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内核长什么样(研究证实地球内核存在多种结构)

地球的内核长什么样(研究证实地球内核存在多种结构)(1)

2021年9月20号,《地球和行星内部物理学》(Physics of the Earth and Planetary Interiors)杂志刊发文章《地核内横波速度结构的反向地震反射》(Antipodal seismic reflections upon shear wave velocity structures within Earth's inner core)指出,地球内核实际上被赋予了一系列的液态、软质或硬质结构,这些各不相同的结构大约分布在地核顶部150英里处。

当地震波穿过地球的各个层时,其速度会发生变化,它们可能会被反射或折射,这取决于该层的矿物、温度和密度。为推断地核特征,来自夏威夷大学马诺阿分校的研究人员使用地震仪的数据,借助日本的地球模拟器超级计算机,评估了大致覆盖地球核心的5个区域:汤加—阿尔及利亚、印度尼西亚—巴西、以及智利—中国之间的3个区域。对这5个地震地点进行地震观测并测量了地核顶部100~250公里处的地震波的横波结构。结果表明:在内核顶部150英里处,存在硬质、软质和液态或糊状(类似于铁合金)的区域。研究人员表示,这为研究地球组成、热历史及其演化设定了新的约束条件。同时,对地核的研究及其非均质结构的发现,也为研究地核内外边界对地球磁场产生的影响提供了新的信息。

转载本文请注明来源及作者:中国科学院兰州文献情报中心《地球科学动态监测快报》2021年第20期,王晓晨 编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