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十年人们还会记得李小龙吗 李小龙仍影响着世界

今天,让我们聊聊李小龙。

46年前的今天,第一位世界级华人巨星在香港猝然离世,享年32岁。很少人能像李小龙这样,以极少的作品,获得极大的影响力。

从纽约的街头到肯尼亚的乡间,从香港的茶馆到巴黎的咖啡馆,有井水处即有李小龙。

再过十年人们还会记得李小龙吗 李小龙仍影响着世界(1)

有一种坚毅,叫李小龙

金庸曾经说过:“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李小龙出生于1940年战乱时期,从小就一身胆气,他看到日本战机投下的一颗颗炸弹,炸毁了无数家园,气得跑到房顶,对着飞机大骂。

他6岁跟着父亲练太极,13岁投入叶问门下学咏春拳,看到高年级学生欺负小孩子,就跑上前去约架,哪怕被打得鼻青脸肿也不服输,人送外号“小暴龙”。

“我绝不会说我是天下第一,可是我也绝不会承认我是天下第二。”谁能想到,喊出如此狂傲之言的李小龙,并没有适合练武的天资。

再过十年人们还会记得李小龙吗 李小龙仍影响着世界(2)

其实,李小龙第一次拜师叶问时,叶问就发现他走路上下颠簸,脚后跟不着地,天生扁平足,而且眼睛深度近视,这都是学武的障碍。

为了克服双腿的无力感,他开始玩命的练咏春拳,每天对着木椿踢打不停,用沙包绑在脚上练高踢腿,吃饭时也拿拳头击打木凳。

李小龙还特怕蟑螂,看着蟑螂就浑身打哆嗦。他父亲说:“你连蟑螂都害怕,还练什么武呢!”可李小龙偏不信邪。

他把蟑螂串成一串,做成项链戴在脖子上,狠狠地逼自己克服恐惧,这么恶心的蟑螂项链,他连续戴了一个月。终于有一天,李小龙皱着鼻子对母亲说:“妈妈,我连蟑螂都不怕,我是全世界最勇敢的人。”妈妈笑了。

再过十年人们还会记得李小龙吗 李小龙仍影响着世界(3)

▲母亲何爱喻、李小龙、父亲李海泉

李小龙从来没有放松过功夫和体能的练习,他的徒弟说:“没有人像李小龙那样刻苦锻炼自己,他是世界上最勤奋练功的人。”他把自己的腹肌练得如铁板一样坚实,还能够只用两只手指做俯卧撑。

作为一个武术家,李小龙的形体令所有见过的人惊叹。阿诺德·施瓦辛格说他的肌肉线条非常明显,“几乎没有什么脂肪,他可能是世界上脂肪含量最少的运动员。”

再过十年人们还会记得李小龙吗 李小龙仍影响着世界(4)

李小龙为什么能让自己的身体达到这样的境界?这是他不断突破自我的结果。在李小龙的身上,其实最让人感动的不是功夫,而是他身上强烈迸发的精神——“不敢服输,不敢认命,不敢自满。”

他用行动告诉我们,国人当自强,我们不受任何人欺辱,不输给任何人,要用双手去开创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不敢自满,蓄起来的是力量

古语云:“不自满者受益。”

李小龙自创的功夫“截拳道”,其实是以咏春拳为基础,吸取了西洋拳、空手道、跆拳道、泰拳等各种拳术精华,博众家之所长,又自成一派。

18岁那年,李小龙独自去美国,他在学习之余建立武馆,在以武会友的过程中,一言不合就拜师。

武术前辈邵汉生精通罗汉拳、螳螂拳,面对李小龙要拜师的请求,他微微一笑:“我不收徒弟,但你可以跟我以舞换武。”

从此武馆的气场就变了,舞蹈和武术并存,被李小龙的诚心感动,邵汉生教给了他独门绝招“连环飞踢”。这个动作,也成为李小龙在电影中的经典动作。

再过十年人们还会记得李小龙吗 李小龙仍影响着世界(5)

《菜根潭》中说:“你有多谦卑,就有多高贵。”李小龙能够成为一代武打巨星,离不开他不自满的态度,和谦卑的求学。

在我们生活中,敢于争取、敢于不放弃、敢于接纳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

独特人格魅力的功夫电影

电影成就了李小龙,令他的形象传播无远弗届。

可可·香奈儿说过:「潮流易逝,风格永存」。一个艺术家的历史地位,取决于他的风格是否足够鲜明独特,能否被一代代观众接受和传承。真正能让李小龙流传千古的,更是他的影像魅力。

