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位皇帝是大禹还是秦始皇(如果大禹正常禅位)

大家知道,秦始皇嬴政结束了周朝之后春秋战国混战的局面,但根据《史记》等史料的记载,周朝最初的封国包括鲁、齐、燕、卫、宋、晋、虢等71个诸侯国,并没有最后统一天下的秦国。那么,秦国是怎么成为诸侯国的,秦人的祖先又是谁呢?

一、秦国先祖伯益是东夷部落首领以及是大禹最主要的助手

秦国先人最早可以追溯到五帝之一的颛顼。根据《山海经.海内西经》记载,颛顼的后代大费和大禹一起治水,治水成功以后,大费便留在舜帝的身边,为舜帝驯养和调教鸟兽。舜帝赞赏大费的功劳,就赐姓为嬴,这就是嬴姓的由来。因为大费善于调教鸟兽,人们又叫他柏翳(伯益)。

伯益年少时便接替父亲担任早期华夏族主干之一的东夷部落联盟首领,把东夷部落治理得整整有条,成为当时华夏境内最强盛的部落,五帝之中的另一帝王——舜帝因此征召他做主管当时华夏大部落联盟的第一大生产部门——畜牧业的主官,他也治理得很好,保证了当时遭受空前绝后大洪水的早期华夏先民不被饿死,舜帝非常高兴,任命他为大禹治水的第一助手,他与夏禹一起并肩奋斗了十三年,终于取得治水的彻底胜利。所以在当时人们的心目中,伯益是仅次于大禹的一位英雄。

二、本该继承大禹首领位置的伯益是禅让制向世袭制转变的受害者

大禹担任华夏大部落联盟首领时,按照当时的传承规则,由大禹召集各部落首领共同推选下一任部落联盟继承人。最初,大家推举在舜帝时就掌管刑法的皋陶,但是没等接任,皋陶就病死了。后来经过商议,又一致推举伯益做大禹的继承人。

大禹随着地位的不断巩固,越来越觉得自己好不容易得来的权力应该由自己的儿子来接管,而不能让别人来继承。可是伯益功劳卓著,威望极高,禹王感到众怒难犯,就想了一个迂回的办法,他让启参与治理国事,又把伯益架空,同时霸占大部落联盟里的公共财产分给支持自己儿子夏启的部落和氏族首领。过了几年,他的儿子启由于把国事处理得很好,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也高了起来,而伯益做为继承人,却没有新的政绩,他过去办的好事,人们也渐渐淡忘了。大禹死后,他的儿子启就真的行使起王权来了。而很多部族的首领,由于得了大禹和启好处,也都表示效忠于启。

伯益看到事情成了这个样子,大怒,就召集东夷部族率军讨伐启。而启早有防备,经过一场大战,打败了伯益的军队,并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夏朝。伯益战败被杀后,其所在的嬴氏部族逐渐被驱逐出夏朝政治中心,因与商部族同为东夷部落,便相互交好。伯益有个后裔叫费昌,他所处的时期正是夏桀时期。当商汤讨伐夏桀时,费昌便带领嬴部族举兵相助,费昌还专门给商汤驾车,辅助商汤灭夏立商,成为商朝的功臣。商太戊时期,伯益后人甚至与商朝联姻,从此,嬴姓部族因之成为商朝的贵族,然后又为商王朝镇守西部边境。

三、伯益后人开创了秦、赵两个强大的战国并一统天下

周武王伐纣时,嬴族保商击周,被周武王诛杀了嬴族首领恶来。周武王怕嬴族造反,于是将恶来这一支嬴族迁至西陲之地养马戍边,成为王室的奴隶部族。其后人非子(伯益十六世孙)因养马有功,被周孝王分封在秦地(今甘肃天水),非子便以封地为氏,号为“秦嬴”,并成嬴姓的大宗,续其祭祀,后人称其为“秦非子”。秦人此后世代为周王室养马并在戍边对抗西戎。秦最初的领地为甘肃东南部,后来兴盛于陕西关中一带。当时秦国只是作为西周的附庸。

第一位皇帝是大禹还是秦始皇(如果大禹正常禅位)(1)

秦非子

恶来有个弟弟叫季胜,这一支罪责相对较轻,被流放到了山西一带。季胜的儿子叫孟增,受到周成王的宠信。孟增的孙子造父很善于驾驭马车,不但为周穆王驾车,并在周穆王平定徐国叛乱时立了大功,受封赵邑(今山西洪洞),成为赵氏始祖,其后人建立了赵国。所以赵国和秦国同宗同源,赵国名将廉颇也是嬴姓。

第一位皇帝是大禹还是秦始皇(如果大禹正常禅位)(2)

造父驾车

到了公元前821年,秦非子的后人秦庄公击败西戎,被周宣王封为西陲大夫,再次赐以秦(天水)等地。由此,对于此时的秦国,已经从“附庸”升为西陲大夫了。虽然秦国的地位得到了提升了,但此时的秦国,依然不是正式的诸侯国,在地位上还是比不上齐国、鲁国、晋国、郑国、楚国等诸侯国的。所谓时势造英雄,公元前771年,也即西周末期的时候,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被西戎所攻杀。在西周发生战乱的时候,秦国君主秦襄公果断出兵救助周王室,并且在公元前770年派兵护送周平王东迁,被封为诸侯。经过数百年的努力,秦国终于能和齐国、鲁国、晋国、郑国、楚国等诸 侯国平起平坐了。

第一位皇帝是大禹还是秦始皇(如果大禹正常禅位)(3)

秦国成为春秋一国

再后来,秦国在秦孝公时通过商鞅变法,逐渐强大起来,历经秦惠文王、秦昭襄王等雄才大略的君王成为战国七雄中最强之国。最终,等到伯益第45世孙嬴政即位时,消灭了齐、燕、楚、魏、韩、赵这山东六国,于公元前221年建立了秦朝,嬴政也就成为了“千古一帝”的秦始皇。

伯益后代世系(秦始皇嬴政这一支):

伯益(又名大费,配姚氏)→大廉(长子)→怀文→文仲→隐→中衍→轩祖(戎胥轩的祖父)→轩父(戎胥轩的父亲)→戎胥轩→中潏→蜚廉(一作飞廉)→恶来→女防→旁皋→太几(一作太己)→大骆→秦非子(嬴非,秦国首任君主)→秦侯(嬴侯)→秦公伯(嬴伯)→秦仲(嬴仲)→秦庄公(嬴其)→秦襄公(赢开)→秦文公(嬴康)→秦静公(嬴鼎,未即位)→秦宪公(赢立)→秦德公(赢嘉)→秦穆公(嬴任好)→秦康公(嬴罃)→秦共公(嬴稻/嬴猳)→秦桓公(嬴荣)→秦景公(嬴石)→秦哀公(赢籍)→秦夷公(嬴扩,未即位)→秦惠公(赢宁)→秦悼公(赢盘)→秦厉公(赢刺,又称:秦厉共公)→秦怀公(赢封)→秦昭子(赢昭)→秦灵公(赢肃)→秦献公(嬴师隰/嬴连)→秦孝公(嬴渠梁)→秦惠文王(嬴驷)→秦昭襄王/秦昭王(嬴则/嬴稷)→秦孝文王(嬴柱)→秦庄襄王(嬴子楚,嬴政称帝时,被追尊为太上皇帝)→秦始皇帝(简称:秦始皇,名:嬴政,秦朝建立者,中国首位皇帝)→嬴扶苏(嬴苏,史称:公子扶苏)→秦三世(嬴子婴,史称:秦王子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