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咏梅陆游内容(孤芳自赏最心痛)

孤芳自赏最心痛 ——陆游《卜算子·咏梅》鉴赏与新唱

卜算子·咏梅陆游内容(孤芳自赏最心痛)(1)

卜算子·咏梅陆游内容(孤芳自赏最心痛)(2)

卜算子·咏梅陆游内容(孤芳自赏最心痛)(3)

今天,贾老师带来他的新歌《卜算子》,这首歌舒缓优美,可以找一个安静的月夜,独自陪伴这朵孤独的梅花。

卜算子·咏梅陆游内容(孤芳自赏最心痛)(4)

陆游《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文 / 谢琰

作曲 / 贾建军

演唱 / 支东风

钢琴伴奏 / 刘媛

2:46《卜算子》贾建军曲 支东风唱 来自章黄国学

梅艳芳《女人花》唱道:“我有花一朵,长在我心中,真情真爱无人懂。遍地的野草,已占满了山坡。孤芳自赏最心痛。”女人如花,男人爱花。唐人最爱牡丹,北宋人也爱牡丹。但从北宋开始,有一种低调的花朵,不声不响地渐渐占满了文人心中的山坡。到南宋,在这个偏安江南的文献之邦,处处盛开着梅花,处处流传着有关梅花的文学与艺术。由于从唐到宋,整个中国的气候变得越来越冷,北方的梅花越来越难以生长,而江南乃至岭南的梅花,却常常漫山遍野地生长。庭苑、墙角、驿路、桥边、荒山上、野水边,都可见梅花的身影。南宋的诗词中,到处都是梅花的芬芳和气骨。若要选择一种最能体现宋人文化精神和审美品格的草木,可能非梅花莫属。程杰先生做过统计,宋人特别喜欢拿“梅”来作为字号,如梅亭,梅峰,梅津,梅溪,梅屋,梅谷,梅崖,梅村,等等,大约有四十多人,足可见宋人对梅花的青睐。前一阵子热映电影《你的名字》,图图老师写过一篇关于名字的文章,圈了很多粉。姓名字号的确包含了很多文化信息。研究一个时期人们姓名字号的特点,就可以看出很多有趣的社会风气和文化时尚。

梅花与宋代文化,是一个说不完道不尽的主题。咱们今天先作一点概览,只从诗词作品来看看宋人的赏梅爱梅之心。大致总结起来,宋人诗词作品中的梅花形象,对应着宋人的三种常见身份特征,有三大类:

1

卜算子·咏梅陆游内容(孤芳自赏最心痛)(5)

一是隐士形象。宋初诗人林逋,就是隐士咏梅的代表。大家可能只读过他最有名的句子:“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事实上,他还有好几首诗写梅花都写的不错,也有相似的一些名句,如“雪后园林才半树,水边篱落忽横枝”,“湖水倒窥疏影动,屋檐斜入一枝低”。把这几个句子合而观之,我们会发现林逋特别善于把握梅花的“影像”。喜欢摄影的朋友都知道,影子往往比本体更有味道。因为影子的形象很模糊,只呈现出某种轮廓,好的摄影师,善于在轮廓中填塞一些神韵,这就化形为神了。苏轼《红梅三首》其一说:“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这是在调侃石延年。石延年《红梅》云:“认桃无绿叶,辨杏有青枝。”意思是,乍一看,梅花像桃花,但区别在于梅花没有叶子。再乍一看,梅花又像杏花,但是区别在于梅花有青色的枝条。这是植物学意义上的咏梅。固然精确,形似,准确地描述出梅花的特征,但根本没有把握梅花的神韵,也就是苏轼所说的“梅格”。林逋的咏梅诗,之所以在宋代广受赞誉,就是因为他以一种隐士的心态来看梅花,特别清净,特别简单,给梅花的种种特征做了减法,最终留下最有魅力、形神兼备的特征,就是“疏影”,这就抓住了“梅格”。

2

卜算子·咏梅陆游内容(孤芳自赏最心痛)(6)