李小龙的功夫讲究狠、准、有力,以真实震撼取胜,加之李小龙本人生于粤剧世家,又在美国修习戏剧,懂得如何用镜头展现功夫动作。

《猛龙过江》高潮打斗段落,拒绝任何剪辑,全程用长镜头拍摄,其争斗之残酷、场面之惨烈让人惊心动魄。

再过十年人们还会记得李小龙吗 李小龙仍影响着世界(6)

《猛龙过江》中,李小龙打斗时的夸张表情

打斗到高潮,李小龙会撕破上衣,露出如蝙蝠一般的背阔肌和恐怖的倒三角身材,他的裸露胸膛上常有四道血痕;

再过十年人们还会记得李小龙吗 李小龙仍影响着世界(7)

再过十年人们还会记得李小龙吗 李小龙仍影响着世界(8)

《猛龙过江》中,李小龙露出的倒三角身材,和胸膛上的四道血痕

再譬如,战斗时喜欢挑衅对手,轻摇手指,露出轻蔑的微笑……这些标志性的动作和场景,全世界的影迷和后辈争相模仿。

再过十年人们还会记得李小龙吗 李小龙仍影响着世界(9)

《死亡游戏》中,李小龙的轻蔑微笑

看看李小龙电影的拍摄时间。在短短1971年到1973年2年的时间里,李小龙拍摄了6部电影。

电影中李小龙不但担任主角,而且担任武术指导,设计武打动作等工作。其中《猛龙过江》、《死亡游戏》2部电影,全部是自编、自导、自演,可见他的工作强度有多大。现在周星驰2年才拍1部电影,李小龙2年6部电影。这样的工作强度,在内地一定会被评为“劳模”。

天性乐观直率的幸运者

出名前的李小龙曾自信地写过一张纸条:“我的明确目标是,成为全美国最高薪酬的超级东方巨星。从1970年开始,我将会赢得世界性声誉。到1980年,我将会拥有1000万美元的财富,那时候我和我的家人将过上愉快、和谐、幸福的生活。”

生活中的李小龙和银幕上有些相似,开朗,热情,充满活力,带点儿小孩子脾气。休息时愿意和人聊天,还喜欢讲笑话,很随和,也很幽默,完全没有架子。

他说起中文来很急很快,而且是断断续续地蹦词儿:“你!打过架没有!打嘛!不打没进步的!”说起英文来则是地道的美国风格,接受采访时也带着“Oh,baby”之类的美式口语。

再过十年人们还会记得李小龙吗 李小龙仍影响着世界(10)

其实,很多人不知道,李小龙在华盛顿大学读书时主修的是哲学,哲学思想渗透在他一生的事业和生活中,这也是为什么他能超越一般平庸的习武者,成为一代功夫宗师。

据李小龙的女儿李香凝说「在我父亲眼里,功夫并不是用来争一个竞技上的输赢,那是极其浅薄的。功夫应该是提升人类潜能的一种修行。」

再一起看看李小龙语录:

——清空你的杯子,方能再行注满。 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

——如果知识随着传统模式走,你就只能生存在传统的阴影下,了解的只是老路子,你并不了解你自己。

——我们为什么会害怕?这是由于我们做事不能当机立断,一旦犹豫不决的时候,我们便会畏缩。但如果能够对某件事作明确的判断时,不论有无价值,我们都不会畏缩。

——净心而无形,波澜不惊,恰似流水,劝君如水。

——修练功夫不是为了击破木板,而是为了影响我们的整个思想和生活方式。

除了哲学以外,李小龙还喜欢写诗、跳舞,他曾是1958年全港恰恰舞公开赛的冠军。

可以说,李小龙是典型的「射手座」,把吉普赛人、学生、哲学家三者气质俱于一身,热情漾溢地寻求生活基本的真谛。

生活对于他们本来就是一种有趣的游戏和经历,他们的乐趣不在于事物的最终的结局,而是享受生活中的每一刻可能享受的欢乐。

1973年7月20日,李小龙突发疾病,送医后抢救无效死亡。消息轰动全港,数万人自发到殡仪馆为他送行。

再过十年人们还会记得李小龙吗 李小龙仍影响着世界(11)

今天,人们仍然崇尚不同形式的力量:个性的力量、意志的力量、决心的力量、面对逆境的力量、耐心的力量、信仰的力量,身体的力量。而所有的这一切,我们几乎都可以在李小龙身上见到和学到。

李小龙的一生,如流星划过天空,短暂而辉煌,留下深刻印迹。直到今天,他的形象仍生生不息。他的名字就是一个中国符号,他仍影响着世界和现在。

缅怀李小龙先生逝世46周年

Always be yourself, express yourself, have faith in yourself, do not go out and look for a successfullpersonality and duplicate it.

——Bruce Lee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