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等功有慰问金吗(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都重要)

剑客行者 三剑客

三等功有慰问金吗(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都重要)(1)

题图:大唐

上次推送了功绩制安置,意外的引起了大家对三等功的讨论,今天剑客君也来讨论讨论三等功那些事。

1

我在现役期间,是立过三等功的。记得06年第一次荣立三等功的时候,自己可是兴奋了。把奖章戴在胸前,专门请人给自己照了一张照片留念。

关于三等功,还有一件小事让我记忆犹新。那是某年,连队的一个战士找到了我。原来,战士的家人一直希望他能在当兵期间立功,在不断地催促中战士只好骗家人说“已经立了三等功”。

家里人很是高兴,让他寄一张佩戴奖章的照片给家里。战士傻了眼,只好找到了我,希望“借用”奖章。我给了他,帮他一起说了一个善意的谎言。后来战士也很努力,最后在退伍前拿到了属于自己的奖章。

三等功有慰问金吗(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都重要)(2)

2

这或许就是军人的三等功情结。有人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其实,不想立功受奖的军人,也绝不是一个真正的军人。一个军人,连荣誉都没想法,其实他穿着军装的目的也就是混日子而已。

军人都爱三等功。曾经很多的官兵,在第一次立功之后,都会把奖章戴在身上,给家人拍照片晒晒,自豪之情溢于言表。而很多地区,在接到部队的立功喜报之后,都会敲锣打鼓地将喜报送到战士家中,还有奖励金,那种荣耀和自豪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

军人都爱三等功,但取之有道。单位里有一个士官参加上级组织的比武竞赛,为了提高自己的成绩,哪怕是一米半米,他都豁了出去,让自己伤痕累累,都不敢和家人视频。他说,如果不当兵,是不会明白为了一个小小的牌牌,他们究竟有多拼?

3

一个三等功带给军人的,不仅仅是精神上的奖励,还是实实在在的物质激励。

一是现金奖励。根据规定,个人在服役期间荣获“三等功”是有2000元的现金奖励,是直接发到手里的,或许也是媳妇不知道的。

二是增加军衔级别工资档次。立功越多,增加军衔级别工资档次的机会也就越多。而每增加一档,一个月可以增补35元的工资。

三是可以提前晋升军衔增资。条令条规定:战时获得3次三等功或二等功以上的士官,可以提前晋升军衔。

四是在提干上有优待。根据《关于改革从优秀士兵中选拔培养基层干部办法的通知》规定,提干的条件是至少获1次二等功以上或2次三等功以上奖励……

五是地方的奖励。山东省为例。自2012年8月1日起,对当年荣立个人三等功的现役军人家庭,分别由省、市、县级组织走访慰问,赠送1000元慰问金。这可是既有面子又有里子的光荣。

三等功有慰问金吗(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都重要)(3)

4

这样的好处还有很多,特别是退役之后。

一是量化计分。根据退役军人事务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联合下发的《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条件退役士兵服役表现量化评分暂行办法》中就明确:三等功每次计10分。

二是退役金。退役士兵服役期间获三等功奖励,增发5%。自主择业的军队转业干部,荣立三等功增发月退役金计发基数的5%。

三是安置时的优待优先。比如各地采取的“功绩制安置”,根据量化分数决定选岗的先后顺序。立功越多,分数越高,自然选岗就占有先选优势。

5

可是,对于三等功来说,大家是又爱又恨,既羡慕又无奈。

有人说,现在一些单位评先立功不公平,往往采取的是论资排辈和亲疏远近的问题,让老实人吃亏;也有人说,建议三等功的名额,应该通盘考虑而不是每个连队分几个,这样才更公平合理;也有人说,立功的名额还是有限,一个单位百十来号人,轮一遍都要好几年,应该向基层倾斜,适当增加基层单位、艰苦边远地区单位的立功名额;

也有的人说,现在立功标准提高了,竞争起来很困难,应该设立类似士兵专项三等功这样的指标,不然一个小战士想立个功太难了;还有的说,集体功和个人功同名不同价值,应该提高集体功的含金量,同时给集体的骨干一同立功。

相信,大家对三等功的想法还有很多,而且说得也是实情。立功谁不想,但是毕竟不是普惠制,是个别人、少数人的荣誉,不可能做到人人都有人人满意。

三等功有慰问金吗(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都重要)(4)

6

有人说三等功的名额有限,应该增加名额的问题。我认为不妥,如果名额增加人人都有,这样的立功还有啥价值,就算有了又有啥意义呢?还有人说论资排辈问题,是一定存在的,但是照顾一些老同志、老黄牛式的官兵也未尝不可。

从另一个角度讲,也是因为自己做得不够、做的不好,才无法争取到这个立功机会的。如果你表现很突出,相信有机会你也一定排名靠前。

存在的问题不容回避,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但是我们也需要从组织和单位的角度去考虑,从全局去考虑,或许得出的结论也就不一样了。从战友的“不平”中,我读出了很多的等待,一些的“赐予”,却没有对自己的努力拼搏进行反思。

7

幸福是拼搏得来的,三等功也是拼搏得来的。其实,三等功还想给大家说一些话。

立功是一个结果,是对你付出的回馈,也是一个简单的因果关系。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付出多少就能收获多少。或许我们只看到别人立功时的荣耀,却更应该看到他们拼搏奉献的崇高和艰辛。

立功是有标准和数量限制的,是对你的鼓励,更是对其他人的激励。立功并不是人人都有的普惠性奖励,是有数量和标准限制的,也不是付出就一定可以得到的。遗憾的背后是更强烈的标杆意识、榜样激励作用,是对人继续努力、更大努力的鼓励。

立功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只要努力和尽责,都有机会,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三等功,和二等功、一等功相比,是我们可以实现的。而这个机遇、机会有都是公平合理的,不会特指某个人。比如,参加比武取得好成绩就可以立功,但是报名参加的机会都是均等的,只不过有人报名有人放弃,有人努力有人坐等而已。

立功,见证的只是过去的努力,而不是未来你“船到桥头”的资本。立功,是对一段时期一个工作的总结和褒奖,它代表的是过去的努力和成绩,不代表你未来依然可以优秀可以“吃老本”。其实,无论是现役还是退役,立功之后要有“自我清零”的勇气和决心,才能放下包袱再出发,赢得更多的荣誉。

军人都爱三等功,但要会爱,科学去爱,也要有能力去爱,用汗水拼搏去爱。这样,三等功也会爱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