二是迁客形象。宋人被贬,往往在西蜀、江南、岭南。这三个地方,都有梅花。苏东坡作为贬谪专业户,在黄州、惠州都有优秀的咏梅之作。比如元丰七年写于黄州的《和秦太虚梅花》:“西湖处士骨应槁,只有此诗君压倒。东坡先生心已灰,为爱君诗被花恼。多情立马待黄昏,残雪消迟月出早。江头千树春欲暗,竹外一枝斜更好。孤山山下醉眠处,点缀裙腰纷不扫。万里春随逐客来,十年花送佳人老。去年花开我已病,今年对花还草草。不如风雨卷春归,收拾余香还畀昊。”这里说的“江头千树春欲暗,竹外一枝斜更好”,是很典型的孤独远放的迁客形象。苏轼在惠州还写过一首悼念王朝云的词,《西江月·梅花》:“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么凤。//素面常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他的意思是,朝云死了,阴阳两隔,永不能再相见。而梅花与梨花的花期也是间隔分明,无法相会,就好比他和朝云啊!这不是普通的儿女情长,而是对患难之情的铭记。这沉痛的思念,是苏轼贬谪之苦的集中体现。

3

卜算子·咏梅陆游内容(孤芳自赏最心痛)(7)

三是艺术家形象。梅花不仅被诗人文人所喜爱,而且在音乐、绘画等其他艺术形式中,也是常客。宋人往往是综合性的艺术家,“诗书画”三绝之人,所在多有,音乐与美术兼善者,亦不乏其人。所以,梅花形象往往代表了一种最高雅的艺术品格。姜夔的咏梅名词《暗香》和《疏影》,前者更多是结合梅花形象来回忆往事,而后者更像是一首咏梅词。《疏影》词中,梅花的种种艺术形象得到了充分的展演:有实体的“苔枝缀玉”,有神话故事中的翠鸟红梅,有远客眼前之梅花,有昭君魂魄所系之梅花,有梅花妆,有落梅曲,有梅花横幅。这一片神奇的梅花,飘在历史中,飘在传奇里,飘在诗文深处,飘在艺术苑囿,它的品性与才质,就是姜夔孤高而丰富的艺术心灵的写照。词云:“苔枝缀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昭君不惯风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犹记深官旧事,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莫似春风,不管盈盈,早与安排金屋。还教一片随波去,又却怨、玉龙哀曲。等恁时、重觅幽香,已入小窗横幅。”

以上三类形象,隐士,迁客,艺术家,并不是判然分开,而常常是相互勾连,相互渗透,体现了宋代士大夫身份特征的复杂性与综合性。

说了这么多咏梅的作品,我们终于要开始赏鉴陆游的《卜算子·咏梅》。这首词的字句非常清浅好懂,不需要逐句串讲。我打算从整体上来总结这首词的独特之处,分三点来说:

1

卜算子·咏梅陆游内容(孤芳自赏最心痛)(8)

第一,这首词特别挑选了一株“无主”野梅作为吟咏的对象,在一种烂熟的题材中创造出了清新独特的形象。如前所述,梅花经历了太久的文化熏陶和审美熏陶,它的“气质”、“品格”、“形象”,变得越来越抽象,越来越缺乏个性色彩。梅花代表隐士,代表迁客,代表艺术家,唯独代表不了它自己。陆游很喜欢写梅,他写梅的诗,大约有一百多首。但能被人记忆的并不多。即便是“高标逸韵君知否,正在层冰积雪时”,“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这样的名句,仔细推敲起来,其中的梅花形象也是抽象的、缺乏色彩的。而这首词《卜算子·咏梅》却是人见人爱的佳作。在大多数时候,南宋人写梅花,都是“见花不是花”,一见梅花,满脑子“清气”、“清客”、“梅边吹笛”、“梅妻鹤子”等种种概念、典故、人格、风骨;而陆游这首《卜算子》,却是“见花只是花”,在这一瞬间,他只关注路边的这株野梅,他设身处地只为野梅着想,于是他只写它的“情感”,而不写它的“品格”,它就变得鲜活、生动、独特起来。

2

卜算子·咏梅陆游内容(孤芳自赏最心痛)(9)

第二,由于这首词着意表现梅花的内在情感,所以对梅花的外在特征没有一笔描写,形成“见神不见形”的空灵效果。“疏影横斜”也好,“竹外一枝”也罢,都是借形传神。“认桃无绿叶,辨杏有青枝”,则是执着色相,粘皮滞骨。陆游的《卜算子》,完全不写形,连“暗香”也不写,只拈出一个“香如故”的场景,而没有任何修饰、形容。大家可以做个试验:把“无意苦争春”这句删去,整个这首词根本看不出来是在写梅花!所以,“无意苦争春”是非常关键的一句:一方面,它提示了独属于梅花的物性,无此一句,则违背了咏物诗词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它将“孤芳自赏”的情感最大化了:一般的“孤芳自赏”是独处于自己的空间中,而梅花的“孤芳自赏”则是独处于自己的时间中,借用苏轼的语句,就是“不与百花同梦”!这是多么高级的孤芳自赏啊!

