的树林中,他以树皮为衣,以牛粪为床,生活条件比卧薪尝胆的勾践还要艰苦。开始时他每天只吃一餐,后来七天才进一餐。
六年后,释迦牟尼已是身形消瘦,犹如枯木,但他仍然没有找到解脱之道,彼情彼境之下,他决定放弃苦行,另觅蹊径。
释迦牟尼离开牛粪床,脱去树皮衣,在尼连禅河中洗净了自己的身体,之后他接受了一个牧女施舍的乳糜,慢慢恢复了健康。释迦牟尼想要回到他苦行之前的生活,于是渡过尼连禅河,来到对岸伽耶城(今印度比哈尔邦加雅市)外,这时,他感到有点疲倦,就在路边的一棵菩提树下坐下来,一边休息,一边冥想。
我们不知道三十五岁的释迦牟尼在伽耶城外的菩提树下想了什么,但可以肯定的是,那次冥想让他顿悟了,他确信自己已经洞明了生老病死四苦的本源,贪、瞋、痴三毒等烦恼不会再起于他的心头,这标志着他已得道成佛,佛者,大觉大悟之智者也。
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就这样诞生了,那颗菩提树也因此成了佛教的圣物之一。
按照笔者的猜想,结束苦行后,释迦牟尼身体极度虚弱,沐浴时几乎用尽了所有的力气,当他奄奄一息地躺在河边草地上时,一个美女用乳糜(即牛奶粥)把他从死亡线上救了回来。死过一次的人更容易看透生死,参破人生,何况释迦牟尼是一个经历过六年苦行的智者呢?这才有了他伽耶城外菩提树下的顿悟。
释迦牟尼顿悟得道后,立即赶往婆罗奈(今印度北方邦瓦拉纳西市)城郊的鹿野苑,他找到当年随他一道出家的五个侍从,并向他们宣讲佛法。释迦牟尼认为只有“中道”才是解脱的正道,修道者要避免极端苦行,也要反对性情纵欲,并且从不同角度讲了三遍,阿若陈如等五人由此信仰了佛教教义,成为释迦牟尼的首批信徒,称为“五比丘”。
释迦牟尼一天的活动很有规律------黎明起床,坐禅静思;近中午时外出乞食;午饭后在一静寂处坐禅沉思;黄昏为弟子宣法,或向俗人传教。
在婆罗奈一带的传经布教获得成功之后,释迦牟尼和他的弟子们离开鹿野苑,走进更广阔的天地,将佛教的种子撒向大天竺的四面八方……
释迦牟尼的弟子很快发展到五百人,著名的有大迦叶、舍利弗、目犍连、阿难陀、优婆离等十大弟子。大迦叶和阿难陀即《西游记》中的尊者迦叶和阿傩,目犍连即和观音、文殊、普贤并称的地藏菩萨,也就是戏曲舞台上的孝子目连。
值得一提的是,释迦牟尼的家人对于佛教的发展和传播也做出了重大贡献,他的儿子罗睺罗、亲弟弟难陀、堂弟阿难陀、阿那律和提婆达朵都先后加入佛教,成了释迦牟尼的弟子,而他的父亲净饭王也对佛教给予了大力支持。
就像中国历史上的百家争鸣时代一样,释迦牟尼那个时期的古印度流行着各种各样的修行学说,国王和富商经常组织各种规模的辩论会,让不同学说的沙门各抒己见、一决高下,而释迦牟尼几乎每次都能在辩论中占据上风,光荣胜出,于是他的声名越来越响,很多国王都已见到他为荣,有的国王还成了他的信徒,比如摩揭陀国的频婆娑罗王。
但是,当释迦牟尼来到侨萨罗国的首都舍卫城时,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挑战和风险。
其中最典型的是孙陀利被杀事件,而且此事应该和《西游记》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孙陀利是一个风月场的女人,却糊里糊涂地卷入了教派之争并且因此送掉了性命。
佛教在拘萨罗国的影响越来越大时,别的教派,特别是婆罗门教怒火中烧,想尽办法要除掉佛教的传教僧团。在这种情况下,孙陀利成了邪魔外道手中的害人工具。
在外教邪恶分子的操作下,孙陀利利用她的美色去诱惑佛教僧团中的比丘。尽管孙陀利把自己打扮得极其妖艳,但佛教僧团的比丘都像唐僧一样严持戒律,不为所动,没有一个人有逾规越矩之举。
后来,孙陀利使出了非常恶毒的一招,她假装自己怀孕了,并且到处去哭诉,说她肚子里的孩子是佛教僧团中的比丘侮辱她后留下的。谣言最终传入了拘萨罗国王宫,最后连国王波斯匿王也知道了,国王立即下令严查此事。
外教邪恶分子害怕真相败露,他们一不做、二不休,暗中杀死了孙陀利,然后又大肆诬陷佛教僧团的人杀死孙陀利消灭证据。
事态愈演愈烈,国王派人彻查这桩命案,最后真相大白,恶人受到惩罚,佛教威名更著。
孙陀利被杀事件让波斯匿王对佛教和释迦牟尼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他和释迦牟尼做了一次长谈之后皈依了佛教,成了和频婆娑罗王齐名的支持佛教的两大国王之一。
就像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期一样,天竺列国时代也充斥着强国蚕食弱国,大国鲸吞小国的现象,波斯匿王的儿子毗琉璃王在位的时候,拘萨罗国对释迦牟尼的祖国迦毗罗卫国发起了进攻。释迦牟尼竭尽全力劝阻毗琉璃王的侵略行径,但最终没能用佛教经义拦住拘萨罗国军队踏上他的祖国的土地。
公元前五世纪初叶(公元前500年至470年),迦毗罗卫国被毗琉璃王灭亡,而毗琉璃王不久就在庆功宴上死于狂风暴雨,这也成了佛教因果报应说的典型案例。
历史的车轮不知不觉已经驶入了公元前486年,这是释迦牟尼在人间的第八十一个年头,就像孔子感叹“久矣不复梦见周公”一样,释迦牟尼也在大限来临之前发出了这样的慨叹:“我已老、衰耄矣。我之旅路将尽、年寿将满,年龄已八十矣。阿傩,犹如旧车辆之整修,尚依革纽相助,勉强而行。”
释迦牟尼当时住在摩揭陀国王舍城外的灵鹫山,即《西游记》中的灵山。既然觉得自己即将不久于人世时,他决定返回日夜怀想的故土迦毗罗卫国,遗憾的是,他在回归故乡的途中逝世了。
释迦牟尼的遗体火化后,他的弟子们在灰烬中找到了一块头顶骨、两块肩胛骨、四颗牙齿、一节中指指骨舍利。周围各国遣使前来迎取佛祖释迦牟尼的遗骨,八份舍利分别由八国迎回,盛装遗骨的瓶子则由佛祖大弟子大迦叶带回供奉,迟到的孔雀国(即后世孔雀王朝的前身)使者见遗骨已被分完,便带走了骨灰,于是,天竺地区出现了十座纪念佛祖释迦牟尼的白塔:八座佛骨舍利塔、一座骨灰塔、一座瓶塔。
《夜狼文史工作室》特约撰稿人:忆江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