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岁的人心跳1分钟75下正常吗(65岁的人心跳一分钟50次)

“医生,我听说人这一辈子心跳是固定的,谁先跳完谁先走。”拉着老伴的手,一位65岁的老人担忧地说道。

“是哪里不舒服了?老人家?”医生缓缓地询问道。

“没有什么不舒服的症状,就是这个心电图上显示我每分钟心跳只有50次,但我老伴每分钟有80多次,这是怎么一回事?”昨天门诊部来了一位患者,体检后发现自己的心率慢,每分钟只有50次,担心的不行,于是今天决定来复查一下。

50岁的人心跳1分钟75下正常吗(65岁的人心跳一分钟50次)(1)

医生在看过老人的其他指标情况后,跟他们讲明了情况,但老人还是不放心,于是便做了一个24小时动态心电图。

结果显示:老人的最慢心率41次,最快心率121次,平均心率67次,老人听说一切正常后,这才放心地离去。

那么,60岁以上的老人,心跳多少算正常的呢?

我们在影视作品也可以看到,在心电图机的屏幕上,会显示出不断变化的波动线。正常情况下,频率和节奏是固定的,一旦不按照节拍跳动,逾越“红线”,就会给人体带来重大的影响。

1、超速线

成年人在静息状态下,心率超过100次/分钟属于心跳过快,医学上称为心动过速。心跳过快除了会引发身体不适,还会损害冠状动脉,严重时可导致心肌缺血或急性心梗。造成心动过快的原因很可能与运动、吸烟、喝浓茶、咖啡、兴奋等有关。此时只要平复情绪,或者避免继续喝浓茶、咖啡,身体就可以自动恢复常态。

50岁的人心跳1分钟75下正常吗(65岁的人心跳一分钟50次)(2)

还有一种可能是病理性引起的心动过快,即心率每分钟大于100次但不超过160次。过快的原因可能与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感染、自主神经紊乱有关,一般预后较好。另外,若是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属于突然发作,发作时心心率可达150~250次/分钟,患者可能会出现晕厥等后果,危险性很大。需要及时就诊,对症治疗。

2、慢速线

心跳太快不好,过缓也也容易引起传导阻滞,引发人体缺氧、缺血等。心跳低于60次/分钟称为心动过缓,但专业运动员或长期重体力劳动者的心率一般会低于这个值,甚至会达到40次/分钟,属于正常现象。

而对于一般人而言,心跳低于50次/分钟,并伴有头晕乏力、疲劳、胸闷气短、心前区不适、眼前发黑,甚至晕厥等问题,很可能是心梗预兆,一定要及时就医。

3、起伏线

如果心跳节律发生紊乱,就像一条曲线一样,也会给我们带来困扰。早搏、房颤为临床上最常见心跳紊乱的情况。

早搏:心脏提前出现一次跳动,之后停顿一下,这种情况被称为早搏。早搏常表现为心悸、心脏停跳感、有东西顶撞胸部或咽部产生强烈撞击感等,出现的几率很高,可能与精神压力、吸烟、酗酒、失眠等因素有关。如果患者没有任何感觉,次数也不多,大多不用治疗。

如果发作频繁,患者有明显症状或伴有器质性心脏病,很可能影响心脏拍血功能,需要及时对症治疗。

50岁的人心跳1分钟75下正常吗(65岁的人心跳一分钟50次)(3)

房颤:主要表现为心跳不规则,遗传、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心肌病、甲亢等都可引起房颤。与早搏相反,“无症状性房颤”更危险,很可能导致脑卒中突发,因此一定要及时治疗。

正常的成年人心率在60~100次/分钟之间波动,平均为75次/分钟,而老年人相对会更慢一些,只要排除了上述的病理引起的心跳过快或心跳过慢,都属于正常情况。

人一生的心跳是有数的,谁先跳完谁先走?

“人一生的心跳是有数的,谁先跳完谁先走?”这句话来源于《美国医学会杂志》的重磅报道——该研究通过调研了15680例患者,结果发现心脏增加5次跳动,心脏衰竭风险和死亡风险会同步增加13%的几率。

50岁的人心跳1分钟75下正常吗(65岁的人心跳一分钟50次)(4)

河北省人民医院老年病学科郭艺芳主任也强调,人的一生中心脏跳动约为25亿至30亿次。在一定范围内,心跳慢一些,寿命就会长一些。

心率增快,是交感神经系统激活的表现。而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病情加重时,常常伴有交感系统的过度激活和心率增加。心脏的每次跳动,都会带来一次血流脉冲和血管的被动弹力舒缩,对全身的动脉都是一种冲击。心跳次数越多,对动脉的损伤也就越大。心跳过快,不仅会有血栓的风险,严重时,可引起猝死。

4招让心跳乖乖“听话”

心跳过快,并不是代表就要吃药、动手术。通过下面这些方式能让你的心跳速度恢复正常。

1. 每天健走15分钟

运动记住一个心率公式:207-年龄×0.7。

把你的年龄代入公式,计算出来的数字就是运动时的最大心率。大家可以带一个心率监测的手环,或者心率带,跑步的时候监测心率。

50岁的人心跳1分钟75下正常吗(65岁的人心跳一分钟50次)(5)

最开始运动可以每天走15分钟,每周保持5天的运动量,从第二周开始,渐渐增加10分钟。最终保持在每周40分钟左右为宜。运动时不要给自己太多压力,保持身心放松最重要。

2. 细嚼慢咽

你没看错,吃东西的速度也会影响心跳。如果狼吞虎咽,大脑神经的饱腹感信息传递滞后,结果很可能造成摄入超标,影响心跳。而细嚼慢咽能延长用餐时间,刺激饱腹感神经中枢,及时反馈大脑“饱了”的信号,同时帮助控制心跳。

3. 早睡、制怒

情绪波动也会直接影响心跳,人在兴奋或激动的时候,心脏都会猛烈跳动。这时候赶紧转移现场,及时控制情绪。另外,充足的睡眠也能帮助降低心率,睡得越早,效果越好。

50岁的人心跳1分钟75下正常吗(65岁的人心跳一分钟50次)(6)

4. 必要时服药降心率

对于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在通过上述3种改善方式,没有明显的降低效果,还是需要遵循医嘱通过服药等方式来控制心率。

保护心脏的方法并不难,很多方法都与我们的生活习惯有关,想要保持心跳频率保持在正常范围内,远离烟酒、控制情绪、适量运动最有效。

参考资料:

[1] 《心跳有个「安全范围」!心脏专家划出3条不能跨过的“红线”》. 生命时报. 2020-12-01

[2] 《人一生的心跳是有数的,谁先跳完谁先走?》. 健康时报. 2020-12-17

[3] 《心跳快3次,寿命减10年!赶紧数数你的心跳值》. CCTV4. 2016-04-10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