3

卜算子·咏梅陆游内容(孤芳自赏最心痛)(10)

第三,这首词攫取了梅花生命中一般不被人关注的悲壮时刻:“零落成泥碾作尘”。一般人写梅花,或写其盛开傲雪之姿,或写其随风飘落之态,都是从“美”着眼,从“高雅”着眼。而“零落成泥碾作尘”的图景,却不美,甚至很卑贱、很可怜。古人爱写落花,比如牡丹、芙蓉、杏花、海棠,往往意味着春天的离去、年华的老去。这些花,开起来妖娆美艳,零落起来则是满地脂粉钗黛,正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的即视感。而梅花不同,它的花瓣娇小、细碎,落下时原本就没那么凄惨的画面感。再加上梅花的零落往往意味着百花盛开的季节就要来临,所以它的生命的最后阶段,是很缺乏“临终关怀”的。尤其是驿外断桥边的孤零零的野梅,它的凋零更是静谧无声,无人关怀。于是,陆游对这株野梅投以更为怜悯的目光,给予更为细腻的体察观想。白居易咏牡丹凋落云:“晴明落地犹惆怅,何况飘零泥土中。”王安石咏杏花凋落云:“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陆游很可能借用了这两位诗人的句意。俗话说,“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白居易、王安石在“众芳芜秽”的时节,叹息牡丹入土,悲悯杏花成尘,这是“锦上添花”。而陆游在荒郊野外,独对着一株野梅,嗅其遗香,叹其清节,则是“雪中送炭”了!所以,我们虽然经历了太多“众芳芜秽”的场景,但猝然与陆游笔下的野梅相遇,仍会忍不住驻足停留,为之洒泪。后来于少保写《石灰吟》,说“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我总觉得,是从“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中吸取了灵感。

总而言之,有了独特的处境和形象,有了独特的孤芳自赏的情感,有了独特的生命瞬间,陆游笔下的这株野梅,在咏梅文学的芬芳苑囿中,永远占有一席之地。

今天,贾老师带来他的新歌《卜算子》,还是由支东风老师演唱。这首歌舒缓优美,可以找一个安静的月夜,独自陪伴这朵孤独的梅花。

卜算子·咏梅陆游内容(孤芳自赏最心痛)(11)

文曲制作团队

卜算子·咏梅陆游内容(孤芳自赏最心痛)(12)

卜算子·咏梅陆游内容(孤芳自赏最心痛)(13)

卜算子·咏梅陆游内容(孤芳自赏最心痛)(14)

作曲:贾建军

贾建军,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曾师从于广陵派古琴大师梅曰强先生、天津青年琴家张子盛先生,天津音乐学院古琴教授李凤云女士、中央音乐学院李祥霆教授、中国音乐学院吴文光教授。2004年获全国首届古琴大赛成人组银奖;2006年应邀参加中澳联合举办的《古琴与钢琴》特种邮票发行音乐会;2008年受邀于“恭王府非物质文化遗产周——古琴系列”音乐会、常熟古琴名家名曲欣赏演奏会等。

文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章黄国学主编。

主持人& 作者:谢琰

支东风,男中音,声乐专家,中央音乐学院学士,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声乐硕士,曾在北京联合大学广告学院表演系任教。2006年4月获首届北京音乐厅歌手大赛优秀奖,曾参加国内许多大型演出,培养了许多优秀声乐人才。

刘媛,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小学教师,曾任北京师范大学合唱团团长兼钢琴伴奏。

公众号主编:孟琢 谢琰 董京尘

责任编辑:毕铮 李敏婧

美术编辑:张臻 孙雯 高佳玉

专栏画家:黄亭颖

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

特别鸣谢

书院中国文化发展基金会

敦和基金会

章黄国学

有深度的大众国学

有趣味的青春国学

有担当的时代国学

北京师范大学章太炎黄侃学术研究中心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汉语研究所

zhanghuangguoxue

文章原创|版权所有|转发请注出处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