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奇案杨卓(杭州通判杨卓精吏事)

1

杭州通判杨卓刚到任,便听到衙门外有人击鼓鸣冤,将人带上来问过话,才知道这是两个兄弟因为分的田产起了争执。

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情,原不是他这个杭州通判需要管的,但杨卓听说这兄弟两人争田一事,已经在地方县令那堂审过了。

杭州县衙那里,上至县太爷,下至衙门小吏,都曾经对兄弟两人进行调节,劝他们互相退让一步。但这兄弟双方各执一词,且拒不退让,争田一事因此累岁未决。

杨卓于是将两兄弟的诉状接了,并传杭州县令了解内情。

开封奇案杨卓(杭州通判杨卓精吏事)(1)

杭州县令得知这两兄弟,跑来州府衙门找新任通判鸣冤,慌忙带了以往卷宗,前来向通判回话。

然后杭州县令便见识了,新任通判杨卓垂涕开谕,令这两兄弟累岁未决的争执,罢争结案的手段,顿时佩服的五体投地。

有兄弟争田者,累岁不决,卓至,垂涕开谕,遂罢争。

2

虽然知道真凶就在其中,但主审官什么套路都用了,却无法甄别。

二十名伐木的役卒,人人皆言此事非其所为,没有人肯认罪伏法。主审官犯了难,便报着宁可杀错不可放过的主意,打算将二十人一并都定了罪。

杨卓听说了此案后,便说:“卒人众,必善恶异也,可尽抵罪乎?”

于是,杨卓令人将二十人列队,让其立于庭下,自己在庭上仔细观察每一个人的神情。

熟视久之,指着其中两名役卒说:“杀人者,汝也!”两役卒大惊,服罪,杨卓则被奉为神人。

3

在广东任职的杨卓,后来因为坐事,被谪桑田凤阳。

复起为杭州通判后,杨卓在两兄弟争田一事上,再次展示了他的才能。

杨卓的结局是病死在杭州通判一任上,他在杭州留下了不错的口碑。

《明史》对这个卓精吏事,吏不能欺的杨卓在对待百姓一事上给的史评为:而治平恕,民悦服焉。

他的传,虽然在明史中篇幅甚少,但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个人在明朝中必然不是寂寂无名的人,他的死也决然不会仅仅像史书那样只是病卒两个字就能概括的。

若是梦回大明,相信他的死也是十里相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