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阳市广歧村(我们这里有戏)

红网时刻新闻5月28日讯(通讯员 彭鑫)广歧村,位于祁阳市梅溪镇西南,全村总面积4.5平方公里,辖18个村民小组436户,常住人口近2000余人,是湘南花鼓戏发源地走进广歧村,精致的党建小游园、宽阔干净的柏油马路、漂亮的小学、有序运作的环保建材企业,忙碌的物流运输公司,一眼望不到头的湘莲小龙虾混合种养基地,在田间、在工厂、在学校到处是一派忙碌热闹的景象,构成了一幅美丽的乡村振兴画卷,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祁阳市广歧村?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祁阳市广歧村(我们这里有戏)

祁阳市广歧村

红网时刻新闻5月28日讯(通讯员 彭鑫)广歧村,位于祁阳市梅溪镇西南,全村总面积4.5平方公里,辖18个村民小组436户,常住人口近2000余人,是湘南花鼓戏发源地。走进广歧村,精致的党建小游园、宽阔干净的柏油马路、漂亮的小学、有序运作的环保建材企业,忙碌的物流运输公司,一眼望不到头的湘莲小龙虾混合种养基地,在田间、在工厂、在学校到处是一派忙碌热闹的景象,构成了一幅美丽的乡村振兴画卷。

“以前的广歧村,公共事业少有人管,村里到处都是打牌的摊子,不但不想着赚钱发家致富,有些人还偷偷聚赌,搞得乌烟瘴气。”在村党群服务中心广场散步的老陈告诉我们“你们看,如今可是大变样了”。

随着脱贫攻坚的顺利完成,如何带领大家实现乡村振兴,成为摆在广歧村新一届班子面前的新课题。怎么破题呢?一方面,村党支部一班人分批找群众、老党员、乡贤交流座谈,汲取群众智慧。另一方面,积极学习先进经验,走出去看引进来教,多次组织到兄弟县区乡镇参观见学,经过一段时间的摸底调查和会议商讨,最终达成共识:“人心齐,泰山移”,广歧村的乡村振兴要从文化振兴开始,先把人心聚起来。

找准切入点,才能有作为。方向有了,从哪里入手呢?梅溪镇驻村工作队提出建议,要从一件能够得到村里群众广泛认同的事情做起,村党支部一班人不约而同地想到了陈广公祠。紧挨着广歧村党群服务中心的陈广公祠始建于明代弘治十二年(1500年),距今五百余年历史,建筑面积达2600余平方米,历经风雨岁月沧桑,虽然几经他用,但主体建筑墙实基牢,是包括陈氏在内的广歧各姓氏群众公认的福地宝地,特别是与宗祠同步建成的纯木质古戏台和几个世纪传唱的花鼓戏,更是广歧百姓心中难以忘怀的共同记忆。20世纪90年代在此教学的原广歧大队小学搬迁后,至今二十余年祠堂内无人居住,年久失修,导致院内杂草丛生,瓦面多处漏水,墙体及部分门窗浸浊腐朽,古戏台木质结构受损严重,修葺成为当务之急。经过认真研究筹划,村党支部决定以修缮陈广公祠为切入点,打造新时代广歧乡村文化新高地。

众人拾柴火焰高。立项程序审批了,修缮方案拿出来了,资金难题怎么解决?“初步想法是力争有关部门争一点,父老乡亲凑一点,爱心人士捐一点。”村党支部书记陈升平告诉我们。在得到市、镇大力支持的同时,村党支部在全村发出倡议,得到了群众积极响应。一时间,在外打拼事业有成的企业老总来了,热心公益事业希望为家乡建设出力的公职人员来了,熟悉广歧历史积极发挥余热的乡贤来了,村企业、学校的负责人来了,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智献智。先后筹集资金80余万元,直接参与古建筑修复、场地清理等义务劳动的就有20余人。按照保持徽派建筑主体原有体貌风格“修旧如旧”,适当使用现代新型建筑材料的原则,经过半年修缮,历经500余年风雨的老祠堂旧貌换新颜。从远及近,走过一片开阔的田野,陈广公祠门前一亩见方的清澈池塘如明珠镶嵌,走进青砖蓝瓦白墙的拱形大门,走廊两侧悬挂的走马灯红穗子在风中飘荡,墙上镶嵌的20余幅木质族训散发着阵阵桐香,古戏台上雕刻的花鸟鱼虫走兽栩栩如生,一株株腊梅、紫薇、罗汉松、桂花树摇曳生香,站在戏台上与历史对视,仿佛穿越到500年前的大明王朝,让人流连忘返。

祠堂变礼堂,功能互换。“刘大姐,你听我来讲啊……”伴随着一阵鼓乐齐鸣,陈广公祠的古戏台上传来阵阵鼓乐和欢笑声。下午6点多,吃过晚餐的村民陆陆续续来到这里,简单装扮,鼓乐手就位,爱唱祁剧、花鼓戏的票友拉开架势,亮起嗓门,举手投足之间还真有点韵味,台上的人演的开心,台下的人看的有味。据介绍,自从有了这个新场地,村民自发成立了几支文艺演出队,每逢婚丧嫁娶、重大节日都会在这里演上几场,不但表演花鼓戏名段,还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正能量融入节目唱词当中,为宣传党的政策作出了积极贡献,还出了几个小有名气的抖音“网红”。“以前村里人业余文化生活比较单调,不是喝酒就是打牌,现在大家晚上都喜欢到这里唠唠家常,听听花鼓戏,看看电影,探讨如何发家致富,我养殖小龙虾的合作项目就是在这里谈成的。”提起自己的小龙虾养殖基地,来自湖北的老李很开心“目前虾子已经卖了几批了,收益还不错,欢迎你们来基地做客,小龙虾管饱。”

该村还利用宗祠紧临村党群服务中心的区位优势,由当天值班的村干部担任专职管理员,把农家书屋、文化长廊、棋牌室、乒乓球室、电视播放室、图书阅览室、4点半学校等公益性场地设施一体开放,为村民特别是留守老人、儿童、妇女提供了一个文化生活的好去处,深受广大村民欢迎。

乡村振兴在路上。下一步,广歧村还将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和陈广公祠建设村史名人馆、花鼓戏文化传承中心等一批亮点工程,打造乡村文化新载体,为群众提供更加多样化的文化服务,激活乡村振兴“精气神”。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