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宝黛爱情章节(红楼梦之宝黛奇缘)

红楼梦宝黛爱情章节(红楼梦之宝黛奇缘)(1)

林黛玉留在万千读者心目的形象,是心眼小爱吃醋说话刻薄,加之体弱多病老爱哭,实在不是人生伴侣上佳人选。曾经见过一个问卷调查,让男性朋友从红楼群芳中挑一个做老婆,几乎所有答案选的都是史湘云。

史湘云豪爽大方无心机,娇憨聪明不乏诗人情趣,醉卧芍药荫表现出旷达清远不拘小节的名士做派,不要说男士,就是女孩子都会怦然心动,想和她交朋友。但现实生活中,薛宝钗才是那个最受欢迎的好媳妇好妻子。她知书达理恪守礼教,心思缜密能干上进,豁达大度人际关系好,屋里屋外一把手,要多省心有多省心,谁会不喜欢呢?

宝玉不会喜欢,这是贾宝玉的性格和追求决定了的答案。但凡想在一个名利社会中求生存求发展的人,哪怕他内心深处抗拒,最后也多半会屈服于现实,接受生活对他的安排。宝玉深深厌恶世上所有带功利色彩的东西,他的坚持不避让,赋予了红楼梦最高的悲情色彩。最后出家,和一切尘缘切断关联,这样决绝的行动实际是一种自我终结,和自杀是差不多的效果。他已万念俱灰,一无所恋,当人世间最后的一点依托和安慰都幻灭了的时候,他的心就死了。

他最后的一点依托和安慰,就在黛玉身上。宝玉自己一开始也不清楚这一点,他是在和所有身边人一步步的交往和自己一天天的觉醒中,才渐渐发现明白到的。

世人都知道宝玉喜欢女孩子,他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人便觉浊臭逼人”。但他不喜欢成年妇女,他说“奇怪,奇怪,怎么这些人只一嫁了汉子,染了男人的气味,就这样了”。这里,女儿男人并不实指哪一个,他们代表的是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说穿了就是功利与非功利的区别。宝玉讨厌的不是男人,而是一种趋利避害人往高处走的利己主义价值观和行为,他博爱自主平等谦和宽厚的天性与此形成冲突。在他思想中萌芽的这些意识,在今天已成为普世价值观的一部分,但在当时可谓特石破天惊特立独行,这注定了他的孤独。

未涉人世的女孩大都天真纯洁与世无争,嫁人之后,不是沾了男人气那样了,而是生活逼迫她作出这样的选择,想要活着,活得更滋润更富贵些,这种变化是必由之路。有人会不发生这样的变化吗?有的,那就是黛玉。人的变化大多有迹可循,大家一同在大观园长大,儿时一样的纯真烂漫会一点点消褪,形成凸显各自成熟的面目。不要说宝钗,最后连湘云都劝宝玉好好读书搏个功名仕途。这个时候,宝玉才发现了自己的孤立。然而还有个黛玉,“要是林妹妹说这话,我早和她生分了。”黛玉在外边听见这话,又喜又悲又叹。喜者他是知己,悲者二人前途命运无保障,叹者他不避嫌疑会惹是非。黛玉劝过他没有呢?也劝过一次,那是在宝玉遭父亲毒打差点死掉的时候。“你就都改了吧。”这声悲鸣中包含的无奈与悲凉只有宝玉懂得。“一年三百六十日,风霜刀剑严相逼”,红环翠绕的大观园也不是最后一片净土,他们注定没有将来。

不妥协就不见容于社会,宝黛二人虽能结成同盟,但二人势孤力单,谁也救不了谁,黛玉的身世地位决定了她更敏感更清醒一些,所以才有那么多的悲伤愁怨眼泪和叹息,当她发觉连宝玉都抛弃了自己,自己真的无路可走时,唯有一死以明心志。死了,才能避免堕入她厌恶至极的世俗名利场。

宝玉可以娶湘云为妻的,他二人意气相投脾性相合,未尝不是好伴侣,但宝玉心底最隐秘最珍贵的一角,湘云走不进去,不是宝玉排斥,而是湘云她根本都发现不了。宝玉和宝钗结成了夫妇,这是世俗意义上的金玉良缘,如果宝玉退让的话,就是我们最喜闻乐见的大团圆了。

世上没有林黛玉,贾宝玉这只孤鸟在绕树三匝无枝可依后,终归离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