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古迹其一杜甫朗读(每天一首唐诗宋词)

唐·杜甫《咏怀古迹(其五)》 (书法作品为自创,文字、图片来自网络)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咏怀古迹其一杜甫朗读(每天一首唐诗宋词)(1)

【注释】

①垂:流传。

②宗臣:世所宗尚的重臣。

③肃清高:为其清高而肃然起敬。

④三分割据:指魏蜀吴鼎立。

⑤纡筹策:曲折周密地展运策略。

⑥云霄一羽毛:凌霄的飞鸟,比喻诸葛亮绝世独立的智慧和品德。

⑦伯仲之间:伯仲本指兄弟,这里是说不相上下,也即当于伊吕间求之之意。伊、吕,商代

伊尹,周代吕尚,皆辅佐贤主的开国名相。

⑧指挥若定:言诸葛亮治政用兵从容镇定。

⑨失萧曹:意谓萧、曹虽也是宗臣,比之诸葛亮未免不及。

⑩祚:帝位。

⑪身歼:身灭。

咏怀古迹其一杜甫朗读(每天一首唐诗宋词)(2)

【翻译】

诸葛亮的大名永远留在天地间,他的遗像清高让人肃然起敬。为了三分天下周密地筹划策略

,万代好像鸾凤高翔,独步青云。伊尹、吕尚难分伯仲,不相上下,指挥军队作战镇定从容

,让萧何曹参都为之失色。汉朝帝位转移是因为运气,诸葛亮也难以复兴,但他意志坚决,

因军务繁忙而鞠躬尽瘁。

咏怀古迹其一杜甫朗读(每天一首唐诗宋词)(3)

【作品简介】

《咏怀古迹·其五》由杜甫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作者进谒武侯祠而追怀诸葛亮。

全诗以议论为主,称颂诸葛亮的英才挺出,惋惜其志不成。诗议而不空,句句含情,层层深

入,荡人胸襟、动尔情怀。但其中把汉室不能恢复归咎于气运,却是宿命观点。更多唐诗欣

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诗以议论入之,诸葛功绩名垂天地流芳千古,首句已经定下了调子。接着自然是面对“

宗臣”遗像肃然起敬了。颔联评价诸葛才能功绩,颈联赞美诸葛堪比伊尹、吕尚,使萧何、

曹参黯然失色。这一赞美,表现了作者不以事业成败持评的高人之见,对后世影响深远。尾

联表达对如此杰出人物竟因为汉运已终而难酬壮志,最后鞠躬尽瘁积劳成疾而死的一种深惋

长叹。除第二句描写自己的心情外,其他句皆以议论入诗,却能议论高妙,情韵流畅,并不

给人板滞苦涩之感。

咏怀古迹其一杜甫朗读(每天一首唐诗宋词)(4)

【创作背景】

《咏怀古迹五首》是杜甫大历元年(七六六年)在夔州写成的一组诗。夔州和三峡一带本来

就有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等人留下的古迹,杜甫正是借这些 古迹,怀念古人,同时

抒写自己的身世家国之感。诗人赞颂了诸葛亮一生的功业和他崇高的人品及他鞠躬尽瘁的精

神。全诗议论高妙,颇有情韵。层次分明,动人肺 腑。

这是《咏怀古迹》中的最末一篇。当时诗人瞻仰了武侯祠,衷心敬慕,发而为诗。作品以激

情昂扬的笔触,对其雄才大略进行了热烈的颂扬,对其壮志未遂叹惋不已!

咏怀古迹其一杜甫朗读(每天一首唐诗宋词)(5)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

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

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

”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

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

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咏怀古迹其一杜甫朗读(每天一首唐诗宋词)(6)

赛大家集字帖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